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綿延六百年的僑史佳話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8日 09:39)
人民日報海外版消息
5月17日,“鄭和下西洋與華僑華人”論壇的會場洋溢著探討根文化、海洋文化的氛圍,一團和氣中又有學術的交鋒。據主辦者中國僑聯等機構的領導介紹,海外及港臺學者反應特別熱烈,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提交了100多篇論文。台灣有7位退役將軍分別撰寫了內容厚重的論文。他們的發言,引出一段段僑史佳話。
促成華僑大規模移居南洋
早于明朝,海外許多地方已有零星的中國移民。鄭和下西洋,打通了中國前往東南亞的海上交通,樹立起中國在海外的威望,為華僑開發南洋創造有利的條件,部分人居留下來,成為當時的新華僑,之後更多沿海居民沿著海路遠渡重洋。
在鄭和舟師出海和返回的必經之地福建長樂,當年大量船匠、水手和能人賢士隨鄭和船隊出海,繼而移居海外。後來,明清兩代大批長樂人迫於生計,向海外遷徙,延綿至今,長樂市旅居海外的鄉親已達40多萬人。
泰國中華總商會副主席劉錦庭認為,鄭和7次下西洋曾經4次到過泰國,很受泰國皇室和人民尊崇。其後,粵閩先民成群結隊沿著鄭和走過的海上足跡漂流過海。到16世紀時,泰國華僑聚居之處被稱為“奶街”,形成了“唐人街”的雛形。泰國在大城皇朝中葉,禁止泰人與外國人通婚,惟獨不禁華人。這種特別待遇,使華泰通婚所生子女日益增多,16世紀中葉其人口可佔泰大城市人口的1/4。經代代繁衍,如今泰國華人的準確數字已無法統計,華裔泰國人很難清楚界定,泰國學術界稱之為“含有中國血統的泰國人”。華僑帶去先進工具和生産技術,與泰人一起,同甘共苦,逐步成為橡膠園、甘蔗業等的主人,落地生根。
鄭和船隊所到之處,與當地上層社會密切接觸,甚至帶回向明朝皇帝朝貢的使節。南洋華僑感到有了靠山,免於遭受淩辱,生存環境改善,或順利地建家立業。迄今南洋大地保留的鄭和遺跡傳奇、紀念場所特別多。中國僑聯主席林兆樞在僑務工作中深感鄭和對華人社會的深遠影響,他表示,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的融合,傳播了中華文化,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世代友好繫上了“紅絲帶”。
非洲也有“鄭和村”
歷時28年七下西洋的壯舉,拉開了人類大航海時代的序幕。隨行人員多時達2.7萬餘人,船隻數目超過200艘,遍歷東南亞、印度洋以及東部非洲數十個國家。有學者認為,他們曾經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船隊或失散的船隻可能到過美洲、澳大利亞。有學者更大膽提出鄭和船隊曾有過環球航行。
鄭和寶船走了多遠?非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葉北洋向記者講述了非洲“鄭和村”的故事。在肯尼亞拉木群島有一個帕泰島,598年前,鄭和船隊的一艘船迷失方向,不幸觸礁下沉,船上數百人分乘小船劃向岸邊,用攜帶的瓷器和絲綢與當地人交換食物。一部分人到了帕泰村,260人北上去了西遊村,有人懷著回國的渴望沿東非海岸一路漂泊,當一切希望泡湯之後,他們逐漸與當地女子結婚成家。在馬林迪和蒙巴托,至今有他們的後裔。
帕泰島上帕泰村的中國人現在只有3戶,其房屋樣式與中國相倣,都使用雙扇木門。島上還有一個西遊村,是中國人建造的,村名意思是先輩下西洋遇難,成為遊子。現存的幾戶中國後裔,一戶有著當地獨一無二的中式圍墻,一戶人家懂得一點中醫,居室有土炕,用扁擔挑水,用捍麵杖搟椰子面餅,這在當地絕無僅有。另一個上加村,中國人已紛紛移居他處,現在不再有中國人後裔,但村裏有名的中醫,仍採用中醫按摩、拔罐療法,還有治拉肚子的薑片泡茶,這些都是他們的祖先從早年居住該村的中國人那裏學來的。這説明非洲華人先輩的足跡,可上溯到鄭和下西洋。
三寶壟永恒的感念
鄭和遠洋船隊主要經過的南洋,經600年的變遷與積澱,已形成當地人記憶中的“文化鄭和”。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城市三寶壟,是爪哇三大埠之一,其命名就因紀念三寶太監鄭和。台灣學者徐玉虎認為,鄭和船隊曾6次到爪哇,兩次到三寶壟。在三寶壟出生的香港鄭和研究會會長曾(钅韋)波介紹道,當年那片土地尚未開發,連地名都沒有。鄭和來後,吸引許多華僑來這裡謀生和定居,三寶壟能夠漸漸發展成為繁華的海港商業城市,華人功不可沒。當地華人感念鄭和保祐同胞在此安居樂業的恩德,于1724年建了三寶公廟,200多年來香火鼎盛。這裡還有三寶洞、三寶井,如今都是外來遊客必到之處。多少年來,成千上萬的華僑華人和當地人民到三寶廟拜謁,其中許多人已不會講華語,但仍虔誠地跪拜祈福,表達了對鄭和的無限敬仰。在當年鄭和登岸那一天,迄今每年都舉辦紀念盛會,全城充滿節日氣氛。有趣的是,敲鑼打鼓的遊行隊伍從華人區大覺寺出發到三寶洞,第二天又再次匯集三寶洞遊行回來,表示躬請三寶公到大覺寺赴宴後,再陪送他回三寶洞。一來一回,情義更深。
盛世壯舉啟迪後人
論文內容豐富,使論壇精彩紛呈。學者們還探討了鄭和下西洋的許多歷史謎團,如當年鄭和寶船在茫茫大海怎樣觀察海象?鄭和下西洋是去尋訪建文帝嗎?第六次下西洋為何暫停差點夭折?為什麼轟轟烈烈的下西洋,在明成祖去世後即告停止?等等。
多位專家談到,鄭和出使西洋,以和平外交為主調,“和順萬邦”、“共事天下太平”,這點與西方列強截然不同。儘管鄭和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但他沒有也不想成為“海上的霸主”,沒有去侵佔、掠奪,始終只是充當溝通東西方的和平使者。每次返航時,都有外使隨船來華,多時達千人。有的朝貢方物,明成祖厚往薄來,“其以土物來市者,官給鈔酬其值”。可見,鄭和下西洋絕非“耀兵異域”。歷史已充分證明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
另一方面,當時航海事業的興廢,取決於封建皇帝的個人意志,鄭和等都不能自主。當時面向海洋的舉動,不可能得到主流政治文化的長期支持,下西洋並非整個國家和民族海洋意識的真正覺醒。台灣中華鄭和學會謝臺喜先生認為,鄭和壯舉戛然而止,曇花一現,是因為明廷政策的改變、當時中國缺乏以經貿為核心的海權、國人未重視海洋發展。明清的閉關鎖國,導致近代中國人吃盡苦頭。作為世界航海先驅的鄭和如在天有靈,也會抱憾碧波。
責編:馬芳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