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時空連線]江浙滬拔除人才藩籬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20日 16:07)


  CCTV.com消息(時空連線):

  主持人:是什麼在驅動著江蘇、浙江和上海擁有了這樣一種人才合作的模式,他們希望達到的結果又是什麼樣呢?接下來我們就首先來連線兩位嘉賓。第一位是上海市教委主任張偉江歡迎您。第二位是江蘇省教育廳廳長王斌泰,歡迎您王廳長。張主任,這個合作的方式一齣來以後,大家可能就會想,你們預感江蘇和浙江的畢業生去上海,還是上海更多的畢業生去江蘇、浙江。

  張:我想這個可能,因為江蘇和浙江的經濟發展非常快,特別是他的工業發展非常快,現在的觀念跟我們那時候有點不一樣了。

  主持人:王廳長您對這個看法呢?

  王:我同意張主任的看法,我認為雙方都有可能的。

  主持人:但是哪種比例更大一點呢?

  王:有可能江蘇到上海的學生比例更多一點,因為上海是老大,經濟發展快,需求的人口也比較多,所以到上海的可能比較多一點。所以有可能到上海的人多一點,但是很難説。

  主持人:王廳長,如果要是去上海更多你們不是虧了嗎?

  王:這個沒有虧,這個雙方都是互利的,我想如果是江蘇到上海去就業,這對江蘇來説是一個好事。我們在這上面沒有更多的考慮,因為長三角各方麵條件都是可以的。

  主持人:張主任你們希望在擁有了這種合作和模式之後,從你們角度來説,你們最想得到的是什麼,在描繪前景的時候?

  張:前景就是希望我們兩省都能造成很寬鬆的人力資源的環境。我們兩省的大學都比較多,畢業生也比較多。畢業生畢業以後面臨的問題就是就業,我們十多年以前對地域性比較重,上海的畢業生喜歡留在上海,城區的畢業生喜歡留在城市。但是現在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城市的畢業生畢業以後他不一定留在城市,也並不一定在上海,現在我發現大學生他比較考慮他以後的發展。所以我覺得我們想得到的一個人力資源非常寬鬆的,能夠比較充分這樣的氛圍。只有這樣我們上海才能發展,我們江蘇、浙江也才能發展好。

  主持人:王廳長,這樣的合作模式涉及幾方面的人,第一個是大學的畢業生,第二是用人單位,第三可能是不斷輸送畢業生的學校。第四個是所在地的經濟發展,您覺得這樣的合作模式怎麼能分配這裡嘗到甜頭的輕重緩急呢?

  王:我認為第一位的是高校的畢業生,第二是經濟的發展,因為有了人,有更大範圍的選擇,對一個企業發展是有好處的。一個企業往往需要的人比較多,他可以更大範圍地進行選擇。

  主持人:王廳長,如果從現在的簽訂協議我們希望是三贏,浙江、江蘇、上海都贏,但是如果到了明年,導致了一種人才流動的不平衡,雖然你們三塊經濟區已經非常接近了,但是出現不平衡就會有人計算誰賠了誰賺了,這個協議會長期穩定下去嗎?

  王:我想這個是個動態的,因為這個是雙方都有利的事情,本來受到限制,不能夠這樣衝過這個模式,那麼現在這個流動雙方都有好處,我們沒有做這方面的計算。即使明年江蘇的人才流到上海多了,也不會説我們吃虧,我們沒有這個想法。

  主持人:上海方面呢?張主任,您的看法。大家好像都習慣把你們當成這個協議書中最有可能受益者。

  張:至於一些不平衡可能會出現,我很同意王廳長的講話,就是我們可能會有些變化,但是整體來説,這兩三年,恐怕一兩年的工夫的就業過程就會形成。

  主持人:非常感謝兩位嘉賓參加到我們節目當中來,謝謝!其實面對這樣一種合作模式,可能很多不在這兩省一市中的人們會想這樣的問題,它和我們的關係是什麼,它又發出了一種什麼樣的信號呢?那究竟浙江、江蘇和上海這樣的人才合作模式,發出了一種什麼樣的信號,對我們來説又是什麼樣的一種關係呢?接下來我們就再連線兩位嘉賓。第一位是上海市人事局局長孫路一,歡迎您。第二位是全國人才交流協會的副會長韓光耀,歡迎您。孫局長,看到了現在浙江、江蘇和上海合作模式的時候,馬上大家可能就會這樣想,説這三個地方是在經濟發展中,相對比較平衡,工資差不多,生活水平差不多,這是不是你們合作的一個基礎?

  孫:應該説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我們兩省和一市,我們都是鄰居,同時在改革開放以後二十多年來我們本身在經濟發展,人才交流方面有過一些基礎性的合作。而這次長江三角洲進一步人才的互通,這樣一個平臺,這是基於我們兩省一市的一些共同點形成的這麼一個現象。

  主持人:比如大家馬上就可以舉一個例子了,離得也不算太遠的比如類似安徽等地有加進來的可能嗎?

