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俗暴力色情 警惕不良文化對未成年人侵蝕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4日 10:39)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 李薇薇、張景勇、張玫)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關押的一名15歲少年犯,因夥同另外兩名少年輪姦少女,被依法判處重刑。據他本人交代,10歲時他就開始看有色情內容的圖書,看色情音像製品是他的愛好。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這絕非偶然現象。出席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的委員們指出,不良文化已成為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誘因,各種淫穢、暴力內容的音像製品及電子遊戲廳、黑網吧等娛樂場所對青少年的侵蝕作用不容忽視。
多年來因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母親般的情懷,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少年,而被人親切地稱為“法官媽媽”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審判員尚秀雲指出,上個世紀80年代,未成年人犯罪多表現為一般盜竊、打架鬥毆,到了90年代末,未成年人犯罪向搶劫、重大盜竊、殺人等方面發展,犯罪性質明顯惡化。
“據統計,1999年以來,未成年人犯搶劫罪的已代替犯盜竊罪的上升為第一位,他們的暴力傾向明顯。”尚秀雲介紹,2003年9月,海淀區法院少年法庭隨機調查的100名在押未成年犯中,犯搶劫罪的佔71%,經常看含暴力內容的音像製品並受影響的佔75%。此外,這100名未成年犯中,經常進入電子遊藝廳的佔66%,經常進入網吧的佔30%,經常看色情內容書刊、音像製品的佔61%。
全國政協委員、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張新建指出,網絡遊戲的內容多是帶色情、搏殺、武鬥等情節,使一些癡迷于遊戲的青少年大受影響,甚至紛紛仿傚。火爆刺激的內容容易使他們模糊了道德認知,淡化了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誤認為這種通過傷害他人達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這種錯誤觀點,他們便會不擇手段地模倣欺詐、偷盜甚至對他人施暴的行為,不但會在網上甚至會在現實生活中發生。
現在,網吧已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發生地。上海市虹口區檢察院從2003年1月至今受理的因網絡引發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達6件15人,佔所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26%。其它類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則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
“網絡上的色情內容,傷害最深的是青少年。”全國政協委員、民建陜西省副主委于小文指出,未成年人往往性道德觀念的形成落後於性機能發育的成熟,色情文化的污染最容易使未成年人放肆地追求性刺激,甚至走上墮落和犯罪的道路。
據有關專家對北京市6個城區、53所不同類型中學的3000名中學生上網狀況調查顯示,22%的被調查學生瀏覽過色情網站,19.6%的中學生在別人的誘惑下,上網聊過男女兩性話題。
“庸俗的社會文化和不良的社會風氣,也是誘發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之一。”尚秀雲舉例説明,她所接觸的一個失足少年説:“我爸爸有好幾個情人呢,我才2個算什麼呀!”
“一些武俠書籍、影視作品中表現的江湖習氣,爭搶打鬥也在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未成年人。”張新建委員説。
委員們指出,現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會意識還沒有真正樹立起來,很多不良因素仍在毒害著未成年人。他們呼籲,要通過對影視作品實行分級管理、建立綠色網吧等,進一步凈化社會環境,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