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恩事件”:必須與學術造假較真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30日 16:09)
新華網9月30日電:舍恩栽了,而此前這位年僅32歲的學者曾一度是全球物理學家艷羨的對象。這位曾供職于貝爾實驗室的年輕學者,短短兩年多內“放衛星”般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頻頻發表重要論文,一些成果甚至被認為對計算機未來發展具有“突破性”的意義。在一些人眼中,舍恩正在通往諾貝爾獎的道路上“狂奔”。
然而誰能想到,支撐這一切的竟然都是虛假的實驗數據呢?美國一個獨立的專家小組經過長達4個月的調查,認定舍恩至少在16篇論文中造了假。該小組25日公佈的報告説,舍恩從事了“確鑿的、明顯的”科學不正當行為。舍恩現在已被貝爾實驗室掃地出門,一顆國際“學術衛星”至此轟然隕落。
“舍恩事件”是國際科技界近年來罕見的學術造假案例,它再次證明,科學不正當行為,或者説學術腐敗,是一種世界性的現象。舍恩“開花結果”的貝爾實驗室學術傳統深厚,與其合作的研究人員多達20多名,在《科學》、《自然》等雜誌上發表論文,也要經過堪稱最嚴格的同行評議的審核。舍恩的一路通行無阻,向人們展示了根治“學術造假病”的難度。
正如一些專家指出的,想完全杜絕學術造假幾乎不太可能。美國《科學》雜誌今年7月曾就舍恩受到調查一事發表社論認為,再嚴格的論文評審程序,也永遠無法對“聰明的造假”做到完全“免疫”。完善同行評議、合作研究等制度、加強對科研從業人員的道德教育,固然可以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但要有效防止“學術造假病”的蔓延,同樣需要強有力的懲治措施。
完全杜絕學術造假的確非常困難,但這絕不應該成為對其不聞不問的理由。消除學術造假現象,不能只靠科學界和科學家本身的自律,還必須要有完善的法律手段作保障。對待學術造假,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無情”。
在“舍恩事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貝爾實驗室的較真態度,這同國內一些院校處理學術造假遮遮掩掩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舍恩是這家老牌實驗室77年曆史上查出的第一位造假者,毀了幾代科學家創下的良好聲譽,但貝爾實驗室在接到投訴後不避“家醜”,不怕丟面子,認真面對同行的質疑,將外單位專家請來調查,並在得出結果後毫不留情地“清理門戶”——即使是“學術新星”也不例外。
無獨有偶,今年7月,另一家美國著名研究機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也曾開除一位研究人員,理由是他參與捏造了“發現”兩種超重元素的實驗數據。
美國今年接連有學術造假行為曝光,但無一例外都進行了認真有力的懲處,其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鑒。如果説“舍恩造假事件”給對我國學術界帶來什麼啟示的話,那就是:必須與學術造假較真。
責編:李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