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SARS病毒準種和基因變異特點研究獲進展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7日 23:38)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黃顯斌 胥金章)解放軍302醫院傳染病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首席專家王福生教授領銜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闡明了SARS病人體內病毒準種的組成特點和相關基因的變異規律。這項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新近正式出版的國際頂級學術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和《新發傳染病雜誌》上,這標誌著我國科學家在SARS研究領域取得了國際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據了解,SARS是一種具有明顯傳染性、可損害人體多個器官的特殊肺炎,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病程發展較快,死亡率較高。而病毒準種是病毒性傳染病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它影響到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臨床結局,同時直接關係到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還對預防性疫苗的研製産生重要影響。由於SARS病毒是一種新型的核糖核酸(RNA)病毒,為了闡明SARS病毒是否在病人體內發生嚴重的基因變異、這種病毒準種的組成和基因變異是否影響臨床病程等問題,在軍隊SARS攻關課題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王福生帶領課題組在P3實驗室展開晝夜攻關。
課題組在去年SARS流行期間,針對302醫院接收的北京地區第一批SARS病人的標本,採用先進的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學技術,對分離出的SARS病毒基因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病毒全長S基因中,存在有110多個變異的位點,其中9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基因變異位點在國際上屬首次發現。特別是他們在同一病人體內首次發現不同的SARS病毒變異株的存在,從而在基因水平上揭示了SARS病毒準種的存在和相關特點。這些研究表明,SARS病毒的感染在體內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由於基因的變異使它呈現出一種比較複雜的動態變化,但SARS病毒基因變異發生的頻率比已有的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要低,這可能與SARS病毒僅引起急性感染有關。
據有關專家介紹,以上研究結果不僅有助於臨床醫生了解病毒毒力的特點,而且有助於指導實施抗病毒治療,同時對指導SARS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責編: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