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週刊》欄目主創人員張巍、呂志家在線精華
二位覺得,評價一個欄目辦得好不好,單純用收視率合不合適。如果不合適,應該用什麼標準來評價?【燕趙歌舞】
這個問題事實上很專業,收視率低的節目肯定不是好節目,因為電視首先是做給觀眾看,如果沒有觀眾就談不上節目的傳播效果,所以它肯定不是好節目。但是在我們從業人員的評價體系中,收視率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特別是新聞節目,因為單純的比收視率的話,現在新聞節目大多比不上娛樂節目,所以評價一個節目的好壞,應該綜合考慮。【嘉賓 呂志家】
《中國週刊》是總結一週的新聞,難免有些泛泛而談,你們怎樣處理好説的過於簡單的問題呢?【blueS】
其實每次我們處理一個新聞都在經歷一個從簡單到複雜再到簡單的過程,任何一個問題我們都不想做的簡單,這是一個判斷的問題。但是我們最擔心的還是做得複雜,這是一個表達的問題,其實挺難的。【嘉賓 張巍】
像《中國週刊》這一類梳理一週新聞的節目很多地方檯也有,在央視也有《本週》,你們是如何讓《中國週刊》比其他相似的節目更有特色,而你們認為它吸引觀眾的是什麼?【我愛白岩松4】
事實上,説的專業一點,在新聞節目當中,從定位和形式上把新聞欄目完全區別開來是很難的,但是作為週刊,每週都要發生很多的事情,選擇什麼樣的新聞,用什麼的態度和標準傳達給觀眾,欄目和欄目之間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更願意在選擇上下功夫,這種選擇實際上代表了我們的態度。如果我們的選擇和普通觀眾的選擇是契合,那這個節目就應該可以吸引觀眾。【嘉賓 呂志家】
問題:記得你們在網上的欄目介紹上説,有可能會啟用男女主持人搭配主持節目,為何遲遲沒有看到這種形式?【hulunbier】
看來你很關注我們的節目,的確最早的時候欄目曾有過這樣的設想,但是一個是缺乏嘗試的機會,再者通過後來的運作發現一個主持人的信息量已經很滿。我們現在也沒有把握在使用男女主持人搭配方式時調配信息量,同時,有非常得體的角色定位。但是我個人仍然有興趣在條件成熟時,嘗試這一方式。畢竟,在中國電視新聞界成功的男女主持人搭配節目還沒有出現,值得一試。【嘉賓 張巍】
幾個板塊中,我最喜歡《聲音》這部分,簡捷!卻又包含很多信息。不知道你們各自最喜歡的板塊是什麼呢?【密碼又丟了】
我也挺喜歡這個版塊的!【我愛白岩松4】
我最喜歡的是《特寫》這個板塊,因為它能給我們創作者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提供很大的快樂,同時,在一個45分鐘節目的最後階段,這樣一種風格的板塊也是符合觀眾收視的規律。《中國週刊》在我看來有兩類大的板塊,一類是像一週新聞回顧、本週聲音、一週人物回顧、本週特寫這樣的信息類板塊;另一類是本週視點和本週人物這樣的分析評論板塊。這兩類板塊各有側重,從製作上也有很大區別,但是我們認為任何板塊都是《中國週刊》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試想如果45分鐘都是新聞回顧會是什麼效果?【嘉賓 張巍】
國外的一些知名電視臺是否有同類的欄目,如果有的話,你們是否向它們借鑒到什麼好的經驗了嗎?【燕趙歌舞】
説實話,我們沒有合適的同類欄目可以克隆。在創辦《中國週刊》之前,我們曾經做過很長時間的調研,發現國外的周播節目有三種:一種是純粹的一週新聞薈萃,就是像回顧一樣,把重要的新聞一條一條播報出來;另一種是像美國三大電視網每週日上午都推出的政治類訪談節目,像《會見新聞界》、《本週》等,是純粹的演播室訪談;第三類是像《60分鐘》這樣的周播節目,它的內容和本週發生的事並無必然的聯絡。我們沒有發現可以直接拿來用的節目樣式,但是,在調研的過程中,國外同行的創作理念對新聞本體原則的追求和恪守,還是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嘉賓 張巍】
如您所説,幾乎找不到同類的欄目,這是否反證了目前中國週刊的形式不太受歡迎呢?當然,你們有創新精神是好的,問題是這種創新的依據在哪呢?【燕趙歌舞】
