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正文

“貼心民政”———追記椿木營鄉民政辦主任周國知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09日 23:31)

  湖北日報通訊員宋文 特約記者譚也平 記者黎海濱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嚴冬時節,宣恩縣椿木營鄉勾腰壩村火燒棚。

  一位八旬老人在一個男孩的攙扶下,迎著刺骨寒風,艱難地走向一座孤零零的新墳。

  新墳裏埋葬的是男孩的父親、老人的兒子———宣恩縣椿木營鄉民政辦主任周國知。

  2003年10月3日,周國知的家人按照他的意願,將他埋在了視野開闊的高坡上。周國知説過:“在世不能看到茅草房戶全都搬進新居,是我最大的遺憾,死後能在高處看到他們住得暖和,我也能含笑九泉了。”周國知出殯那天下著細雨,似乎天公也在為人間失去這樣一位好幹部而默默流淚。親友撕心裂肺的哭叫,群眾的抽泣,和著大山的松濤,久久回蕩在火燒棚。有的村民為送他一程,走了一整天山路才趕到。數百人簇擁著他的靈柩,所經之處,人們早在即將收穫的玉米地裏砍出一條5米寬的通道,一直延伸到他的墓穴……

  “解放50多年了,還有那麼多農民住茅草房,我心不安哪!”

  周國知1961年10月出生,1983年1月退伍後被聘為國家幹部,先後任原後壩鄉人武部長、鄉長、椿木營區計生辦主任等職,1999年開始任椿木營鄉民政辦主任,被群眾稱為“貼心民政”。

  2003年4月消滅茅草房的“消茅”工作全面啟動以來,周國知比以前更忙了。“都解放50多年了,還有那麼多農民住茅草房,我心不安哪!”他來回奔走在全鄉127戶茅草房戶之間,拍照片,作記錄。5月8日清早,周國知又來到勾腰壩村。與平時不同的是,他每走一段路總要找個地方坐一會兒,實在走不動了,就從包裏掏出些治肝炎的藥塞進嘴裏。他歇息的距離縮得越來越短:200米、100米、50米……最後一次站起來後,他只走了十幾米就捂著自己的肝部倒了下去。直到3個多小時後,一個過路的村民才發現了他。大夥趕來,拿出家裏最好的被子,找來梯子做成擔架,將他抬到幾公里外的工作隊。其實,周國知也時常埋怨自己,罵自己的身體不爭氣。但每次身體不舒服時,他總是暗暗地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住,以免影響按期完成茅草房戶的資料整理,拖全縣甚至是全州“消茅”工作的後腿。醒來後,周國知説:“再過幾天就要上報資料,我不能因工作沒做完,讓茅草房戶失去這次‘消茅’的機會。”他堅強地站起來,卻又重重地摔了下去。

  “我最怕看到農民在我面前流淚。看到他們笑了,那是對我最好的報答!”

  做高寒山區的民政工作,需要的是愛心、事業心、責任心。周國知為自己制定了工作原則:哪有困難,哪就要有我的身影。“我是最基層的民政幹部,我不關心他們,那黨和政府對貧困群眾的關懷又怎能體現出來?”

  工作中,周國知把群眾當成父母、當成兄弟姐妹。2003年6月9日,周國知連走路都困難了,可他還堅持要完成最後20多戶“消茅”對象的建檔工作後再去治療。最後,鄉領導強行將他送到縣人民醫院檢查,被確診為肝癌晚期!同事和妻子含淚隱瞞了他的病情。鄉領導到醫院看他,他就哀求:你們讓我回去吧,等我把茅草房戶的資料弄完了,再到縣裏接受治療。

  “住院期間,他多次纏著我讓他回去,説鄉民政辦就他一人,好多事沒做,放心不下。”周國知住院期間的主治醫生陳仕先回憶説。住院一個月後,周國知“自我感覺十分好”,回到椿木營。鄉里讓他做一些移交工作,他不知道自己得了絕症,十分不滿:“何必小題大做,我不過住了幾天醫院。”

