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解釋新潟地震為何余震頻發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29日 17:39)
新華社東京10月29日電(記者何德功)新潟中越地震23日發生之後,到28日上午為止,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已發生有感余震500多次,其中地震烈度為6度的余震共發生4次,震級在芮氏5級以上的余震共發生15次。而1995年阪神大地震發生後一個月內,芮氏5級以上的余震僅有6次。為何這次地震余震頻發,日本專家對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日本地震預知聯絡會前會長茂木清夫認為:“現在看來,這次中越地震與標準的余震型地震有明顯區別,而與因斷層面凹凸不平導致的群髮型地震較為相似。”阪神大地震屬於地震能量一下子釋放出來的地震,地震發生後的余震只是釋放剩餘能量,因此,地震活動驟減,余震不多。
但如果斷層面凹凸不平,咬合時深淺不勻,地震能量釋放會一波接著一波,進而導致較強余震頻發。
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活斷層研究中心遠田晉次研究員認為,新潟中越地震,在地表沒有發現明顯的斷層錯位,這説明地震能量沒有充分釋放,地殼變形積蓄的能量導致余震增多,余震區域也隨之擴大。比如,27日的一次芮氏6.1級的余震,就發生在此前余震較集中區域以東數公里的地方。這可能是因為地殼變形積蓄的能量沒有充分釋放,在另外的地方找到了釋放能量的突破口。
據日本氣象廳預測,目前余震活動總體來説呈下降趨勢,但並非直線下降,地震活動時而活躍,時而不活躍,反反復復,因此今後仍有可能發生地震烈度為6度強的余震,人們需要繼續保持高度警惕。
不過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佐藤比呂志教授認為,在目前區域內發生的余震,如果沒有特定的方向性,不會對別的斷層産生影響,因此今後余震會逐漸減少。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