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技新聞


【教育】後續:搜索隊今抵希峰大本營 北大登山隊遇雪崩詳情敘述  
08月14日 13:39


    
■上圖為雪崩資料照片■左圖箭頭所指為登山路線


    北京青年報消息:8月7日,北京大學登山隊5名隊員在攀登希夏邦馬峰西峰頂峰的過程中,遭遇雪崩,兩人遇難,三人失蹤。他們是:林禮清(數學系98本)、雷宇(電子係98本)、楊磊(數學系99本)、盧臻(力學系00本)、張興柏(政管係00本)。

    
“8月3日前一切都好”


    海拔7292米的希夏邦馬西峰位於西藏聶拉木境內,北大登山隊共有15名隊員參加此次攀登活動,12名男隊員3名女隊員,其中擁有攀登3座山峰以上經驗的隊員4名,攀登2座山峰經驗的隊員1名,攀登1座山峰經驗的隊員3名,無攀登經驗的隊員7名。

    登山隊和科考隊的隊員一起于7月13日從北京出發,于7月17日晚22點左右到達拉薩,此後登山隊和科考隊分開,各自獨立活動。科考隊在定日縣和珠峰自然保護區展開社會調查,目前他們正在返回北京的途中。

    7月24日,登山隊建立了大本營。此後按照攀登計劃展開活動,預計8月20日結束攀登,21日撤至大本營。

    一直到8月2日,天氣狀況良好,登山隊將登山路線修到了海拔6600米,建立了一號營地和二號營地,並且將物資運送完畢。

    
“海拔6700米處發現遺體”


    8月12日下午,返回拉薩的兩名隊員向西藏登山協會通報了消息,並與北京取得溝通。西藏登山隊當即成立救援隊。

    由於北大登山隊進山時沒有帶海事衛星電話,所以,直到兩位學生回到拉薩,各方才了解了山裏的大致情況。

    從8月3日起,天氣狀況一直不穩定,降水開始增多,全體隊員下撤到大本營休整,隊員分成ABC三組,A組負責修路和突擊頂峰的任務。

    8月5日,A組建立三號營地(6600米),B組上二號營地。

    8月6日,A組往上修路到達6700米,B組早起運輸物資至三號營地,他們遇上了因霧推遲出發的A組,B組撤回二號營地,當晚,兩個組之間一直保持聯絡。

    8月7日,上午11點,B組通過步話機與A組聯絡,得知A組正在6700米以上修路,到達兩塊大石頭的位置。此後聯絡中斷,到傍晚仍未聯絡上。

    8月8日,B組四人前往三號營地,到達時能見度不好,於是在三號營地等候。到晚上8點仍未見A組隊員返回,於是上山尋找,一個半小時後,搜索未果返回。這天夜裏,B組在三號營地輪值等待,他們徹夜沒有關閉頭燈,期望著能給A組的隊員引路,但A組一夜沒有消息。

    8月9日,由於與下面營地聯絡不暢,B組派兩個人下山報信,另外兩個人上山搜尋。在通往頂峰的路上,大約海拔6700米以上的位置,發現兩名隊員的遺體,在兩塊巨石下面,發現有大規模雪崩的痕跡。沒有發現其他的生還者。

    下午6點返回三號營地,並商議決定向外界報信並尋求幫助。

    8月10日,人員撤回大本營。

    向北京通報消息的兩名隊員是李蘭(女)和岳斌,他們趕到拉薩時已經是8月12日。

    目前,大本營有7名隊員在留守,據前方消息,大家情緒比較穩定,正做善後工作的準備。

    
“明後天家屬將抵拉薩”


    昨天下午兩點,由西藏登山隊4名隊員和西藏登山培訓中心的3名隊員組成的搜索隊已經出發。預計,他們今天到達大本營,明天趕到海拔5600米的前進營地,他們將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出事地點。西藏隊的四名隊員丹真多傑、大齊米、小齊米和加措都有著豐富的高山經驗。

    跟隨他們進山的還有出來通報消息的兩名北大隊員。據他們介紹,山裏這幾天下了很多雪,能否順利進山,抵達出事地點,還要看山裏的天氣情況。

    明後天,遇難者家屬將陸續到達拉薩,家屬是否到達大本營,要根據他們的身體情況和具體要求,再作進一步安排。

    昨天下午,中國登山協會交流部部長王勇峰和中國登山隊教練羅申也從北京出發,前往西峰搜尋和處理相關事宜。王勇峰曾經在2000年指揮了青海玉珠峰的山難救援。(王灝錚) 

    ■登山資料

     ■位置

    希夏邦馬西峰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位於主脊線偏北10公里,呈東南西北走向的枯崗日山脈的東南部,地處東經85.7度、北瑋28.8度,位於希夏幫馬峰(8012米)的西側,東南距珠穆朗瑪峰120公里。

    ■地形及攀登路線

    西峰山體呈金字塔形,路線明顯,5400米至5800米是從希夏邦馬大冰鬥延伸出來的野博康加勒冰川。大本營設在5400米的冰川末端,中間設立3個高山營地。一號營地5800米,二號營地6100米,三號營地6600米。沿冰川側嵴到達5800米的一號營地,然後右拐進入西峰的冰鬥冰川,在冰川上6100米處設立二號營地。前行到達6600米的鞍部,設立三號營地。從三號營地往上是坡度約30度的大雪坡,沿雪坡衝頂。

    ■雪崩

    凡是在陡峭的山坡上不斷聚集的積雪,因本身的重量不斷增加或因地震等因素而失去平衡導致崩塌、滑落的現象,稱為雪崩。伴隨而來的是巨大的轟鳴聲。一般小型雪崩一次也可能崩塌下來幾十噸,乃至上百噸的冰雪,大型雪崩可能崩塌下來十幾萬噸的冰雪,其破壞力之大可見一斑。

    判斷冰雪地形中有沒有雪崩發生的可能,是比較困難的工作。一般講,雪崩經常發生的地方都具備從上而下的雪崩槽,其槽下有雪崩的堆積物。有這種顯示特徵的地區稱為雪崩區。登山者在選擇登山路線時最好避開這種地區。

    ■重大雪崩記錄

    ※ 1916年12月16日,在阿爾卑斯戰區發生的雪崩吞噬了6000多士兵。根據德國雜誌《登山者》的統計,在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白色的死神”——就是雪崩,奪去生命的就有6萬人左右。

    ※ 1990年7月13日18點20分,前蘇聯境內的帕米爾山脈列寧峰因地震而發生大面積雪崩,使設在5300米的登山隊營地被吞沒,至少43名登山隊員喪生。

    ※ 1991年1月4日,中日聯合登山隊17名隊員在攀登梅裏雪山時,遭遇巨大雪崩不幸罹難。梅裏山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登山界所遇人員損失最多的一次山難。1998年7月,由於冰川流動和推移,當年失蹤隊員的部分遺骸遺物被發現。



責編:曲歌 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新聞
【教育】北大登山隊隊員2人遇難3人失蹤 失蹤者生還可能性不大(08月14日 11:08)
北大登山隊遭遇雪崩 2人遇難3人失蹤(08月14日 04:58)
【高考】北京雙胞胎姐妹考上清華北大 學費讓父母最擔憂(08月14日 09:58)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