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廣州:加大教育投資讓農村孩子能上學且上好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1日 08:37 來源:

  人民日報/華南新聞消息:未來3年,廣州市將投入近50億元用於基礎教育建設;廣州市屬的大批農村中小學校是主要受益者,每年直接受惠的農村學生近30萬人。

  今後,廣州城郊城鎮的農村孩子將從小學開始就和城裏孩子一樣學英語、學電腦、學藝術、學體育……

  引子

  ●2005年的最後一天,中國各大主流日報在頭版上都醒目地報道了部署來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透過新聞,人們看到了這樣的決策信息:根據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實際,會議強調要增加對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投入,從多方面加強農村公共服務。

  ●2006年開年第10天,身居羊城的市民看到了《廣州市創建教育強市基礎教育建設補助投資方案》。透過《方案》,人們看到———未來3年,廣州市將向基礎教育建設投入49.56億元,農村地區、尤其是經濟相對落後的農村地區學校是主要受益者。知情者説:這是建國以來廣州市集中財力發展農村教育力度最大的一次。

  ●瓶頸在哪

  廣州能否建成教育強市,關鍵看農村

  在許多市民眼中,廣州是改革先行的經濟發達地區,有著眾多軟硬體都令人驕傲的一流的大中小學,如享譽海內外的中山大學,辦校逾百年的廣雅中學,從清代就設館育人的朝天小學等等。誰都不會懷疑古老羊城的人文環境敬重讀書是既有傳統優勢,又有經濟實力。然而,當你細心觀察,就會進一步發現,即使是在這樣的大都會城市,教育的均衡問題仍不是小事,突出的薄弱環節就是大城市周邊的農村教育明顯滯後———農村學校和城裏學校的落差很大,就是發達一點的農村和尚不發達的農村,辦學實況差異也很大。

  期末到了,當我們從市中心向著郊外驅車,半小時後再走進鄉間、甚至國道旁的那一所所農村學校,對比就出來了。儘管城裏學校已經普及了英語教學,開設了電腦課程,用上了投影儀教學,有的還有塑膠跑道的運動場,有高質量的游泳池,但在鄉間的農村學校裏具備這樣條件的就屈指可數。

  記者走進從化市一所辦在村子裏的普通農村小學。課室走廊墻壁上刷著的各班考勤表顯示,這裡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班上學生多則30來人,少則15人。由於人口和地理的因素,這所農村“麻雀學校”的語文、數學老師都是一個人上3個年級的課程,英語老師一個人要在兩所學校來回跑,為兩個學校的孩子們上課。

  廣州市教育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儘管廣州2002年便開始推進創建教育強區、教育強鎮,注入了強大的推動力,但對照廣東省的有關要求,廣州離教育強市的“硬體要求”還有相當差距,問題突出在農村。例如,在全市的37個鎮中,被評為教育強鎮的只有13個,比例不高。又如,按有關規定要求建設規範化的269所中小學裏,尚有173所還未能達到要求,這當中農村學校佔了絕大部分。

  廣州儘管是大都市,但農村教育的規模不小,涉及面寬,普遍存在學校佈局分散,教育信息化程度低,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和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這些問題一直是廣州基礎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的難點和重點。尤其是在廣州近年成功地對老城區特困學校大規模進行了改造,創辦了數量可觀的一批示範性高中後,下一步廣州能否建成教育強市,瓶頸就在農村。

  ●輝煌再創

  農村孩子都能上學了不起,能上好學就更了不起

  實事求是地説,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的歷任黨政領導都在城鄉教育上出過不少力,做了不少實事,廣州市也曾經在20世紀80年代基本完成了掃除青壯年文盲和普及小學的任務,在1990年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並於1999年提前實現了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響噹噹地走在全國大城市前列。

  近年,為發展農村教育,廣州市建立了“以縣(區)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明確了區、縣級市政府對本地義務教育的事權、人權和財權,撤銷了鎮教辦,在不佔用教職工編制、不挪用基層教育經費的原則上,建立了鎮級教育指導中心,負責指導鎮街中小學教育工作。各級政府都加大了投入,在2001年—2004年,廣州市財政對農村區、縣級市教育的年轉移支付資金從5386萬元大幅提升到36141萬元。這些政策和機制,使得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得以按時足額發放,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學校建設的必要資金基本得到保障。此外,各級政府為加大農村扶貧力度,明文規定凡持有“廣州市農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或“特困職工證”的農村貧困家庭,按照“一費制”標準,學校免收其子女義務教育階段的書雜費,有效控制了農村中小學生的流失。

  元旦前後,當我們走進白雲區一所極不起眼的鄉村小學,見到的校長、老師都這樣説:“以前村裏孩子輟學的事還是挺多的。但近年我們有一种家訪不用使了———那就是動員家長讓子女繼續上學。因為村裏已經基本上沒有孩子因為貧困而輟學了。”

  農村孩子現在都上學了,這的確是一個真實的歷史進步。不過,雖然有學上,但農村上學的質量和城裏的還大不一樣,這就是今天需要繼續解決的。這個課題解決好了,誰又能不説這就是輝煌再創?

