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製片人再軍、策劃楊紅在線精華
【春節的貓】現在央視新聞頻道的談話類節目很多,《新聞會客廳》、《央視論壇》,當然還有《聲音》,不知兩位嘉賓怎麼看待自己與其他欄目之間的區別?又有哪些優勢呢?尤其是與《央視論壇》相比。:)
【嘉賓 再軍】新聞頻道裏面談話的節目的確多,這是一個現實。我們的壓力也很大,到目前為止我只能説剛剛找到一些感覺,這種感覺歸納起來就是:第一我們靠新聞事件拉動談話內容,發揮電視傳播的特點和優勢,比如,我們演播室的短片;第二我們靠著全國各級人大政協代表委員的嘉賓資源;第三我們靠著經驗豐富的主持人。從這裡面能看出來和《央視論壇》的不同,那就是我們突出的是電視傳播樣式和節目內容的建設性,對事物的分析不僅僅停留在一般的議論上,而是要強調建設性。比如曾經播過的節目《錯案該糾 30年太久》就對再生案件訴訟程序提出了建議,在那期節目中最高檢察院副檢察長趙登舉,首次通過我們節目向外披露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整頓超級羈押的活動,不知道你對我們節目的改進還有哪些好的建議?
【jingjing1561】再軍,您認為聲音夠響亮嗎?
【嘉賓 再軍】不夠,遠遠不夠。我覺得這是一個慢熱的節目,不能操之過急。但是也有收視率和收視效果的壓力,我們儘量做到于無聲處聽驚雷。
【我比米盧神】你覺得你們節目的時間能否將新聞挖掘得足夠深入?
【嘉賓 再軍】新聞挖掘的深入與否,不完全取決於節目的長度。因此我們要選擇適合於我們節目表現的選題,應該有《焦點訪談》的犀利、《新聞調查》的嚴謹、《新聞會客廳》的親和。
【我比米盧神】再軍你好象以前在《焦點訪談》節目吧?我見你出鏡做過記者。請問做製片人啥感覺?聽説挺累人的!:)
【嘉賓 再軍】我在《焦點訪談》工作了八年,感謝你一直關注我的節目。製片人其實正像你説的挺累人的,事無具細,特別是對於一個新創欄目。最近中央電視臺又在推進各項改革,其中很多內容與製片人有關,我們得不斷適應。做《聲音》和做《焦點訪談》最大的不同就是:《聲音》節目的探討空間更大,節目的選擇餘地更強,當然它比《焦點訪談》的影響力還有相當的距離,個案的選擇也還不夠觸目驚心,歡迎你給我們提供新聞線索。
【21世紀設計師】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聲音”是考慮的範圍,但是還應該考慮到百姓的“聲音”。
【嘉賓 再軍】你説的對。節目的起步先從這一點著手,慢慢會有變化的,也就是説《聲音》節目所集納的“聲音”將會是多元的、豐富的、有代表性的,甚至是尖銳的。
【yanbihan】如果過度敏感的問題你們是不是被迫舍掉?
【嘉賓 再軍】這得看情況,比如我們最近播出一期節目叫《加大責任事故問責力度》,所説的話題也很敏感,內容是關於責任事故中的引咎辭職問題,節目播出後又發生了一些責任事故,比如昨天晚上的山西礦難,我們要把這個節目繼續做下去,把這個話題繼續深入下去。這樣的問題,不是割捨,而是窮追。當然我們也要遵守相應的宣傳口徑和政策,我想你能理解。
【yiyu2000】有沒有想過其實就憑敬一丹的號召力做一檔節目有一定觀眾群並不困難。就像《小崔説事》,你們怎麼看金牌主持的號召力?
【嘉賓 再軍】金牌不是萬能的,沒有金牌是萬萬不能的。因此,我們現在所做得事,就是要挖掘像敬一丹這樣的金牌他另外的閃光點,同時,如果看過節目的話,你也會感受到她本人也在做著調整和適應。她也在努力從主持風格到方式上區別於名牌欄目——《焦點訪談》和《東方時空》。
【春節的貓】通過《聲音》發出的建議能否真正起作用,成為實際的行動呢?畢竟提案中的問題是需要解決的,而不是討論討論就罷了的。否則“聲音”也有空洞之嫌。
【嘉賓 再軍】我説過,電視説到底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靠電視的某個節目來解決問題,不客觀也不現實,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可以説不正常。傳媒的長處在於呼籲和敦促,把握這一點也許就夠了,包括我們的建設性在內,也僅僅是種呼籲。我們正在準備對一些含金量高的聲音進行不定期跟蹤,暫時取名叫回聲。至於空洞的問題,是談話節目的通病,我們也不能倖免,儘量克服吧。
【21世紀設計師】聲音這個節目提出建設性的可操作建議確實不錯,電視媒體不該該是分析反思,更應該提高到“操作”的建議上。
【嘉賓 楊紅】我們節目的最後一部分總會設法請專家給有關部門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工作建議。
【嘉賓 再軍】能不能操作是我們把一些建議選入節目的標準,那些大而化之的建議,空洞無物的措施,統統被聲音撇開不提。即便如此,有時候難免要傳達一些含金量不太高,操作性不太強的觀點。我們要想法改進,力爭從泛泛論壇中走出,傳播些人們能聽得下去的、愛聽的真實的聲音。
【來生願是一棵樹】聊聊家常吧,兩位平時都幹些什麼呢!生活中的點滴是否帶來過工作靈感~~~
【嘉賓 再軍】節目壓力挺大的,只好放棄一些個人愛好,我原來在《焦點訪談》的時候還能常常看看盜版碟,現在不行了。楊紅經常深夜打電話給我,假裝討論節目,實際上是他睡不著,因為他還是單身。生活中的很多事其實跟工作沒關係,但是現在回家以後也滿腦子是節目上的事,所以很煩人。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幹這行的?做電視的人離婚率都很高,這個群體整體看來,業餘生活並不能夠讓人産生更多的真正的快樂。所以就在工作上形成了惡性循環 。
【yiyu2000】用“痛並快樂著”形容你們的工作不過分吧!
【嘉賓 楊紅】有時候快樂了不痛,有時候痛了也撈不著快樂.白岩松才能兩者並舉呢。
【嘉賓 再軍】真正的痛並快樂著是幹一件事,那就是生孩子。
結束語
【嘉賓 再軍】感謝各位網友,告別的話我就不説了,咱們節目上見!
【嘉賓 楊紅】要説的話很多,再説的多了就會説出蠢話來,感謝各位的熱忱關注,也感謝央視國際網的同仁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美好的夜晚!
《聲音》主創在線實錄
責編:陶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