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正文

吉爾吉斯斯坦概況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06日 15:22)

  國名:吉爾吉斯共和國(The Kyrgyz Republic),簡稱吉爾吉斯斯坦。

  獨立日: 8月31日(1991年)

  國家憲法節:5月5日(1995年)

  建軍節:5月29日(1992年)

  國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5:3。旗地為紅色。一輪金色的太陽懸于旗面中央,太陽圖案中間有一個類似地球的圓形圖案。紅色象徵勝利,太陽象徵光明和溫暖,圓形圖案代表國家的獨立、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和友好。吉爾吉斯斯坦于1936年成為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52年起採用帶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的紅旗,旗面中間有一白色橫條,其上下各有一藍條。1991年8月宣佈獨立,後採用現國旗。

  國徽: 呈圓形。圓形上有一隻展翅的雄鷹,其背後是山峰和太陽,兩側飾有麥穗和棉桃。國徽上的文字是“吉爾吉斯共和國”。

  國家政要:總統阿斯卡爾阿卡耶夫 (Askar Akayev ), 1990年11月當選,1991年10月連任,1995年12月和2000年10月兩次贏得大選,蟬聯總統,任期至2005年底。

  自然地理:面積為19.85萬平方公里,是位於中亞東北部的內陸國。北與哈薩克斯坦相連,西界烏茲別克斯坦,南同塔吉克斯坦接壤,東南和東面與中國為鄰。境內多山,全境海拔在500米以上,其中1/3的地區在海拔3000~4000米之間。天山山脈和帕米爾-阿賴山脈綿亙于中吉邊境。勝利峰為最高點,高達7439米。低地僅佔土地面積的15%,主要分佈在西南部的費爾幹納盆地和北部塔拉斯河谷地一帶。主要河流有納倫河和楚河。伊塞克湖是主要湖泊。屬大陸性氣候。大部分谷地的平均氣溫1月份為-6℃,7月份為15~25℃。年降水量中部為2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坡為800毫米。地處東部崇山峻嶺中的伊塞克湖水面海拔高度1600余米,面積6320多平方公里,在世界高山湖泊中水深數第一、集水量第二。湖水清澈澄碧,終年不凍,是有名的“熱湖”,有“中亞明珠”的美譽,是中亞地區旅遊療養的勝地。湖區氣候宜人,風景美麗,湖泥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可治療多種疾病。

  人口:494.6萬人(2002年1月)。共有80多個民族,其中吉爾吉斯族佔60.3%、俄羅斯族佔15.7%、烏茲別克族佔14.2%、烏克蘭族佔1.5%,其餘為東幹、朝鮮、維吾爾、塔吉克等民族。70%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其餘居民信奉東正教或天主教。國語為吉爾吉斯語(屬突厥語族東匈語支的吉爾吉斯-奇恰克語組)。2001年12月,吉總統簽署修憲法令,賦予俄語國家官方語言地位。

  首都:比什凱克(Bishkek)(建於1878年,原稱比什凱克,1926年改名為伏龍芝 Frunze。1991年2月7日又恢復舊名比什凱克)有人口75.8萬(2001年)。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27℃。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七州一市,州、市下設區,全國共有60個區。七州一市包括:楚河州、塔拉斯州、奧什州、賈拉拉巴德州、納倫州、伊塞克湖州、比什凱克市。

  簡史:公元前3世紀已有文字記載。6─13世紀建立吉爾吉斯汗國。15世紀後半葉吉爾吉斯民族基本形成。16世紀受沙俄壓迫,自葉尼塞河上遊遷居至現居住地。19世紀前半葉,西部屬浩罕汗國。19世紀60至70年代,吉爾吉斯全部領土併入俄國。1917年11月至1918年6月建立蘇維埃政權。根據中亞民族國家的劃分,1924年10月14日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個自治州,名為卡拉-吉爾吉斯自治州。1925年5月25日稱吉爾吉斯自治州。1926年2月1日改為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36年12月5日成立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蘇聯。1991年8月31日通過國家獨立宣言,宣佈獨立,改國名為吉爾吉斯共和國,並於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聯體。

