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輿論對新一屆全國政協寄予厚望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04日 14:35)
新華社香港3月4日電: 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3日在北京隆重開幕,香港一些媒體4日發表社評,對新一屆全國政協寄予厚望。
《大公報》的社評説,政協會議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獨有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九屆全國政協積極組織政協委員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推動政協的各項工作深入有序地發展,為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社評指出,值得重視的是,九屆政協常委會在報告中對十屆全國政協的工作提出了7條建議。這些建議是在總結九屆政協5年工作經驗和問題的基礎上,根據當前國內外的新形勢和中共十六大所提的新要求提出來的,對新一屆全國政協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更好地完成政協新時期的新任務,具有指導性意義。
社評説,新一屆全國政協有許多新面貌、新氣象。在2238名政協委員中,超過一半是新委員,平均年齡降低了,學歷提高了,包括新的社會階層中的代表人物加入到政協中,令政協的代表性和包容性更大了,可説是人才濟濟,精英薈萃。這些新氣象預示著新一屆政協將更有生氣和活力,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人們有理由對換屆後的十屆政協寄予更大的期望,相信他們能夠在未來的5年中不負眾望,克盡職守,在中國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祖國實現和平統一事業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香港商報》的社評説,今屆政協會議是一次新老交替的會議,人們都很關心政協的新陣容、新風貌和新打算。對於廣大港人來説,市民還特別關注港區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情況。因為,這不僅展現了香港人對國家大事的議政能力和水準,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展現了香港在全國的形象。
社評指出,過去,港人少有參與國家大事者,在早期的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中,難見香港委員的身影,直到改革開放前夕,全國政協的港澳特邀人士也不過幾人。近20多年來,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的人數和地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一屆政協2000多名委員中,僅特邀香港人士就多達122位,加上其他界別的香港政協委員,共計175人,是歷史上最多的。
社評説,以政協委員身份參與國家大事的港人越來越多,位置也越來越重要。可以預期,隨著全國政協的功能和作用不斷得到加強,政協委員對國家經濟和政治生活的影響亦會越來越大,只要港區政協委員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就一定能夠為國家的進一步發展作出更加重要的貢獻。
責編:趙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