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專稿]著名素質教育專家魏書生網上談教育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1日 22:38)
央視國際網絡消息:十六大召開期間,很多網友登陸我們的網站,關心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問題。一位網友留言:現在中小學都在大談素質教育,怎樣的教育才是素質教育?面對網友的問題,十六大代表、遼寧省盤錦市教育局長、著名素質教育專家魏書生在11月11日晚8:00與網友進行了在線交流。
怎樣理解素質教育?
【why009】引進國外的教育方法就是中國的素質教育嗎?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我覺得看引進國外的什麼教育方法,比如説咱們國家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孔夫子提到:因材施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寓教于樂。孔夫子提倡的啟髮式這些教育方法真的有利於學生素質的提高。當然,國外的科學的教育方法,如果我們沒有也應該引進。
【長征三號003】教書育人最終目的是什麼?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我覺得育人的最終目的是使人朝著人心靈深處真、善、美的願望,向著社會所需要的方向發展,所以它的目的是實現兩個發展:第一,人的發展,第二,人的發展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把兩者統一起來,我覺得這是教書育人的目的。
【pipiboy1】怎樣理解“人性化”教育?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我個人理解人性化的教育,就是首先把人看作一個宏大的世界,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江河山川、花鳥草蟲、階級政黨、日月星辰、真善美、假惡醜,人性化的教育就是把人內心深處那些符合人性的、真善美的、積極、昂揚、向上、樂觀、自信、勤勞、善良、勇敢、智慧這些種子使其萌發、使其發芽、長大、舒枝、展葉、越長越高,越長越大。最後使人成為一個大寫的“人”,我理解這就是人性化的教育。
【pipiboy1】校服磨滅學生人性的發展,對嗎?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我覺得現階段還不能這樣看。15年以前我到香港參加他們的校長座談會,我也談到了我管理學校的一些做法,也談到對校服的不同看法,我想聽聽香港校長的意見。當時一位校長説,我是最晚讓學生統一校服的一所學校的校長,我當時也覺得校服磨滅了學生的個性。但到後來呢,這位校長講,他還是覺得學生在共性的前提下發展自己的個性,在統一要求的前提下發展自己的特殊性,更有利於學校的教育。這實際上又涉及到我剛到這兒回答的問題,教育的目的是使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統一起來,當我們現階段的社會大部分學校都覺得穿上校服孩子們會更自律、更有凝聚力,行動更統一,紀律更嚴明,這種情況下,學生適應學校的需要好像對個人的發展,好處多於弊端。更何況學生回家之後離開學校可以穿自己喜歡的色彩斑斕的衣服。但就總體而言,除了藝術學校的學生,一般的中小學生在衣服的樣式色彩上,興趣單一些、用的腦筋少一些,不會有什麼壞處。
教育應該從基礎抓起
【瀘州的老窖】魏老師,您到過不少地方,中國各地中小學教育的大體情況怎樣的?對於國際上來説,我國的中小學教育還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階段?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我覺得中國各地中小學教育,這些年進步很快,以九年義務教育而言普及的地區越來越廣泛,貧困地區也比15、16年以前普及率高得多。那麼就質量而言,我覺得咱們國家中小學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在國際上算是很強的,特別是讀、寫、算能力,我們國家用佔世界1%的教育經費培養了佔世界18%的學生,能取得這樣的效果,確實是來之不易,廣大教師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當然咱們的孩子動手能力相對發達國家差一些,但這些能力總體受到經濟的制約。比如,初中三年,我國學生物理試驗只有19項,有的學校還不具備全都做完的條件,而同期德國學生有240多項試驗,隨著我國生産力的發展,教育投入的增加,學生動手的條件會越來越完備。我國現在人均GDP才1000美元,而美國超過3萬美元,德國也在3萬以上,我們在這樣一個生産力水平上,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我有話要説!】現在,全國上下都重視教育,可是把目光放在高校,基礎教育還是一個薄弱環節,特別是在農村,校舍都成問題。希望代表們能對基礎教育給以理性的重視,不要搞運動式重視,長期重視。雖然基礎教育不能在短期內見效,可它是教育的基礎啊!您覺得呢?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我也覺得這位網友提得切中實際,教育應該從基礎抓起,排列順序應該是幼、小、中、大,而不應該倒過來。但當國家在經濟上不能全面兼顧的時候,有時會重點發展高等教育,因為高等教育數量少、抓一些重點學科,見效也能快一些,基礎教育國家説過是重中之重,以前説“普九”的責任在地方,去年國務院召開的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提出教師工資由縣統籌,這樣將會從根本上解決拖欠農村教師工資的問題,縣統籌要有一個過渡時期,度過了這段困難期,中國的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會出現更好的局面。
【瀘州的老窖】怎樣才能使我國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更好地接軌呢?現在雖然都在説提倡素質教育,但是有多少做到了呢?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國家正在進行高考改革,考試的改革如果注重考察學生的能力、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再注意考察學生健康的心理,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那將會有助於中學素質教育的推進。高考正在朝著這些方向去努力,當然要達到人們所期待的水平還需要一段時間。
