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18日 23:27 來源:
如果説積重難返的教育亂收費已經讓人出離憤怒,那對教育亂收費的屢次雷聲大雨點小的“專項檢查”則已經讓人麻木。
9月15日的《北京娛樂信報》報道,國家發改委會同教育部、國務院糾風辦、監察部、財政部、審計署和新聞出版總署發出《關於開展全國教育收費專項檢查的通知》,自9月中旬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繼續開展治理教育亂收費專項檢查。此次此次專項檢查的範圍是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中小學校,還包括向學校攤派、集資、收費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
已經記不清這是中央各部門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展開的第幾次教育亂收費“專項檢查”了,只知道類似的專項檢查每次都是“吹面不寒楊柳風”,檢查的風頭一過,教育亂收費依舊是百姓痛恨的頑疾。既然要檢查,就應該出其不意,不知道為什麼還要在事先給被檢查單位發出通知實行“告知義務”。難道是要給被檢查單位一個“自糾自查”的緩衝時間,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後極個別“不聽招呼、頂風違紀”的單位才會被拎出來示眾?如此在開始就顯得一團和氣的專項檢查到底能查出多少問題,實在讓人不無擔憂。
教育亂收費之所以屢禁不止,固然有國家財政投入不足、中央政策在地方執行中走形等種種因素,但行使監督之職的專項檢查軟塌塌地使不上勁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專項檢查之不力,肯定會讓伸向學生的亂收費之手更加肆無忌憚。
亂收費的主體是各級學校,行使檢查權的往往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或教育部。這樣制度安排看似很正常,但一次次徒勞無功的教育亂收費專項檢查已經清楚地告訴我們,寄希望於教育主管部門拎起板子抽打自己的“兒子”,往往卻是“提得高、落得輕”。
審計署和環保總局之所以能相繼掀起“審計風暴”和“環保風暴”,正是因為他們與被審查單位沒有休戚與共的利益關聯。我們很難想象,如果今後對教育亂收費的專項檢查依然由教育主管部門主導的話,老百姓還要失望多少次。面對教育亂收費的現狀,在國家財政投入和政策執行走形的問題一時無法解決的情況下,通過專項檢查進行實實在在的監督就成了遏制教育亂收費的有效手段。但這種手段能夠生效的一個前提是:主導檢查的部門與被檢查對象絕不能有千絲萬縷的利益糾葛。既然如此,請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退出教育亂收費專項檢查如何?
責編: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