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首次建立南海系統的“歷史檔案”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1日 11:05)
新華網上海2月28日電(張建松、華淩磊)大洋鑽探184航次所取得的3000多萬年的深海記錄,不僅為探索全球和區域氣候演變提供了重要證據,同時也首次為南海本身的成長歷史建立了系統的檔案。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據汪品先院士介紹,在南海大陸殼和大洋殼交界處,大洋鑽探184航次在近3300米深的海水下,打了一口850米深的1148號鑽井,採得上千米長的岩芯,南海歷史上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這段岩芯上都有忠實的記錄。
多年來的地質調查表明:大約在6000多萬年前,現在的南海北部地區主要還是陸地,由於地球的板塊運動産生了一系列裂谷盆地,大部分在陸地,其中在海水底下的一個裂谷盆地在3200多萬年前進一步發生了張裂,開始形成了大洋地殼,於是出現了南海的雛形。對於南海的認識過去是根據地球物質的間接證據和大陸架上的淺海鑽探,1148號井的岩芯第一次提供了直接證據。
最初的南海,只是一個東西向的狹長海溝,水深上千米,後逐漸向南北擴張,到2500多萬年前後,南海發生了一次大構造運動,擴張軸向西南方向傾斜轉移,海水迅速加深,達到了二、三千米,海底沉積物也出現了大幅度的“坍塌”,大量沉積物缺失。
據汪品先院士介紹,在南海1148號鑽井的岩芯中,能清楚地觀察到在2500萬年前後的界面上下,缺失了近300萬年的記錄,界面上下岩層地球化學的特徵和成岩作用程度也明顯不同。
南海擴張在1550萬前基本完成,水深一直保持在3000米左右,南海南部和北部還沒有明顯的差異。直到300萬年前,由於南海北部河流帶來的泥沙大量增多,使南海南部和北部沉積物環境明顯不同,南部沉積物以碳酸鹽為主,而北部沉積物以泥沙為主,南北水溫也差異明顯。
直到今天,南海南部仍處於“西太平洋暖池”,是一片全世界最暖、長期年平均水溫超過28攝氏度的海區,不僅是全球大洋熱量和水汽的主要源區,而且與南方濤動、厄爾尼諾等現象密切相關,成為當前國際古海洋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汪品先院士表示,2000多萬年前的早、晚第三紀交替的前後,東亞地形開始倒轉,氣候植被帶發生改組,南極大冰蓋形成,這些變化的時間序列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是我國地球系統科學中的重大課題,南海的沉積記錄應該對此有所貢獻,目前所建立的南海“歷史檔案”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成果還在研究之中。
責編: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