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留學生六軟肋 芝麻小事越洋電話求助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0日 14:23)
羊城晚報消息:近日,某國際語言學校副總裁菲利浦先生對目前中國部分留學生,尤其是中學生在海外求學時出現的不適應現象,甚至是不良表現表示遺憾。該學校七年來一共為300萬的學生人次,向他們提供海外學習的安排。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菲利浦先生表示,中國學生相比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更容易出問題,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生活自理能力差。
國內獨生子女獨立生活能力差,比如不會燒飯,不會用洗衣機;他們要麼亂花錢,要麼自己不會購買生活必需品。
第二,溝通能力差。
很多中國學生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相對於別的國家的學生而言,他們不喜歡主動把問題説出來,或者主動跟別人溝通。總是期待所有人包括寄宿家庭都能像國內的父母一樣無微不至地主動詢問他問題,照顧和呵護自己。一旦碰到任何問題,他們比較傾向於首先打越洋電話跟自己的父母抱怨。而父母再通過仲介溝通,仲介再打越洋電話與海外學校溝通,大多數僅僅為了解決諸如洗衣、趕公車、丟了書包之類的芝麻小事。
第三,禮貌不夠,不知道感謝人。
中國學生不善於表達感激,或者沒有這樣一個禮貌用語的習慣。特別在英國,幾乎一天到晚每個人都不停地説“謝謝”、“請”這兩個字。很多中國學生被寄宿家庭視為非常粗魯、不懂得禮貌、不懂得感激。
第四,以自我為中心,很少為他人考慮、很少顧及他人感受。
某些學生不經寄宿家庭同意,擅自留宿外來朋友;或者不經許可隨意取用寄宿家庭房東個人生活用品;不顧及他人的生活習慣和感受,將內衣褲晾在浴室內,不停滴水在人家地毯或墻紙上。很多寄宿家庭反映,很多中國學生把自己關在房間裏面,也不出來跟別人溝通,也不告訴別人他在想什麼,也沒有好奇心了解一種新的文化,或者融入一種新的文化,把自己封閉起來。
第五,對國外的期望值過高。
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大都來自條件不錯、收入相對較高的家庭。他們到了國外後,很多學生寄宿家庭的生活條件可能沒有他(她)在家裏的好,不是很新的房子,不是全新的裝修,或者設施各方面還沒有國內的條件好,所以有一個很大的心理落差。
第六,中西方飲食習慣大不相同。
菲利浦説中國學生不應該總期待出國也能吃到地道而熟悉的中餐,應該學會適應當地飲食。
為此,菲利浦先生提醒其他想要出國的學生及其家長,要有一個非常正確的符合客觀實際的期望值,幫助孩子儘早自立。培養正確的使用金錢的觀念,既不可浪費也不可過於節約。還有要注重社交技巧,怎麼樣更禮貌對待周圍的人,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在飲食上一定要做好最充分的心理準備。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儘早讓孩子脫離父母過分的呵護與保護,産生一定分辨是非、明辨事理的能力。在出國之前有意識讓孩子多吃點“苦”,比如自己坐公共汽車上學,學會自己燒飯、自己洗衣服、自己問路、自己選購衣服和日常用品等等。(陳鐵源)
(摘自《留學與垃圾———來自中國海外留學生問題報告》,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