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技新聞


【教育】“妖幻之風”刮進少兒圖書市場 誰來替孩子們把關  
08月03日 13:24

    暑期已至,少兒圖書市場的“妖幻之風”愈刮愈烈。繼《哈裏波特》之後,“雞皮疙瘩”系列叢書、《幽靈街》系列、“妖湖怪談”系列、“恐怖俱樂部”系列、“達倫山”系列等恐怖、驚險、刺激的兒童幻想類小説再次火爆市場。

     “黑夜中閃現的幽靈,身後出奇不意的綠手,面具下魔鬼猙獰的臉……”這類圖書營造出一個個超越現實的神話、科幻藝術世界,創造出挑戰孩子們想像力極限的情景和經歷。

     其中的“雞皮疙瘩”系列曾被譯為31種文字、創吉尼斯世界暢銷書之最,其作者R.L.斯坦在序言中提出的目標是“把孩子們拉回書本”。如今,當書中的妖魔鬼怪真的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後,這類書的魔力卻受到了社會各方的質疑。

     在採訪中筆者看到,“妖魔鬼怪”的確使不少小讀者的視線離開電視、網絡、遊戲,再次回到了書本。學校、家裏、公車、路上不時可見捧著“雞皮疙瘩”或“湖妖怪談”的中小學生,甚至一些青年也沉迷其中。

     各地書店大都出現“妖幻小説”的熱賣現象。北京西單圖書大廈等書店開闢了專架。在王府井書店,很多孩子們圍站在專架邊讀得津津有味,不少孩子當場要求父母購買。參加北京英語夏令營的初二學生王亮説:“我們就喜歡驚險刺激的故事,跟科幻片差不多,這書特有意思!”北京、上海、溫州等城市媒體紛紛驚嘆,少兒圖書再掀閱讀熱潮,“妖幻小説可能引領閱讀新時尚”。

     然而,不少喜歡讓孩子多讀書的父母卻對這次的閱讀熱潮表示了擔憂。北京的陳先生堅持不肯給女兒買第二本“雞皮疙瘩”,因為11歲的女兒在看過《遠離地下室》後夜夜不敢獨自上廁所,卻又天天吵著要買全套“雞皮疙瘩”。

     一位兒童心理學專家指出,“雞皮疙瘩”一類的小説有意將恐怖世界引入現實生活,容易使孩子對日常生活産生恐怖記憶,並不利於孩子成長。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王泉根教授則説,這類恐怖小説的背景多是墳墓、死亡、幽靈、怪物,孩子一旦喜歡上,將使兒童産生心理障礙和精神障礙,造成“閱讀緊張”,開卷並非有益。

     與此相反,出版“雞皮疙瘩”系列的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説,這類書“張揚人類的幻想能力,而兒童文學的本質就是幻想”,因此是適合當代青少年閱讀特點的。

     兒童文學評論家金波、彭懿認為,兒童心理成長成熟需要磨礪,閱讀這類幻想小説可以使孩子勇於面對挫折和驚險,增加膽識和應變力。

     接力出版社李先生的説法很有意思:“以前兒童圖書市場不景氣,孩子們要麼無書可讀,要麼無興趣去讀。那都是因為兒童書籍‘甜品’太多,總是溫情、甜蜜的童話,不具備多種元素。而‘雞皮疙瘩’一類的恐怖驚險小説,就像酸辣的開胃菜,重新激起孩子們的閱讀胃口,提高他們的勇敢指數,讓他們合理享用‘書本閱讀的精神營養配餐’。”

     據悉,“雞皮疙瘩”系列在國外7年銷售近2.2億冊,在國內自3月上市已銷售近80萬冊;而“妖湖怪談”首批1.1萬冊也被訂購一空;其他各家出版社的這類引進或原創兒童圖書徵訂情況都不錯。

     對此,王泉根等教育專家指出,“妖幻小説”用恐怖、驚險的手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存在誤區,除了幻想還有多少“文學”可言值得考慮。兒童閱讀除了想像力的重視,也應重視書籍對孩子科學觀念、認識人性社會的引導作用,負起成人的社會責任。

     目前,有些國內作家也投入妖幻兒童小説的創作中,“想入非非奇幻”系列就是一批富有想像力的青年作家完全本土化的原創作品。而北京京華圖書發行公司還準備出版“世界著名奇幻小説書係”。

     據了解,在妖幻小説繼續升溫的同時,一些有遠見的出版社已經在考慮,孩子們回到書本的閱讀興趣在多元化、多媒體時代將會持續多久。 (黃亞星 申劍麗)



責編:揚國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