  政治:屬政教分離的世俗國家,政治上推行民主改革並實行多黨制。1993年5月5日,議會通過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1998年10月全民修憲公決通過新憲法。憲法規定,吉是在法制、世俗國家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主權的、單一制民主共和國,實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總統是國家元首,享有執行權和管理權,由全民選舉産生;最高立法機構由立法會議(上院)和人民代表會議(下院)兩院組成,前者為常設機構;政府是國家最高執行權力機關,總理由總統徵得議會人民代表會議同意後任命並領導政府,政府成員由總理提名,總統任命。

  經濟:以多種所有制為基礎,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進口依賴嚴重。在蘇聯時期主要是原材料産地,加工能力差,燃料、設備、工業品和日用消費品大多依靠進口,但電力工業和畜牧業比較發達。電力有三分之一輸往其他國家。截至1996年底,生活服務業已全部實現私有化,工業和農業私有化程度也分別達到77%和40%。貨幣名稱:索姆(som,1993年5月發行)。自然資源比較豐富,主要礦産有黃金、煤、銀、銻、鎢、錫、鋅、汞、鉛、石油和天然氣,被譽為“中亞煤鬥”,錫産量和汞産量佔獨聯體第二位,銻産量佔世界第三位、獨聯體第一位,羊毛産量和水力資源在獨聯體國家中佔第三位。有色金屬産品銷售至40多個國家。水力資源豐富。動植物品種繁多,植物達4000種左右。南部有上千年的桃木林,山中有珍奇動物馬鹿、馬熊、雪豹、猞猁。主要工業部門是採礦、油氣開採、機械製造和紡織,是以黃金生産的發展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效果最明顯的國家。1996年黃金産量只有1.5噸,1997年升至17.3噸,在獨聯體中僅次於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居第三位。食品工業以肉、奶製品業和制粉、制糖業為主,是中亞國家中惟一産糖的地區。農業産值佔國民生産總值的一半以上,以畜牧業為主,特別是養羊業。細羊毛收購量佔前蘇聯第一。高山溶化的雪水使全國一半的面積成為牧草豐盛的山地草原和高山草甸,全國四分之三的耕地是水澆地。馬、羊的存欄數和羊毛産量在中亞位居第二。經濟作物有棉花、甜菜和煙草等。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1998年耕地面積140萬公頃,牧場939萬公頃,農業人口占61%。出口商品主要是貴重金屬、有色金屬、電力、食品、紡織、地毯、機械設備、皮革、羊毛、棉花、煙草、白熾燈泡、化工製品等,進口商品主要是機械設備、交通工具、儀器儀錶、食品、醫療設備、轎車、家電、酒類、藥品、服裝等。

  新聞出版:主要報紙有《吉爾吉斯論報》《比什凱克晚報》、《比什凱克晨報》、《吉爾吉斯旗幟報》、《吉爾吉斯精神報》、《共和國報》、《楚河消息報》(原《楚河州報》)、《法制報》、《阿薩巴報》。主要通訊社是吉爾吉斯“卡巴爾”國家通訊社,1937年1月28日成立。主要廣播電臺有1931年建臺的吉爾吉斯國家廣播電臺(國營),主要電視臺有1958年建臺的吉爾吉斯國家電視臺(國營),另有“金字塔”等幾傢俬營電視臺。

  外交:獨立後始終奉行大國平衡、全方位的務實外交政策。吸引外資、尋求外援為國內經濟建設服務是其外交重點。重視發展同中國、俄羅斯、中亞鄰國的關係,將發展大國關係視作其外交的優先方向。努力推進同伊斯蘭國家的關係,積極參與地區經濟合作。

  與中國關係:中吉兩國是山水相連的鄰邦,有著約1100公里的共同邊界。吉爾吉斯斯坦是古絲綢之路穿越的地方,它的碎葉河畔的托克馬克是中國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誕生地。1991年12月27日,中國承認吉爾吉斯斯坦獨立。1992年1月5日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1996年7月,江澤民主席對吉爾吉斯斯坦進行正式訪問,兩國元首簽署了中吉友好關係基礎的聯合聲明和中吉兩國國界協定。

責編:慕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