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哥倫比亞號宇航員最後16天 大量的實驗富有收穫

央視國際 (2003年02月05日 10:44)

  北京青年報消息:第1天,升空的感覺太美了;第3天,宇航員們終於可以抽時間做一次“新聞發言人”了;第6天,拉蒙拍下了閃電的奇異現象,過去還從來沒有人做類似的實驗;第7天,宇航員們把螞蟻做窩和蜘蛛織網、蠶吐絲的音像傳回了地球;第8天,安德森和查烏拉進行火焰燃燒實驗;第11天,小魚兒孵化出來了,蠶寶寶也破繭而出;第N天,遭遇一點小麻煩,但沒危險;第16天,宇航員們高高興興準備回家,然而……

  完成了80項科學實驗,完成了生命價值的昇華

  “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後,海量的報道集中在失事過程、失事原因、失事影響、調查進展、宇航員和親人故事這些方面上,而7名宇航員16天的太空生活,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太空探索的價值體現,應是人類紀念他們的真實依託。

  7人要完成80項科學實驗

  這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太空飛行器:7名有血有肉的宇航員、一巢忙忙碌碌的木蜂、一群不辭艱辛的螞蟻、十來只嚙齒類動物和一夥神氣活現的蜘蛛,還有生機勃勃的苔蘚、酵母菌、細菌塊、試管培植細胞。在太空16天裏,一隻蠶寶寶破繭而出,一條小魚兒孵化了,一些小生命長大了,幾叢水稻花開得熱鬧非凡。和以往的航天飛機升空相比,“哥倫比亞”號的最後之旅確實有些反常,反常在它的任務太單純了———就為了科學實驗,沒有誰讓“哥倫比亞”號的宇航員給國際空間站捎帶補給,沒有誰讓“哥倫比亞”號的宇航員幫著檢查“哈勃”太空望遠鏡,他們惟一的任務就是進行科學實驗。宇航員們分成兩撥,24小時不停地進行科學實驗。航天飛機上載有一個名叫“太空之家”的實驗室。這個不小的太空實驗室被各種各樣的實驗儀器、不同類型的照相機、不同型號的計算機、奇形怪狀的試管擠得滿滿噹噹的。甚至連7名宇航員本人也成了實驗對象———他們吞下鈣顯蹤劑,以研究失重對人體的影響。7名宇航員要完成16個國家設計的80項科學實驗。如此繁重的科學實驗任務把7名宇航員忙得不亦樂乎。從進入太空的第一刻到離開太空重返地球,7名宇航員沒有一刻空閒。

  進入太空的感覺就像“爬山登頂”

  1月16日,美國卡納維拉爾角39-A航天飛機發射臺。“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機長赫斯本德的道別話就一句:“上帝保祐我們好運!”值得一提的是,拉蒙特意帶了一幅逝者的作品———一名死於納粹德國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的猶太小男孩畫的畫。

  上午10時38分,發射倒計時最後一分鐘,宇航員們關上並且鎖緊太空服上的面罩,航天飛機升空前6秒鐘,主引擎點火,航天飛機前後搖晃了好幾英尺,讓裏面的宇航員有一種航天飛機可能會倒下的不安感覺。不過,宇航員們還來不及害怕,航天飛機就已經離開地球了。宇航員們説,航天飛機升空過程是一個“噪聲一片,嗖嗖移動,同時伴隨著劇烈的搖晃,感覺就像是火車在鐵軌上跑得過快”的樣子。不過,兩分鐘後,當航天飛機拋掉助推火箭之後,飛行感覺就變得平緩起來,此時航天飛機的速度非常快,宇航員們感受到的重力相當於正常重力的三倍。緊接著,也就是升空8分半鐘之後,主引擎關閉,“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進入了預定的軌道,此時,航天飛機飄浮在距離地球表面178英里左右的寂靜太空中。所有有過太空經驗的宇航員都異口同聲地説,這一刻真是太美了,那感覺就像是爬了半天的山,終於到了山頂。此時,“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正沿著軌道以17000英里的時速超高速運行。

  雙班倒的宇航員只能偷閒欣賞地球美景

  不過,“哥倫比亞”號上的7名宇航員還來不及更多體驗這種感受便緊張地忙碌起來。7名宇航員分成紅、藍兩個小組雙班倒———一班工作,一班睡覺(只有4張睡床,7個人也沒法同時睡覺)。紅色小組白天工作,藍色小組晚上工作。當然,白天和晚上的概念是以休斯敦當地時間來計算的,因為在“哥倫比亞”號運行的地球軌道上,太陽每90分鐘在航天飛機的舷窗前升起落下一次。此時,“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剛剛進入太空4個小時。紅色小組則開始啟動航天飛機上的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就安在航天飛機貨艙內,80項科學實驗中的59項將在這裡完成。對於沒有太空經歷的4名宇航員來説就更不容易了,儘管他們全都訓練有素,但在失重的環境中,這種找不到上下左右的感覺還是讓4名新人感到有些不舒適,甚至有些噁心。另外,許多感覺的東西還得適應,比如説睡覺的時候是飄在睡袋裏,洗漱上廁所都是麻煩的事,甚至連多次往返太空的宇航員也承認説,在太空中的真正感覺與地面訓練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為此,4名新人花了好幾天時間才真正適應失重的環境。正因為如此,所以在進入太空後的頭幾天,“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機組成員一直沒時間和心緒拍一張太空全家福。宇航員們的主要生活區位於“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中部,宇航員們吃、喝、拉、撒、睡、看家人發來的電子郵件全都在這裡進行。曾隨“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上過太空的宇航員羅納德帕萊斯描述説,航天飛機的生活區就跟“普通公寓的洗手間那麼大”,惟一不同的是,在地球上的空間有上有下,而在太空中所有的空間都可以充分地利用起來。在航天飛機上看到的景象真是太壯美了,“哥倫比亞”號運行的軌道是距離地球表面178英里,所以宇航員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蔚藍色的地球,而是奇異的地球景觀。

