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評論:抗擊艾滋不能冷熱不均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01日 11:48)

  廣州日報消息:艾滋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襲擊著中國。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面對艾滋病嚴峻局面,中國政府的關注和干預力度也是空前的:國際艾滋病日前夕,胡錦濤總書記看望艾滋病患者並同他們握手交談。此前,中國成立了高規格的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下發了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召開了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會議。關注和干預,説明了中國政府對艾滋病態度很“熱”。

  這種“熱”,是建立在對未來趨勢的判斷上:未來中國艾滋病的流行是保持快速增長或逐步趨於平穩,這取決於是否能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地開展有效的艾滋病預防活動和提供治療與關懷。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到2010年,中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可能達到1000萬人。

  政府“熱”起來,才會關注艾滋病患者的命運,才會調集社會資源,加大對艾滋病預防的投入,撥出鉅款加快艾滋病疫苗的研製,在全社會宣傳普及防治艾滋病的知識,最終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的勢頭。

  有“熱”肯定有“冷”。儘管科學早已證明,與艾滋病患者握手、擁抱、禮節性接吻等接觸行為,與艾滋病患者共用馬桶、浴室、游泳池等公共設施不會感染艾滋病。但是,相關數字表明,對於公共場所的艾滋病病人,近六成的人會緊張躲避。如果一個同事得了艾滋病,明確表示不願意再與這位同事繼續共事的比例也接近六成。甚至還有人要剝奪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入學、就業權。

  不僅如此,艾滋病還被“泛道德化”,蒙上了一種“原罪”:一個人感染艾滋病,首先讓人聯想到的是他的不潔行為。

  民間的“冷”,有可能抵消政府的“熱”,有可能把艾滋病患者推向另一個極端:對社會、對他人的報復性心態和報復性行為。“熱”的需要繼續保持熱度,“冷”的也需要開始升溫:這才更有利於全社會形成合力,共同抗擊艾滋病魔。(評論員 聞過)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