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正文

拓展海外石油市場 困難還會有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20日 15:14)

  環球時報消息:去年以來,中國的石油企業在海外拓展的進程一直還算順利,但在不久前卻遇到了挫折。本來被十分看好的中石化集團及中海油入股哈薩克斯坦北裏海卡沙甘油氣田一事,突然峰迴路轉。這項涉資約100億元人民幣、被稱為中國今年首個大型海外收購的計劃,因為原有股東行使優先購股權而受阻。

  負責收購工作的中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仇祥華表示:“我們已經收到通知,有股東將行使其優先權,但這個股東不是殼牌,而是菲利普斯(ConocoPhillips),我們也感到很愕然。”在菲利普斯行使優先權後,其他股東都會加入,以保護自己的權益。雖然該油田的原股東有權這麼做,但對於中石化和中海油來説,此事的打擊相當沉重。中石化“不認為事件還有轉彎的餘地”。中海油于12日宣佈,退出有關收購。

  卡沙甘油氣田的股東最終阻止了中國的石油公司入股,原因很明顯,他們不希望有新的對手加入,特別是中國公司。熟悉國際石油界規則的人士説得很明白:“目前全球石油業像一個俱樂部,他們相互認識多年,知根知底,根本不希望有新成員加入,更何況是在有如此重大戰略意義的油田。”

  實際上,這不僅是市場競爭的問題。據有關數據,以2002年中國原油消費量為2.3億噸計算,中國對進口原油的依賴度已經接近30%,而且面臨進一步加劇的趨勢。國家計委能源研究所的有關研究認為,到2020年,中國對石油需求的下限為3.8億噸,上限為4億噸;而屆時中國石油産量的下限約為1.7億噸,上限也只有1.8億噸多一點。如果中國在海外石油資源的配置中説不上話,就很可能受到別人的制約。這種制約不一定追求馬上見效,但它會作為一種壓力長期存在,在關鍵時候會起作用。在成功控制中東後,美國以及現有利益者又豈會輕易放棄被視為另一個中東的裏海權益?

  對國內企業來説,最令人擔心的是,此次裏海油田收購事件只是個開始,類似的事件還會出現。兩位參與裏海交易的外國投資銀行家就大膽預言,“裏海一役還會重演。”他們的依據是,原有股東“明知道中國企業要擴張,為什麼讓他們進來?讓他們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這顯示出,未來中國企業將在外資競爭對手與外國政府的雙重“關照”下,艱難地向海外拓展。

  對中國的石油企業來説,制定出適當的戰略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它們事實上承擔了實現國家能源戰略的責任,那麼尋求政府更高層的幫助也是理所應當的。國內石油公司一定要促成中國從戰略層面來考慮海外市場拓展問題,在國家戰略中體現出企業的戰略。

  在拓展市場方面,國內企業可以採取“兩條腿走路”的策略:一是繼續沿著收購資源這條路,在海外選擇適當的收購對象。視野應更遠大,中東、中亞、非洲等地都可以考慮。二是考慮通過資本來參與或控制國外的石油企業。如果能成為國外石油公司的股東,有話語權在手,那麼在實施海外收購時遇到的阻力將會小得多。雖然這同樣會面對國外的政治封鎖,但這條路總得有人去走。(賀軍)

責編:趙國臣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