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熊貓之父”張和民:臥龍守候23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08日 08:4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臥龍1月8日電(記者謝佼)隨著一對贈臺大熊貓寶貝的亮相,人們的注意力紛紛集中到了四川臥龍這個小小的村鎮。在呵護熊貓的同時,人們對贈臺大熊貓評選專家組組長、中國保護大熊貓中心主任張和民,也産生了強烈的好奇。他是怎樣的一位專家,他和熊貓之間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張和民1983年從四川大學生物系畢業,當時正是箭竹開花大熊貓斷糧的時候。張和民放棄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主動申請到大熊貓受災最嚴重的臥龍工作,從此與大熊貓結下了不解之緣。

  對熊貓的保護主要是野生大熊貓的科學研究方面,對圈養大熊貓的繁殖方面,當時基本上沒什麼突破。“我們用了十多年的努力,都沒有什麼成績。在整個80年代,全世界有關研究機構都對圈養大熊貓繁殖方面一籌莫展。”張和民回憶説。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曾多次派遣外國專家到中國共同研究,十年間僅繁殖了一隻大熊貓,只活到2歲。張和民非常心痛,他決心攻克大熊貓繁殖這一世界難題。

  讓張和民最辛酸的事,就是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等熊貓生仔,整整守了1個月以後,卻什麼都沒有。張和民從此再沒有過星期天和節假日,在大熊貓發情、産仔的季節,他不分晝夜守在大熊貓飼養場,他的妻子常説自己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就這樣,時間過去了二十三年,在張和民的領導下,中國在大熊貓繁殖技術上攀上一個又一個高峰。“到90年代,我們基本解決了大熊貓繁殖的三大難問題,我們圈養大熊貓的種群已經從一個10多只的種群發展到現在的103只,使得我們圈養大熊貓不但能自我維持,還具備了對野外的大熊貓提供補充的能力,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張和民是個憨厚的人,不愛説話。大家都稱他是大熊貓之父,他自己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自己只是從事大熊貓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這是我和我的同事共同努力的結果,是我們集體的結晶,而不是我個人的成績。”話很樸實,卻實實在在。

責編:王京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