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技新聞


投入科學的懷抱--霍金演講掀起學子探索科學真諦熱潮  
08月15日 20:40

    “我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仍自以為無限空間之王。”哈姆雷特幾百年前的吟唱,被史蒂芬霍金詩意地濃縮于他的學説和思想,隨同他的演講和科普新著,帶給中國的學子對空間的無限遐想和對科學的無限追求。

    今天中午,聆聽語言合成器發出的聲音,3000學子在浙江大學跟隨這位“在頭腦中思索黑洞”的科學巨人一起仰望天空、思索宇宙,感受物理學科的無窮魅力,分享《果殼中的宇宙》裏描述的“膜的新奇世界”。

    17年前,因為一場肺炎而進行的穿氣管手術,這位飽受盧伽雷病(即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至今仍是醫學界的不治之症)困擾的科學大師再也無法用自己的聲音表述他的思想。借助3個手指操縱按鈕輸入要説的話,再經由語言合成器發出聲音,今天的演講,就是採用這樣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方式進行。

    “當我告訴他,他的中國之行將可以幫助中國的青年人更好地了解基礎科學的重要性,並可能對推動中國科技的發展産生幫助時,霍金愉快地答應了邀請。”霍金20多年的老朋友,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回憶説。

    在輪椅上的30多年,縱使遭受再大的病痛困擾,霍金也從沒有停止過對宇宙的思考。同時,他也從未停止過科學的推廣和普及。“他一直在思索如何用通俗的方式讓所有的人都能了解宇宙的無窮奧秘”,霍金的偉大科普著作《時間簡史》的中文譯者吳忠超説。作為一本寫給大眾看的科普讀物,《時間簡史》首版至今14年來,被翻譯成40種文字,暢銷1000萬冊,把理論物理科學帶進了全球的千家萬戶,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普讀物。

    就在他來到中國之際,另一本圖文並茂的科普新作──《果殼中的宇宙》正以英文、中文等十幾種文字在全世界同步發行,再次把我們帶到理論物理的最前沿。他在書中寫道:“我願意和中國讀者分享對黑洞和宇宙學中最近發現的激動。”

    “相比做科學研究,推行科普對於一位科學家來説不會有絲毫的省力。”世界數學領域最高獎“菲爾茲”獎的獲得者丘成桐評價説,對霍金這樣一個看書必須依賴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後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的人來説,完成一部科普著作的難度更是可想而知。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創造生命奇跡的最偉大的宇宙終極奧秘探索者,如今卻還在用他獨有的、平均一分鐘十個單詞的艱難輸入方式為青少年撰寫一本適合他們閱讀的《時間簡史》。

    霍金的到來,為杭州這座曾經孕育了無數科學家和思想家的中國南方城市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科學風暴。在杭州大大小小的書店,《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成為最暢銷的科普書籍,霍金和他的理論成為大街小巷討論最多的話題,而他和與他同行的科學家最近在杭州的學術和科普活動也成為當地媒體最為關注的焦點。在霍金舉辦公眾演講和授予他名譽教授一職的浙江大學,全體師生更是以最為熱烈的方式歡迎這位致力於科普的國際大師的到來。對於霍金的每一次艱難的微笑,簡潔而智慧的回答和幽默精妙的演説,都回應以最最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霍金將他的中國之行和此次公眾演講稱為他“神聖的義務”。 而霍金的到來,正如他所期望的,在浙江大學掀起了一股從未有過的探求科學真諦的精神和熱潮。

    在公眾演講的前一週,2000名浙大學子漏夜排隊,校方的贈票在5分鐘內被有秩序地領取一空。為了滿足更多學子的要求,原計劃在新成立的永謙數學中心報告廳舉辦的演講被轉移到擁有更多座位的邵逸夫體育館進行。即使是在暑假,仍然有學生從四面八方趕回來。5000名學子從淩晨5點開始等待第二次的贈票,領票的隊伍將學校活動中心裏裏外外整整圍了3圈。

    儘管霍金的演講主題是圍繞他的學術觀點展開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很好的理解,儘管這場艱難的報告一直持續到了下午近1點,但3000多人的會場直到演講結束之時仍然座無虛席,人們用長達5分鐘的熱烈掌聲來感謝霍金為推廣科學的普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他推動各種文化的人們樹立科學的觀念,投入科學的懷抱。”浙江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説,“霍金的到來和演講,必將對這所學校,和在所有聆聽演講的學生心中留下永恒不滅的印象。並將指導青年學子的成長,激發他們探求真理、獻身科學的精神!”新華社記者 張樂



責編:趙國臣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