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駐埃及記者梁玉珍 6月30日報道)中埃兩國交往歷史悠久,隨著中埃關係的蓬勃發展,埃及對掌握漢語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學漢語在埃及由來已久,但目前在埃及公眾中又興起了一股新的學習漢語熱潮。
日前,埃中友好協會漢語教學中心的又一批短訓班學員畢業了,埃及副總理、埃中友好協會會長瓦利和中國駐埃及大使劉曉明出席了在埃中友協舉辦的結業儀式,並向每一位畢業學員頒發了有他們親筆簽名的結業證書。埃及副總理瓦利在結業式上簡短的講話中表明了埃及政府對漢語教學的高度重視。中國大使劉曉明為埃及人“希望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願望越來越強烈 ”而感到高興,並代表使館向埃中友協漢語教學中心贈送了一套衛星電視接收設備。中國駐埃及使館對埃中友協的漢語短訓班一直給予極大的關注與支持,1997年曾贈送了一套20座的語音實驗室,另外還贈送過部分中文圖書。
埃中友好協會漢語培訓中心自1996年起開辦漢語短訓班,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0期,有學員400多人。短訓班每期三個月,200個學時,學費低廉,很受當地群眾的歡迎。短訓班面向埃及社會各界人士,由埃中友協負責招生、提供教材、並主管具體事務,任課教師由中國教師擔任。這不僅為發展中埃關係培養了人才,而且有力地推動了埃及漢語教學的發展。
參加學習的學員有政府部門的管理人員、公務員,有旅遊界、商業界人士,也有律師、教師、在校大學生以及科研人員,另外還有民航職員、小業主、無業人員等。學員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也非常關心中國的情況。他們參加學習的目的一般是想與中國做生意、發展旅遊,有的是為了與中國搞科技交流合作,有的是為了進一步了解中國,認識中國。總之都是出於對中國的友好感情,懷著密切關係,加強交往的良好願望而來。
埃及副總理瓦利對埃及漢語教學的前景以及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十分樂觀,他在就此問題接受本台記者的採訪時説,目前培訓中心有400多名學員畢業,隨著埃中友好關係的不斷發展,今後學習漢語的人還會更多。瓦利認為學習漢語有著美好的未來,他們可以與中國兄弟在工業、旅遊、石油、建築、經濟等領域一同工作,而且目前已經有人在中資機構駐埃及代辦處工作。瓦利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對埃及的訪問、中國宣佈埃及作為中國公民的旅遊目的國都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説,1999年穆巴拉克總統和江澤民主席決定建立埃中戰略合作關係以來,兩國在各個領域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加強和發展漢語教學,將會給兩國的合作帶來更美好的前景。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乃至整個非洲開展漢語教學歷史最久、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國家。除了友協開辦的短訓班以外主要的基地是埃及的艾因-夏姆斯大學語言學院中文系。這所大學始建於1950年,1958年正式設立漢語專業。目前有本科生500多人,研究生20多人。此外,開羅著名的宗教學府艾資哈爾大學有中文學生100多名。東部省的扎卡濟克大學的亞洲研究學院開設了漢語課,有幾十名學生在那裏專門研究中國的文化與文明。目前,埃及的開羅大學、阿斯尤特大學正在籌建中文系。一些中小學也在考慮開設中文課程。
今年4月,朱鎔基總理訪問埃及期間,兩國政府簽定了有關援建中文學校的換文,這座擬建的學校不僅將是埃及、也將是中東地區乃至整個非洲大陸的第一所中文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