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解讀印度洋海嘯:小概率地震引發高強度海嘯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4日 15:09)

    專題:東南亞南亞海嘯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記者韓力明)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研究員畢思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認為,2004年12月26日發生的印度洋大海嘯是一次“小概率事件”,它的發生可能是源於海底岩石圈中“最後一絲”應力的積聚。

  畢思文認為,地球系統面臨混沌的邊緣,混沌系統對其初始條件異常敏感,以至最初狀態的輕微變化,可能導致根本不成比例的巨大後果。由於各種自然災害往往存在大量始料不及、非線性的變量間相互作用,要預測地球系統的未來發展趨勢,僅僅蒐集某一區域的數據變化根本不行。

  印度板塊以每年大約6厘米的速度向亞洲板塊擠壓,擠壓運動中所積聚的壓力通過板塊邊界的地震得以消解,這導致爪哇海溝一帶地區成為非常活躍的地震帶。這個地震帶蓄積了巨大能量,這些能量一旦集中釋放出來,就會使海底地層上移,直接導致大地震的出現。

  畢思文説,此次海嘯地震發生時的海底大型凸起就像一支巨槳,一下“劃”動的海水重量高達數十億噸,雷霆萬鈞的海嘯襲擊東南亞和南亞時,10米高的巨浪席捲斯裏蘭卡、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馬爾代夫和孟加拉國七國,連4500公里外的非洲國家索馬裏和塞舌爾也遭受了損失。

  至於海嘯地震給地球地理造成的影響,畢思文説,目前,印尼旅遊勝地尼亞斯島附近幾個小島沉入海中,蘇門答臘島西北端可能已向西南移動約36米、西南岸某些小島嶼或已向西南移動20米。連地球本身也被“輕輕地推了一下”:地震瞬間的地球質量變化,導致地球自轉週期縮短3微秒、地球軸心傾斜大約2厘米……

  畢思文認為,關於地震的預測,現在還沒有辦法。目前能做到的是記錄各次地震的震波和震中,根據地學理論——當然最好是地球系統科學理論和地球系統模擬器——研究地震海嘯的演化規律,及時發出預警。

  →→進入專題:海嘯席捲亞洲各國 上萬人遇難

責編:常穎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