我不敢確保目前的樣式一定會成功,但是我也不能確保目前的樣式必然會失敗。前不久,《60分鐘》渡過了它的生日,它的製片人在接受採訪時,一方面表達了從一開始就具備了信心;另一方面也透露了欄目初辦期的疑惑。我想《中國週刊》存在的依據就在於觀眾在七天結束的時候,對新聞的特殊需要。當然這是我們的判斷,事實是什麼樣,誰又能確信知道呢?【嘉賓 張巍】
與一些即時性的新聞和深度報道相比,你們欄目的內容有很多是篩選編輯的別人所做的新聞,你們是如何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對這些新聞進行加工的?【白熊座】
當我們看到自己的同行在推出引起轟動的獨家報道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有羨慕的心理,但是《中國週刊》對於創作人員的最大魅力就在於選擇權、判斷權和表達權,而且這些權利是作為于一週所有的新聞,我想如果有這樣的一個工作機會,以七天為一個週期,對發生過的事作出判斷,它所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是其它新聞樣式無法代替的。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每一種節目樣式、每一種工作方式都有它必然的快樂和痛苦,享受它、承受它就是選擇這條路的結果。【嘉賓 張巍】
這檔節目對於新聞的選擇是代表央視的,對於百姓來説是有權威性的。而媒體對於新聞重要性的選擇和排序往往影響普通受眾對於新聞重要性的判斷。在這一方面你們有沒有肩負責任的感覺?【真水無香@】
我們的責任感更多的是在回歸新聞本原的願望。新聞,尤其是電視新聞,在目前是缺乏公信力的,所以我不認為觀眾會僅僅因為《中國週刊》的選擇和排序,而對新聞的重要性作出判斷。我更希望通過盡可能長時間的努力,讓我們的新聞能夠成為受眾作出個人判斷時,比較靠得住的依據。【嘉賓 張巍】
會不會有對某一期節目特別不滿意的時候?【真水無香@】
不滿意的居多。説到最不滿意的還是五月份的時候,當時我們做過一期和“非典”有關的“視點”,主題是“非典會城市包圍農村嗎?”但是,我們提出了這個問號,直到週五各個部門都下班了,我們還沒有拿到明確的答案,我們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儘管在我們看來這在當時“非典”城市阻擊戰取得階段性勝利時,最應該關注的方面。結果,那期節目我們只是把蒐集到的各地的信息集中起來傳遞給觀眾,而沒有任何全局性的分析和專家支持。更讓我們鬱悶的是在節目播出後的一週,衛生部專門針對農村“非典”防治召開數次新聞發佈會,信息非常豐富。【嘉賓 張巍】
那麼比較滿意的是哪一期的節目呢?【真水無香@】
我個人比較滿意的是曾經做過對胡錦濤就任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外交出訪的分析,名字叫“胡錦濤外交印象”。另外那一期節目中本週人物對孫志剛做了比較充分的報道。我覺得在這期節目裏邊,國家大事和百姓最關心的事結合的比較好。如果每期都能這樣,那我就會很滿意。當然那期節目的製作還有很多不足,我指的是選題和基本的判斷還行。【嘉賓 張巍】
結束語:
剛剛聊到痛快處,卻要結束了。這樣的聊天對於我們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放鬆,要知道對於週刊來説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信息要收集,無數的判斷要作出,無數的技術工作要做,所做得這一切都是為了呈現給觀眾一個相對滿意的45分鐘。今天和屏幕對面的朋友近距離的接觸,是非常好的一個換腦方式,該説再見了,我的信箱是:zhangwet@vip.sina.com,希望再聯絡!再見!【嘉賓 張巍】
時間到了,感謝各位關注中國週刊,我們在央視國際網站有我們自己的主頁,真的希望你們能夠關注我們的節目!有報酬的哦~~~~~~~~【嘉賓 呂志家】
責編: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