  一個接一個的實驗富有收穫

  在太空的第三天,宇航員們終於可以抽時間接受電視採訪了。機長赫斯本德告訴CNN記者説:“我們的各項工作終於全面運轉起來了!”宇航員克拉克説,航天飛機裏各種各樣的聲音讓她驚奇:“機艙裏各種各樣的東西飄起來,相互碰撞時發出悅耳的聲音如同交響樂。這樣的交響樂就是我們工作生活的背景音。”作為以色列第一個宇航員的拉蒙可不僅僅是一個象徵,他和所有的宇航員們一樣辛勤地忙碌著。除了和大家一起做科學實驗外,拉蒙還帶了一台攝像機,專拍地中海上空的沙塵。16天裏,羅尼和其他的科學家通過地面控制中心與“哥倫比亞”號上的宇航員們保持聯絡,結果取得了豐碩的實驗成果。羅尼充滿悲傷地告訴記者説,儘管一些實驗成果隨著航天飛機玉碎了,但大約有一半的實驗數據當時就已經下載下來,所以7名宇航員以生命換取的實驗並沒有白費。在太空的第6天,拉蒙用他的攝像機拍下了閃電的奇異現象,這在過去還從來沒有人做類似的實驗。拉蒙在與以色列總理沙龍進行電視電話通話的時候,舉起那張小小的畫用希伯來語説:“從太空看以色列,就像在世界地圖上看以色列一樣———很小但充滿生機。我們有偉大的人民,我們應該保持猶太文化遺産。”音樂成了喚醒宇航員的定時鬧鐘。在太空的第7天,喚醒宇航員的是《獅子王》的插曲。也就在這一天,宇航員們把航天飛機上最小的“乘客”———忙忙碌碌的螞蟻做窩和蜘蛛織網,蠶吐絲的音像傳回地球。紅色小組也不甘落後,他們培植癌細胞,檢查它們的生長情況。在太空的第8天,安德森和查烏拉進行火焰燃燒實驗。這種實驗科學家認為有助發現更好的燃料,可以減少汽車污染。這是五年來“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首度進行純科學實驗飛行。

  遭遇一點小小的麻煩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會一帆風順的,在16天的太空實驗中,宇航員們也遇到了不少的小麻煩。太空實驗室的空調壞了,宇航員們不得不從生活艙接過空調,保證實驗的進行。在做火焰燃燒實驗的時候,其中一個實驗艙發生泄漏,結果7名宇航員不得不花4個小時更換了實驗艙的重要部件。不過,地面控制中心認為,這次太空之旅進展順利,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意外。在太空的第9天,藍色小組被《加利弗尼亞旅館》的優美旋律驚醒了。為了確保火焰實驗的進行,航天飛機關掉了推進器,結果整個飛機在太空裏飄得厲害。在太空的第11天,一條小魚兒孵化出來,而一隻蠶寶寶則破繭而出。此時,忙著實驗的宇航員們都沒時間看美國最熱門的超級棒球大賽。不過,超級球迷麥庫爾還是讓家人告訴他比賽的結果。在太空的第12天,宇航員們打長途電話給太空長期住戶———國際空間站上的三名宇航員,拉蒙對三名宇航員説:“我真想能像你們一樣能在太空中呆更長的時間!”在太空的第14天,藍色小組被約翰列農的《想像》喚醒了。宇航員安德森驕傲地説:“我們在這裡進行的太空實驗偉大而有意義。我們7名宇航員在太空進行了奇妙的科學實驗。有些實驗在地球上需要花數年的時間,而在這裡卻只需相對短的時間就能完成。”

  高高興興準備回家

  在太空的第16天,也就是1月31日,宇航員們關閉了太空實驗室,因為所有的實驗已經順利完成,他們開始例行檢查輔助動力系統,開始為回家做準備了。佛羅裏達的天氣晴好,是個回家的好日子。8時15分,“哥倫比亞”號在完成了第255次繞地球飛行後點燃它的推進器,減速降下高度準備回家了。此時,航天飛機內的宇航員們能感覺到輕微地抖動,就像是地鐵離開站臺一樣。宇航員們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綁好安全帶。航天飛機的機頭對準地球大氣層,這一切都由電腦控制完成。航天飛機的舷窗外,明黃色的雲變成了白色,航天飛機機翼下的溫度高達華氏2800度。緊接著,他們飛過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向目的地佛羅裏達州飛去,最終融入得克薩斯州的藍天中。(徐冰川)

  進入專題報道《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

責編:辛梓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