水産養殖業是海南省漁業的半壁江山,也是該省漁業經濟發展的增長點。然而今年3、4月以來,海南省三亞、萬寧、文昌、海口、陵水等沿海市縣的海水網箱養魚因環境水質惡變都不同程度地發生暴發性魚病,重病區全軍覆滅,輕病區後遺症不斷。
據悉,從1992年開始,海南淡水網箱養殖每年都不同程度地發生暴發性病害。病害已成為阻礙海南水産養殖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
據了解,目前造成海南省水産養殖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養殖規劃做得不好,開發密度過大,養殖自身污染嚴重。如海水網箱養殖,對合理規劃佈局問題注意不夠,一些地方養殖規模超出了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造成生態失衡,引起自身污染。如三亞的紅沙、鐵爐港,萬寧的港北、東澳,陵水的新村港,密集的魚排,覆蓋了大片水面,堵塞了出海口,阻礙了海水的交換量,同時,大量的養魚飼料、殘餌、魚類的排泄物、養殖海區的生活污水和船舶的排放以及港岸周圍的蝦養殖廢水直排港內海區,日積月累,造成了海區的嚴重污染,導致連年發病不斷。
專家指出,為防止水質交叉感染和沿海水域環境污染,當前必須要按照規劃科學制定地區養殖發展容量,嚴格控制養殖開發密度,發展多品種均衡養殖,整治低標準池塘,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排灌、統一排污的宏觀調控管理。(劉峭 王英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