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了孩子就請“私人偵探”幫忙。在哈爾濱,這種神秘又刺激的教子方式正悄然興起。
在道裏區一幢陰暗的老式賓館裏,記者約見了一位從事此項業務的“私人偵探”。在位於走廊盡頭的房間裏,儘管有陽光從他背後的玻璃窗投過來,仍看不清他帶著深色眼鏡的臉。“這項業務叫青少年品行調查,就是調查孩子在學校、家庭之外的活動,幫助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私人偵探”嗓音低沉:“來找我們的大多是一些與網吧、遊戲廳爭奪孩子失敗的家長,都是走投無路才找到我們的。”
談了沒幾句,他的手機突然響起。“找到了?好,立刻進入第三步驟!”他撥了幾個電話佈置任務後,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初中男孩,1年前迷上遊戲廳,從此經常一兩天不回家、不去學校。家長什麼辦法都用過了,皮鞭抽、罰下跪、甚至關禁閉,每次都逼他寫下保證書,可過不了一個星期就會舊病復發。這次已經失蹤20多天了。“兩個星期前,他的父母向單位請了假,天天在孩子常去的網吧、遊戲廳轉悠,可他們在明處,孩子在暗處,忙活了1個多星期一點線索都沒有。前天早上他們找到我,我們馬上做了週密佈置,剛才就是一家遊戲廳的老闆打來電話,告訴我找到這個孩子了。”“私人偵探”有些得意。
他説,每天找他尋求幫助的家長少説也有四五個,這些家長多是發現自己的孩子出了問題卻找不到原因,而調查下來,其中一大半“都是網吧惹的禍”。
他講了另一個例子———是一個初中女孩,一直很聽話,學習成績也很好。可最近幾個月以來,父母發現她精神恍惚,有時半夜偷著打電話,老師也反映她學習成績下降,甚至上課睡覺。
老師和家長憑直覺感到有問題,多次找她談話卻什麼都問不出來,只好求助於“私人偵探”。經過1個星期的調查,終於揭開謎底:原來女孩在網上聊天室認識了一個20多歲的無業男青年,兩人經常在女孩放學後到咖啡廳、電影院約會,舉動非常親密。
家長看到“私人偵探”提供的證據時驚呆了:原以為女兒只是貪玩,沒想到有這麼嚴重的問題!
那麼,“私人偵探”是怎麼摸到連朝夕相處的父母都不能了解的情況的呢?“偵探”表示不便透露,只是説他們都是經過訓練的專職調查人員,有獨家手段,有辦法對孩子進行全程監控,而且還不被發現。“比如,化裝就是我們最常用的手段之一。針對沉溺于網絡的孩子,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化裝成顧客在他旁邊上網,也可以在網上化裝成網友與他聊天”。
記者了解到,哈爾濱的兩三家“調查事務所”今年幾乎同時把這項內容納入業務範疇,價格根據情況複雜程度而定,數千元不等。“偵探”分析説,讓家長接受這種高消費的原因是社會環境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防不勝防,特別是遊戲機和黑網吧的盛行,把一大批身心尚未成熟的健康孩子變成了“問題孩子”,而家長又沒有精力和能力有效地管教。
“過分沉溺于網絡的後果是極為嚴重的。”他説,黑龍江省黑河市就曾發生過一個中學生為給自己的網上女友籌到5000元錢而殺死親生母親的事。
記者告別“私人偵探”,沿街走進幾家網吧,看到的情況的確令人憂慮。儘管網吧門口都挂著非節假日未成年人不能入內的標牌,學生模樣的上網者卻至少佔到80%。儘管哈爾濱市早有規定網吧不能超時營業,相當一部分網吧還是公然寫著“通宵上網15元”。室內環境更是污濁不堪。“青少年的網絡環境得到徹底凈化之日,就是我們的這項業務徹底消亡之時。但我願意看到這一天。”“私人偵探”如是説。
背景
2001年10月,團中央、信息産業部、公安部等部委聯合啟動創建“青少年安全放心網吧”活動。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趙勇指出,一些網吧違法經營,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應協調有關部門運用法律、經濟、市場手段,堅決取締那些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非法網吧,引導青少年自覺遵守互聯網道德規範。
中央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2002年工作要點: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完善“青少年安全放心網吧”申報、創評、考核、表彰制度。建立一支監督員隊伍,聘請地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街道社區工作積極分子作為“青少年安全放心網吧”監督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