  孫:當然我想任何一個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過程。應該説經濟基礎應該説有一定的制約,但是並不是説一定是以經濟發展的標準作為惟一的合作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想像安徽、江西應該和我們一起進行這方面的循環,我想應該是也可能的。

  主持人:韓會長,從浙江、江蘇和上海這次一個合作模式中,您嗅出來的東西是什麼,您覺得他們發出了什麼樣的信號?

  韓:我覺得這兩省一市的合作是一次很好的資源整合,其實相鄰的一些省市,由於地區經濟的原因發展有很多相近相通的地方,各種各樣的合作其實早就開展了,只不過他們對這種合作他們把它系統化提升到制度和政策平臺上的,如果沒有制度上的改革和政策上的平臺,那麼服務資源和人才資源的整合有時候會有很多制度性的壁壘很難實現的。我想政府的參與,政府從政策上支持這種一體化的協作這是一個新的創意。

  主持人:孫局長,大家在為這件事情,比如很多人在故障的同時,也會有一些人會有這樣的擔心。説從局部的地區看,對江蘇、浙江、上海來看,對內更加開放了,但是對外是不是形成了一種新的壁壘,反而變得更加封閉了。

  孫:這種擔心是會存在,但是從具體實踐來看我覺得不必要了,因為從上海地區來説,並不是因為我們建立了這種合作關係,而使得有一些人才就不向中西部地區流。我個人感覺到還是要根據人才大發揮的作用和人才實現他自身價值的趨向來決定流動的一個最終的趨勢。所以我想我們進行三地人才流動以後,應該使人才流動更為有序,對結構調整中間的剩餘的或者不是作為主要發展的人才,將會到達他更能實現他價值的地方去進行工作。這樣使得人才配製更為合理。

  韓:上海和江蘇、浙江兩省一市實際上是對外開放的大平臺,我理解它不是封閉的。只不過三地之間可能有一些制度壁壘,經過這次整合之後相互開放,構築一個更為寬鬆的適合三地人才自由流動,市場資源配置更有效的整合結果。

  主持人:孫局長,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看法,現在兩省加上上海市這樣的合作模式是不是一個過渡性的政策呢?

  孫:應該説,就我們按照中央人才的原則的指導下,和人才全國戰略總的方向,我們應該是逐步從我們之間的小循環走向中循環最後走向大循環,為全國人才更加合理流動是我們實現最終大循環的目標,所以目前長江三角洲來説應該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目標,進行發展的一個初級階段。

  主持人:韓會長,剛才孫局長這個話很有意思,小循環、中循環、大循環,那麼他們現在的舉措有點像從小循環向中循環發展,您覺得會不會給其他地區帶來一種啟示,接下來會不會産生比如説廣東和福建形成了一種這樣的人才合作模式,比如湖南湖北經濟發展比較接近的形成這樣一種模式,河北陜西河南等,您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大嗎?

  韓:我想合作的模式會多種多樣的,但是市場需求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您舉的這些例子,如果説作為一種人才市場發展,總的發展趨勢是向人才大市場發展,就是説要打破地區壁壘,包括一些制度障礙,構築一個平臺。其他地區,因為很多的市場聯合總是從需求聯絡起來,從自發開始的。但是我想最終會走上一個全國的人才大市場趨勢,大城市之間的壁壘最終會走向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這樣一種大發展的格局,在這個之前從局部開始我想這種整合完全來自於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是為地區經濟一體化為它的配套發展服務的。

  主持人:其實大家自然會關心,比如從小循環到中循環到大循環,這個中循環是必然要經過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會不會非常漫長還是會很短就跨越過去,大循環會很快來到我們身邊嗎?

  韓:這個我覺得包括中央馬上要召開的人才工作會議,這個會議對促進人才市場配置和人才社會化,在全黨更廣泛的程度上推進這種制度的改革,會有一些重大的舉措,總的趨勢我想速度會越來越快。因為市場也一種加速發展的趨勢,而且相互的激勵,外在的動力,競爭的結果會使得這種發展是一種不平衡的也是一種加速發展的趨勢。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兩位嘉賓參加到我們的節目中來,謝謝!面對著江蘇、浙江和上海這樣的人才合作模式,很多人為他們鼓掌,的確這是在人才交流方面的一種進步。但越在鼓掌的過程中,越是産生了一種期待,因為不擁有這種機會的人還是更多的。在全國其他的地區很多人也在期待著這樣一種機會。那麼從一種中循環儘快地能進入大循環,正是我們在面對江蘇、浙江、上海這樣的合作模式的時候最期待的未來。

責編:張麗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