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韓故城發現戰國晚期至西漢大型制陶遺址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20日 14:11)
新華網消息:繼日前發現全國最大最多的車馬坑群後,河南省新鄭鄭韓故城考古又獲重大發現。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新鄭工作站站長、副研究員馬俊才告訴記者:故城內發現一處戰國晚期至西漢初期的大型制陶遺址,其規模和完好程度全國罕見。
鄭韓故城是春秋時期鄭國和戰國時期韓國先後建都的都城遺存,位於新鄭市城關附近的雙洎河與黃水河交匯處,東西長約5000米,南北寬約4500米,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的古城墻也是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
這次發現的大型制陶遺址位於新鄭市東北部一處殘缺的鄭韓古城墻內側,沿城呈西北-東南走向,遺址自西向東分為生活區、作坊區和燒造區三個區域,規模極為龐大,佔地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據文物考古工作者介紹,現在遺址全貌已經探清,並已經發掘3000平方米。從目前的挖掘情況看,這裡很可能是考古工作者尋找已久的韓國官方制陶遺址。專家判斷,附近還應當有成品區和廢品區。
這處屬戰國晚期至西漢初期的大型制陶遺址,距今約2300年。由於地理位置偏僻,整個遺址保存的相當完好。在燒造區內,3個大型燒窯深埋于地下,窯穴最深的達3米多。考古人員介紹説,這三個燒窯形態各異,互不相同,應當是分屬於不同時期的。在陶制的井口周圍,還出土了陶制的完備排水系統。陶制的管道排列整齊,縱橫交錯,其中主管道是方型,分管道是圓型。每隔一段,方型主管道上就設有明渠。馬站長説,這是古人為了清理污物方便而設的,作用類似于現在的窨井。
專家説,陶製品在古代是日常生活必需品,關係著國計民生,對考古研究極具價值。該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戰國後期至西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人民生活狀況意義十分重大。而且,該制陶遺址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保存的完好程度上,都是我國考古史上所罕見的。
責編: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