【小鄭0075】我想問您一下,您認為高考擴招對中學教育有何影響?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我覺得高考擴招至少促進了普通高中的發展。1998年高考錄取108萬,今年達到290萬,使得學生讀普通高中的積極性提高了;另一方面,職業技術學院面向職業高中招生,也促進了職業高中的發展,總體高考擴招還是提高了中學高中階段的升學率。就大的方面而言,有利於孩子素質的提高,但也不能排除個別孩子由於壓力減緩個別方面素質下降的可能性。
【央視國際十六大記者】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到,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必須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那麼代表們在討論中對此有沒有提出具體措施?請魏老師來談談。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咱們國家這幾年對教育的投入確實增長很快,每年教育經費的增長超過了同年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去年教育經費超過了4000億人民幣,可見對教育投入的力度真的很大。去年第一次教育投入超過了GDP的3%,達到了3.16。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這次十六大報告又提出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一是“必須”,一是“優先”,所以可以肯定,十六大之後,黨和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力度還會加大。咱們提出要爭取達到GDP的4%。教育中一些不盡人意的狀況會得到改變,教師地位會相對提高,辦學條件會越來越好,教育會越來越適應人民群眾的需要和經濟發展的需要。
調動學生積極性 一靠民主二靠科學
【xuemu2】魏老師你好,你説: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應該具備進入學生心靈的本領,這個本領是怎麼才能具備?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我個人覺得對學生心靈世界的全面的理解,和比較深層次的把握,經常用自己的心態和學生的心態去比較,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或把學生放在自己的角度,這樣去思考問題,於是,自己的心和學生的心就最大限度的統一起來。
【開往春天的地鐵82】我覺得中小學的,尤其是中學階段的思想政治課之類,可以由老師舉個實際的例子,大家討論,最後老師總結。老師就不要在那裏讀課文了。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這個建議很好。實際上還是小學以具體的例子為教材,然後大家討論,加深理解、加深認識比較合適。讀課文還是不對的,系統的政治學知識,系統的哲學、政治經濟學知識,老師也不應該用讀課文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也應該把它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得更緊密一些,講得更生動動、形象一些,使學生更喜愛思想政治課。實際上,思想政治課是離學生的生活、心靈很近的一門課,如果講得適合學生的需要,學生一定會很歡迎。如果只是讀課文、空洞地喊口號,空洞地講概念,真的會把這門課變成討厭的課。
【juan110zi】魏老師:作為您的同行我的確很佩服您,您能談一下怎樣調動學生積極性嗎?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我在外地上課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辦法一般都是和學生商量,把教學目標確定得比較明確、具體,然後學生能做的事老師不去做,比如我最近幾年在外地上課,板書都不是自己去寫,都是請所上班的學生推薦他們班寫字最好的同學,或最願意發言的同學去寫,也有時候請他們推薦最不願意發言的同學去寫,這樣學生不由自主地就變得活躍一些。學習目標一旦確定,讓學生自己去學習,並且規定比較具體的時間,讓學生不是被動地聽老師講解,而是主動地接近老師,幫助他們選定學習目標。他們的積極性也會高一些,還有在課堂上搞一些學習比賽、背誦比賽、朗讀比賽、寫字比賽,這樣也使學生的積極性高一些,這是我在外地上課的一些辦法。我對自己班的學生,調動他積極性的辦法就是我過去經常説的:一靠民主、二靠科學。民主有四個層次:1、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2、建立互助的師生關係,3、發展學生的人性和個性,4、決策過程要多商量。科學三個層次:1、建立計劃系統,2、建立監督檢查系統,3、建立總結反饋系統。三個系統互為因果,互為條件,互相制約,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tjzy77】學生的自學能力如何培養呢?做為教師我深知這一點的重要。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短而言之,自學是一個技術層面上的問題,比如説上一節課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目標明確、激發他的信心,在規定具體的時間,掀起一個競賽的氛圍,這個基本能做到一堂課。就長而言之,培養自學能力是一項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就要建立計劃系統、監督檢查系統、總結反饋系統,形成一個自學的體系,管理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學生形成了自己定計劃的習慣,自己留作業的習慣,自己制定復習計劃的習慣,自己做習題的習慣,自己出考試題的習慣,也有自己批改試卷的習慣。有了這些習慣能力逐漸就形成了作業不是做給誰看,是自己檢查自己。辦法多了,互相制約、互相檢查,老師抽查等等。