  8月14日,周國知因病重再次被送到縣醫院。此時人們才告訴他病情。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後,派人找來了他的“消茅”聯絡對象胡白椿。

  病榻上的周國知伸出骨瘦如柴的雙手,緊緊地握住泣不成聲的胡白椿:“白椿兄弟啊,我最多也就能活三五天了,這個時候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呀。今天把你喊來,也算是了我臨死前的心願。你要向我保證,在省裏檢查前住進新屋。”“我一定做到,一定做到。周主任啊,只是我這輩子不曉得怎麼報答你啊!”“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談不上什麼報答。我最怕看到農民群眾在我面前流淚了,只要看到他們能在我的幫助下露出笑臉,就是對我最大的獎賞和報答!”

  “我少吃一回肉算什麼?如果我吃肉,老百姓連飯都沒得吃,我能吃得下去嗎?”

  “我是農民的孩子,農民是我的衣食父母、兄弟姐妹。愧對他們,就是愧對我自己,愧對我那80多歲的老父親,愧對生我養我的這塊土地。”周國知用行動詮釋著他愛民之情。2002年臘月,妻子汪碧秀想到丈夫很長時間沒回家了,就帶著一塊臘肉去看他。她老遠就認出了丈夫,快步趕上去。此時,周國知剛和施家坪村2組貧困戶王召畢談完話。看到妻子背著臘肉來了,他叫住王召畢:“老王,就要過年了,我知道你家沒肉,這塊肉拿去過年吧!”王召畢不肯要,推讓了好一陣,才流著淚背著那塊肉回去了。事發突然,妻子當然有些不願意:“鄉里沒肉過年的不止他一戶,你管得過來?”“碧秀啊,我少吃一回肉算什麼?你想想看,如果我吃肉,老百姓連飯都沒得吃,我能吃得下去嗎?對困難戶,多幫一家,心裏就多一份安慰……”

  周國知不僅把臘肉送人,就連自家退耕還林兌現的糧食也送給了困難戶。

  他死後,許多“秘密”漸漸揭開。後壩村2組胡孟軍説,周國知看他家莊稼長得不好,曾給過他100元錢買肥料;粟谷村一對夫婦説,他們家生活困難,在鄉里做完計劃生育手術後,周國知曾把他們接到家裏照顧。

  “多走幾步路,多省一點錢,就能為救助對象多辦點實事。”

  周國知家的房子,是個比標準土家吊腳樓要簡易得多的“小吊腳樓”。他死後設靈堂的屋子,半邊是用塑料紙擋著的,沒裝木板。裝了木板的墻壁,有的新,有的舊。當地一位村民説:“周主任負責120多戶‘消茅’,如果他有私心,只要從每戶接受救助的人家裏抽出一兩塊板子,就可把房子裝得很漂亮!”

  他父親是位老退伍軍人。然而,他在任民政辦主任期間,沒有多給過父親一分錢照顧。為了給福利院買質量好且便宜的煤,他乘車連夜到建始去運;為節省車費,他憑著兩條腿走遍了椿木營的山山寨寨;偶爾搭一次車,還要跟司機討價還價……談及這些時,周國知説:“我手裏的每分錢都是困難群眾的救命錢。自己多走幾步路,多省一點錢,就能為救助對象多辦點實事。”

  寒冬的火燒棚,大雪鋪天蓋地。小吊腳樓上,周國知9歲的兒子扶著80多歲的爺爺,迎著寒風久久凝望著不遠處的那座新墳。突然小男孩對老人説:爺爺,我覺得我爸爸還沒有死!是的,周國知活在人們心裏。

  2003年12月24日,省民政廳作出在全省民政系統開展向周國知同志學習的決定。12月25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開三級幹部會議,州委書記湯濤、州長周先旺要求全州廣大黨員和幹部職工學習周國知同志先進事跡,切實改進作風,當好為民造福、為民解難的貼心人,為建設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自治州而努力奮鬥。

責編:劉科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