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非洲》序曲:從使館看非洲(9)
——旅遊者、動植物的天堂馬達加斯加
央視國際 (2003年01月17日 09:08)
CCTV.com消息(記者鄭紅偉北京報道):非洲人民與中國人民的特殊感情,非洲神秘的動植物是遠隔重洋的我早有耳聞的,這些天對非洲使館的走訪,讓我對非洲有了更多了解,尤其在馬達加斯加大使館,我更體會到中非人民的特殊感情和非洲動植物的神秘。
|
|
|
馬達加斯加大使維克托 希科尼納先生在介紹他的國家 |
馬達加斯加駐我國大使維克托 希科尼納先生接待了我們,同我們走訪過的非洲國家一樣,馬達加斯加大使對《走進非洲》大型電視專題片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期待,還提供給我們大量關於馬達加斯加的信息和外交服務。
大使:我父親是中國人
談過嚴肅的工作後,大使先生摘下眼鏡,講起他自己。他的自我介紹實在是讓我們都沒有想到。
|
|
|
大使先生辦公室一角 |
大使先生説:“我的血液裏流著中國人的血。”他沒等翻譯,馬上操著廣東腔對我們説:“我父親是廣東人啦。”
大使先生笑著繼續説:“我父親在一百多年前來到馬達加斯加,然後認識了我的母親。我是華裔。”説完,他再次對我們笑了笑。
中國人帶給馬達加斯加很多
一百多年前,許許多多中國勞工來到馬達加斯加,他們把中國的農業技術,中國的農作物帶到馬達加斯加。用大使先生的話説:“很多西方國家在馬達加斯加只知道賺錢,他們離開的時候,留下的好東西很少。而中國人留給我們的太多了,中國人的痕跡在馬達加斯加無處不在。”
大使先生掰著手指告訴我們,馬達加斯加國內只有一條鐵路,那就是中國人建造的。
馬達加斯加有大片的華人公墓,那都是長眠在馬達加斯加的為我們建設發展付出過艱辛的華人。現在,他們仍受到人民紀念。
在馬達加斯加,到處都是荔枝和龍眼樹,那是華人帶來的。大使先生説:“你們也知道,荔枝、龍眼味道很好,人們走到哪都吃。上百年來,吐在地上不知有多少籽,它們又長出了新的果樹,所以,現在馬達加斯加到處都是荔枝和龍眼樹,每個角落都是。
馬達加斯加多種地貌、風光無限
馬達加斯加是旅遊者的天堂,因為那裏地跨熱帶溫帶,有高山,有沙漠,有熱帶雨林。多類地貌,多類溫差使馬達加斯加成了一座濃縮各地美景的花園。
馬達加斯加島是世界第四大島,馬島中部是高原,有一個中央高山山脈——好茨高原(Hauts Plateaux),這座高原佔有了馬島超過一半以上的面積,並且是造成東海岸與西海岸氣候、自然風景明顯不同的主要原因:馬達加斯加東海岸的狹窄低地是大面積地稠密的雨林覆蓋,而西海岸的地貌大部分是熱帶草原。
馬達加斯加是動植物天堂
馬島的南端是半沙漠化地帶,生長著很多仙人掌林,還有著名的食人花。
“呵呵,不過你們不要害怕,‘食人花’的名字很可怕,可實際上,它們只是一般的食蟲植物。連大些的動物也吃不了。”大使先生告訴我們,馬島的動植物品種非常多,而且非常獨特。除了食人花,仙人掌林這些植物,馬還有三千多種美麗的蝴蝶,可愛的狐猴,樹懶、變色龍這些特殊物種。它們都在馬島上,很多科學家到這裡,就是為了看看這些特殊物種。
“這就是馬達加斯加,你們到那裏會覺得格外親切,又會感到神秘。”大使先生最後説,“把我的國家告訴所有中國人民吧。”>>走進更多國家
【背景介紹 馬達加斯加】
國名:馬達加斯加民主共和國(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Madagasca)
國歌:《啊,我們親愛的祖國》
面積:627000平方千米
人口:1580萬(1997年)
民族:馬達加斯加人佔 98%,分屬 18個部族。
宗教:多數人信奉原始宗教、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
語言:法語為官方語言,民間通行馬達加斯加語。
首都:塔那那利佛
風俗:馬達加斯加人的房屋與非洲大陸的房屋迎然不同,卻與東南亞各族人民的房屋極其相似。現代城市的建築在許多方面繼承了傳統的建築形式,地基很高,房頂又高又尖。在馬達加斯加,人們對牛有著一種特殊的,近乎狂熱的崇拜。牛為財富的標誌。牛頭為國家的象徵。
禁忌和禮儀:馬達加斯加人尊重老人,在許多社會機構中,管理人員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他們認為,人的年紀越大,涉世就越深,就越有智慧。人們對外國朋友十分友好,見面流行握手禮。在馬達加斯加的馬路上,如果汽車與牛群相遇,汽車必須讓道于牛群。“不得無故傷害牛”是該國人人都遵守的信條。
與我國的外交關係:1972年11月6日中馬建交
責編: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