  ●重點作為

  突破瓶頸,政府向農村加大投入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辦好教育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在構建和諧社會、強調向教育公平方向發展的時期,尤其需要政府對此“重點作為”。在“作為”過程中,政策的制定、財政的投向至關重要。

  1月10日由廣州市政府正式對外公佈的《廣州市創建教育強市基礎教育建設補助投資方案》,指向十分明確,就是要突破農村基礎教育薄弱這一瓶頸,把黨中央提出的向農村傾斜戰略決策扎紮實實落到實處。

  《方案》的制定歷時近兩年、經過“四上四下”反復徵求意見,吸收了許多專家的建議,整體合計49.56億元的專項資金將向四個方面投放:一是加大對中心鎮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通過向中心鎮傾斜、優先安排中心鎮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確保中心鎮學校建設達標,爭取將中心鎮率先創建成為“廣東省教育強鎮”。二是加強農村地區初中學校(含完全中學)的建設,按高標準加快初中規範化學校的建設,提高農村地區初中學校的辦學規模和辦學水平。目標是3年後,廣州市農村地區的初中學校都將達到24個班以上的規模,辦學條件將明顯改善。三是推進中小學佈局調整。全面規劃、合理設置學校,引導中心鎮周邊地區的生源向中心鎮的學校集中,逐步撤並布點分散、規模偏小的學校,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切實提高中小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效益。四是實施農村地區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按照“統一規劃、示範帶動、重點突破、注重實效”的原則,力爭用3年時間,使中心鎮學校100%開設信息課,全部高中建有校園網,所有中學接入市教育科研網,80%的小學實現“校校通”,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環境,使市現代遠程教育系統的覆蓋範圍延伸到農村地區,從而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促進資源共享,整體提高農村地區的教育教學水平。

  記者了解到,廣州市在對這些專項資金作投放計劃時沒有採取平均發放的辦法,而是堅持向困難大、財力弱的地區進一步傾斜,目的是力求加快全市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步伐。如市裏對財力較弱、工作難度大的從化市、南沙區,投放的生均補助標準都接近或超過3000元;對於財力較好的番禺區則只予適當補助,而對財力基礎雄厚的蘿崗區則不予補貼,由其自行解決。

  ●城鄉同樂

  讓農村和城市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比拼

  記者採訪證實,《方案》在2005年12月上旬獲得廣州市委通過,隨即全面啟動。多個經濟相對落後的村鎮在元旦前夕已經拿到第一筆補助資金,截止2005年底,市財政向全市農村範圍已經落實的項目撥款合計4.6億元。

  從初步了解到的基層反映看,各鎮、村對此《方案》拍手歡迎。

  首先是區鎮管教育的“當家人”,他們普遍認為這真是“雪中送炭”。有的更進一步表示,有了上級政府的這針“強心劑”,有了這些實實在在的啟動資金,他們就可以更多地想辦法,儘快使學校面貌和環境改觀。從化市委分管教育工作的領導表示,儘管自己管轄的地區家底薄,但一定要克服困難,用好這次難逢的好機遇。

  其次是中小學的校長們,他們從各級政府“撥錢”的力度,感受到真的有希望了,可以做一些期待了多年的事情了。例如,有位規模很小的小學校長一直就很渴望能夠和同行在教學業務上多交流,但現在他所在的馬瀝小學總共才只有10名教師,分別任教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教學交流無從談起。

  還有就是眾多的家長,他們知道政府將投入鉅資改變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他們的孩子將能夠在規模大、辦學條件好的學校讀書。村民們説,這一次我們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政府在關注農村、關注農民、關注農村的教育事業了。

  初步測算結果顯示,完成本次投資建設後,廣州市農村地區的辦學條件將從總體上獲得一次大的提升,實現跨越式發展:一是教育資源得以整合,辦學規模擴大。預計在減少一批規模過小學校的同時,可增加班數2000多個,增加學位11萬多個,從而達到擴規模、增效益、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目的。二是將增加一批規範化學校,其中規範化初中學位將增加27倍,每年可使11萬名以上學生受惠;規範化小學學位將增加16萬個以上,增幅為4倍。

  專家預期:在基礎教育方面,未來大城市周邊地區的農村孩子,應該是有望和城市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比拼!(黃幸群 林洽生)

責編:劉彥妤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