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消息:當前,在世界各地恐怖事件仍在頻繁密集地發生,凸顯國際恐怖主義的新變化與特點。俄羅斯近來的系列恐怖事件、西班牙“3 11”大爆炸,以及此前印尼、沙特、摩洛哥、土耳其等國發生的多起慘案,均有“基地”陰影。更具殺傷與衝擊力的襲擊漸成“時尚”,以“基地”為核心的全球恐怖勢力正暗中合流,四處蔓延。
一、在組織結構上,“基地”及其領導人本 拉登成為國際恐怖勢力的“精神支柱”,具有相同恐怖理念的各類恐怖組織與其建立起有形、無形的勾聯網絡。恐怖分子不僅化整為零、相對獨立,而且盤根錯節、遙相呼應。
因此,與“9 11”前的恐怖組織指揮結構相比較,恐怖活動已由單中心(阿富汗)變為多中心(分散到世界各地);行為方式更像是“恐怖螞蟻”:依靠相互能夠識別的“氣息”,“努力”攻擊共同的“目標”。
同時他們也具有“恐怖殺人蜂”的特點:外來恐怖理念、技術、資金和人員與當地恐怖活動相結合。據研究,“9 11”以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自殺性汽車炸彈,其技術出自同一本“教科書”;自殺性人體炸彈使用的是相同的“自殺性腰帶”。
二、在人員構成上,更趨兇殘狡詐和職業化犯罪特徵的新生代恐怖分子漸成氣候。德國情報部門認為,“基地”組織網絡已經更換了一批新領導人,“他們很多人都是在‘9 11’事件中加盟的。他們是衝著飛機撞大樓的震撼力而來。”也有一些是在“9 11”後異軍突起的。
許多恐怖組織年輕一代的思想也正發生轉變,認為老一代的活動方式使他們的組織陷入無足輕重的境地,只有“基地”式攻擊方可重新使“埃塔”為世人矚目。當今國際恐怖組織新生代中不少人曾在西方接受教育,對恐怖犯罪技術手段和西方社會治安漏洞瞭如指掌。
三、在作案手段上,“讓更多人看,更要讓更多人死”的“基地”組織作案模式成為新一輪恐怖活動的“藍本”,被越來越多的恐怖組織效倣。近來,世界各地發生的重大恐怖事件都呈現長期準備、精心策劃、連環爆炸、濫殺無辜等“基地”特徵。
今年俄羅斯幾起重大恐怖事件更是如此:5月在體育場暗殺車臣總統卡德羅夫的炸彈早已埋在建築內;剛剛發生在北奧塞梯的人質劫持事件,炸藥在去年就已運進學校。
四、在襲擊目標選擇上,擴大化趨勢非常明顯。一是陸、海、空目標都處於恐怖襲擊的陰霾之下,針對“軟目標”的襲擊越來越多。陸上目標仍是恐怖襲擊的主要對象,包括建築物、地鐵、商店等公共場所;民航客機仍有遭受恐怖襲擊的危險,包括以肩扛式導彈攻擊、劫持、炸機,或將客機當作再次攻擊的武器;港口、海上船隻與設施面臨的威脅也越來越大,2002年法國油輪在也門附近海面遇襲,伊拉克海上石油輸出設備遭攻擊等。二是轉向更加脆弱的目標。北奧塞梯人質慘劇表明,殘忍的恐怖分子已把矛頭指向小學生,這使得反恐鬥爭更加艱巨。
五、在地域活動空間上,“基地”雖在阿富汗遭受重創,但仍在亞洲一些國家負隅頑抗,並開始建立新據點,活動營地從北高加索、中東、南亞、東南亞、中東這條“恐怖鏈條”,向非洲、拉美等地擴展。目前,“基地”在60多個國家仍有分支。倫敦戰略研究所估計,潛散各地準備突襲的恐怖分子有1.8萬人。
在伊拉克,武裝衝突與恐怖活動相互交織。美佔領伊拉克,特別是“虐囚事件”暴露後,中東地區原有的反美情緒更加高漲。恐怖組織借此廣為煽動極端主義情緒,呼籲對“異教徒”發動更猛烈的“聖戰”。
雖然美在表面上已將伊政權移交伊臨時過渡政府,但伊境內各種恐怖暴力事件仍有增無減,爆炸、綁架殺害人質的事件仍在大量發生。伊拉克既成為各種伊斯蘭極端勢力的聚集地,也成為國際恐怖勢力宣傳、募集資金、招募人員的溫床。
六、此外,恐怖活動更具謀略性。“基地”組織選擇西班牙大選前製造爆炸事件,使其政權發生更迭並從伊拉克撤軍;在伊境內綁架、殺害人質,迫使菲律賓軍隊提前離開伊拉克,分化美打伊陣線;沙特的恐怖勢力襲擊西方石油公司,打擊國際油市、波及世界經濟的意圖明顯。
國際恐怖勢力仍在策劃新一輪大規模襲擊。伊斯蘭極端勢力抓住駐伊美軍“虐囚事件”煽風點火,伺機報復。如約旦挫敗化學恐怖襲擊事件,歐洲與中亞查獲放射性材料走私案。同時,恐怖組織加緊訓練潛水員顯示海上恐怖襲擊防不勝防。
由此可見,國際恐怖勢力不斷重組、重建、發展蔓延,恐怖襲擊追求“大規模殺傷效應、大規模轟動效應”的特點最為突出。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恐怖活動仍是國際社會的主要威脅。
國際恐怖主義既源於深刻的歷史、社會、民族宗教矛盾衝突,也受時代大背景的影響。恐怖主義仍將作為國際社會發展的一種畸形表現形態長期存在。短期內國際恐怖主義活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借助北高加索、中亞、南亞、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的客觀環境與條件生存發展,成為今後相當長時期內恐怖活動的高發地區。
二、恐怖分子仍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作為首要打擊目標。
三、自殺性恐怖襲擊仍將是“基地”組織的主要手段,同時他們也在不斷尋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四、恐怖分子一方面可能借助跨國有組織犯罪的種種非法手段,擴大其活動能力與空間,另一方面恐怖組織也可能與跨國犯罪集團相勾結,使國際社會反恐鬥爭更加艱難。
五、反恐措施薄弱的國家與地區,將可能成為恐怖襲擊的下一個目標。
責編: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