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培育愛國情激發報國志——愛國教育基地綜述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1日 18:38)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李斌)圓明園,高高佇立的大水法殘跡,不斷觸動億萬中國人的心弦;中華世紀壇,直刺藍天的時空探針,昭示著一個民族的奮進和崛起。

  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紅岩……穿越時空,無數革命聖地和歷史文化遺址至今閃爍著耀眼光芒;見證歷史,一個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猶如一面面旗幟在祖國各地飄揚。

  黨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指明了方向,創造了條件

  愛國主義歷來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岳飛、文天祥、譚嗣同、孫中山、毛澤東……愛國主義激勵著無數仁人志士在民族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忘我奮鬥,甚至不惜犧牲。

  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鄧小平同志高度精闢地概括了我國現階段愛國主義的特徵:“中國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反復強調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大意義,要求全黨採取實際行動,廣泛、深入、持久地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宣傳。

  1995年8月15日,江澤民同志在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盧溝橋時提出:“要充分發揮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盧溝橋抗戰遺址的作用,把它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特別是對青少年進行經常性的歷史教育。”這是對抗日戰爭紀念館的要求,也是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殷切希望。

  1994年8月,《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頒布實施,明確提出了新形勢下愛國主義教育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為貫徹落實綱要,1997年和2001年,中宣部公佈了兩批200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讀百種愛國主義圖書、看百部愛國主義影片、唱百首愛國主義歌曲……神州大地掀起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熱潮。

  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進一步強調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現實意義及深遠歷史意義,要求充分利用各種寶貴的教育資源,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一間間普通的土屋、一張張漆跡斑駁的桌椅、毛澤東推過的碾子、周恩來雨夜救鄉親用的馬燈……2002年12月,在西柏坡,這些珍貴的文物、感人的故事,給頂風冒雪前來學習考察、重溫“兩個務必”的胡錦濤和中央書記處的全體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胡錦濤號召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為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六大確定的目標和任務,開拓進取,團結奮鬥。

  育愛國情,樹報國志。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頒布,明確要求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全面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教育掀開了嶄新篇章。

  各地紛紛加大投入,有力促進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

  因勢應變,與時俱進。近些年來,各地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一個以全國示範基地為骨幹、其他各類教育基地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

  歷史和現實在這裡交替。上海不僅改擴建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等7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而且新建了城市規劃展示館、科技館等一批高規格、高檔次的教育基地。撫今追昔添感受,對比之下出真知,這些教育基地帶給人們無數的遐思和啟迪。

  再窮,也要拿出資金來建設教育基地。雖然財力比較緊張,不少省市想方設法撥出專款用於基地建設。貴州投資上千萬元,修復開放了一批與遵義會議有關的紀念設施和遺址,形成革命紀念地群體。海南撥款4600多萬元,修建60多公里公路,解決了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的交通問題。

  湖南是中國革命的策源地之一。2003年毛澤東百年誕辰前,湖南省投資2000多萬元改造韶山紀念館的序廳和門樓。劉少奇誕辰百年時,湖南也撥出專款對年久失修的劉少奇紀念館進行了必要修繕和重新布展,使紀念館的宣傳教育設施更加完善,設備更加配套。

  河北對西柏坡紀念館、李大釗紀念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等基地進行了重點規劃和建設;江蘇結合舉辦周恩來百年誕辰、淮海戰役勝利50週年等重大紀念活動,投入4000多萬元用於基地設施改造;2004年是鐵人王進喜誕辰80週年,大慶石油管理局計劃投入1億多元資金對鐵人紀念館進行改擴建。

  財政撥款、社會捐贈、企業贊助……浙江、河南、福建、瀋陽、哈爾濱等省市多渠道為基地建設籌集資金。有關部門統計,全國三分之一的省市近年來每年投資都在千萬元以上,為教育基地建設提供了有力保證。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強自身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開拓才有出路,創新才能發展。各個教育基地自身也在千方百計加強建設,在豐富主題思想上下功夫,在挖掘精神內涵上下功夫,在拓展教育功能上下功夫。

  見物,還要見人;見人,還要見思想。1947年人民解放軍的借糧證、毛澤東西柏坡用過的一塊褥料、王稼祥出訪前蘇聯時穿的中山裝……在西柏坡紀念館,一件件近年來收集到的展品和實物,讓參觀者生動而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共産黨取得革命勝利的根本原因:我們黨依靠“三大法寶”,團結帶領人民浴血奮戰、頑強奮鬥,終於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近代以來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古田會議紀念館近年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從省內外徵集各種文物1萬多件,成為福建省館藏文物最多的示範基地;遼沈戰役紀念館動員各方力量查找、梳理文物史料,館藏文物由1000多件增加到1萬多件。充實的文物史料,豐富了教育基地的展出內容,提升了教育基地的思想文化內涵。

  有好的展示內容,還必須有先進的展示手段。聲、光、電成為許多教育基地紛紛引進的法寶,實景複製、微縮景觀、塑像等也被教育基地廣泛應用,增強了教育效果。

  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數字化和電子化成為教育基地的嶄新追求。北京千龍新聞網設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網頁,河南博物院推出了中英文網站,百色起義紀念館自行設計和製作了網站,進一步拓寬了教育覆蓋面。

  許多教育基地還在建章立制、加強管理、提高服務水平上下功夫。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不但制定出二三十項具體制度,而且在工作中認真執行、嚴格考核,基地發展走上規範化、制度化軌道。韶山毛澤東紀念館“把門票當請柬,視群眾為親人”,開展“四比四看”活動,服務質量明顯提高,連續多年被評為文明服務單位。

  從中央到地方,一個關注、支持和參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的熱潮正在興起。最近,消息傳來,在中央領導人的直接倡導下,中央有關部門將加大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特別是反映黨的革命鬥爭歷史的示範基地進行重點建設,抓住建設、管理和使用三個關鍵環節,使其在展出內容與展示手段、服務質量與教育效果、內部管理與環境面貌三個方面取得顯著改善,更好地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服務,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服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服務。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日子裏,成百上千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更上層樓,放射出應有的光芒。

責編:柳博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