【我有話要説!】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您總是以商量的姿態來面對學生、徵求學生的意見。對於學生的想法和意見您一般都如何處理和對待呢?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比如我在外地上課,師生問好之後,大家站著然後我徵求同學們的意見説:我們班學生每天問好之後都要口頭作文,大家願意不願意做這件事?願意做老師高興,不願意做老師也高興,但也一種情況老師不高興,大家明明心裏不願意,為了看老師臉色滿勉強説願意,或者明明自己願意口頭作文,看別人不願意也不敢説自己願意,這樣就不是説心裏話,師生之間就不好商量問題了。所以用談心的方式跟學生商量,學生很容易實實在在的談自己的看法。又比如:留什麼作業?怎樣留作業?跟不同的學生商量留不同的作業,講知識難點的時候跟同學們商量是由優秀的學生來講、還是由老師來講?講新課的時候,跟學生商量後進的學生可以不聽課,而按照自己的學習目標去完成自己的作業,這樣大量的問題都可以用跟學生商量的辦法去解決。於是,學生就能夠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高高興興的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去學習。大事做不來,小事趕快做,在做實事中增強自信心,盡到生存的責任,享受到生活的快樂。
【溜問央】現在報紙上常報道一些中小學生離家出走、自殺等現象,您覺得是不是現在的學生心理太脆弱?責任究竟在誰呢?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我覺得有些學生心理有脆弱的一面,這是肯定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的責任可能是在社會的不良方法,對他壓力太大;有的是在家庭,有的也會是感覺學校的壓力太大而出走,但是這個比例不知道有沒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客觀的比較,比如説現在學生每萬人和十年前和二十年前出走的是多了還是少了?再比如,和世界上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同年齡的孩子每十萬人出走的比例咱們是多還是少?如果沒有這些橫向和縱向的比較,比如某個城市的三、兩個孩子離家出走,於是上百家報紙爭相報道,很難説清問題的程度和性質。
【我有話要説!】今年秋季的開學,全國33個國家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已先後在小學一年級至三年級開設新課程——《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據介紹這門新課程不像以前上思品課只是單純意義上的思想教育,而是注重知行結合。那麼開設這門新課程有哪些實際的意義呢?它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哪些切實的作用?
【gdhzlc】魏老師,你教學上的一套做法大家普遍認為很好,但在操作上卻難以學到,你認為你的教學方式、方法能普遍推廣嗎?能用簡單幾個字概括你推崇的教學理念嗎?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能用簡單幾個字概括我推崇的教育理念:一靠民主、二靠科學。我覺得也可以普遍推廣,但不要在具體方法上全都像我一樣,每位老師都應該發揮自己的特長,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用民主和科學的理念創造更好的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學能力的方法。
師範生應主動適應社會 中專教育不能丟
【juan110zi】作為師範生應培養什麼能力更好適應學校需要?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我個人覺得,應該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意識到我們現在生存的社會正在迅速的進步,而我們屬於比較幸運的一代人,對社會少一些挑剔,指責和埋怨。多想一些自己的幸運,然後多負一些責任。再一個能力是適應自己學生的能力,一個人不是要求學生適應自己,而是當老師的千方百計的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性格的學生,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一旦這麼去思考問題,作為一個師範畢業生剛參加工作的教師,就很容易受學生的歡迎。再一個能力就是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了解—所教學科,在自己教的學科能夠把厚書讀薄的能力和把薄書讀厚的能力,這樣對你所教那個學科,你既能出得來,也能進得去。相對來説學生跟著咱們學,就能學得效率高一些。少走彎路,興趣濃一些。
【我是搬運工】能不能把中專學校給去掉,我是上中專的,現在的中專學校實在是誤人子弟,浪費時間,金錢。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中專是許多國家都辦的一種職業教育的模式,也是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一種教育模式,我們國家不僅要培養各級各類高級技術人才、管理人才、藝術家,同時社會也需要中等層次技術人才和操作層面上的技術人才。絕大部分中專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的人才,但也不能排除極個別的中專學校有的班級有的專業管理不嚴格,存在誤人子弟的現象。這就要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強化對這所學校的管理,以對得起奔我們學校來的學生們。
【ldq14】魏老師:你好!我國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不勝數。但是有一些大學生並不見得如何.就教師隊伍來説,很多人都説:現在的大學生,不如以前的中師生.請問魏老師有這樣的看法嗎?是不是師範教育在倒退?
【十六大代表魏書生】現在的大學生總體還是會超過以前的中師生,原因是他們的教材、他們接觸的教育手段、他們面對現在廣闊的社會現實、面對迅速增長的信息量,都使他們的思維要比以前的中師生活躍得多,知識面要比以前的中師生開闊得多,但也不能排除個別大學生由於學習不努力不如當年中師生勤奮刻苦的現象出現。另一方面,我們高校增長得確實是太快了,1980年,我們招生才28萬,今年就達到298萬,這個數字比當年的大學和中專的總和還多得多,當然也就會有個別大學生不如中師生的現象出現。
責編: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