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直通現場》欄目是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于2000年11月27日改版以後誕生的一個子欄目,它是一個以"重大新聞事實、鮮活新聞現場"為報道方向的新聞專題節目,也是《東方時空》中唯一的新聞專題欄目。
《直通現場》自誕生之時起,它就以極具衝擊力的現場報道風格贏得了觀眾的注意和歡迎。該節目每期9分鐘,每週一至週六早晨7點20分首播,然後在當日中央電視臺的第一套、第二套和第四套節目重播三次。
《直通現場》的前身是誕生於1993年的《東方時空》的子欄目《焦點時刻》,之後又改名為《時空報道》。這個欄目自1993年開播起,以"關注社會熱點"的鮮明風格,首開了中國電視媒體關注社會現實、勇於輿論監督之先河,併為此後《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等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欄目的誕生積累了經驗、鋪平了道路。
新的《直通現場》欄目與它的前身的最大區別,就是大大增加了對新聞事件現場報道的比重,更加強調現場目擊、現場發現、現場採訪、現場評述,充分發揮電視傳媒表現生動、可視感強的優勢,淋漓盡致地展示正在發生或剛剛發生的新聞事件。它是一個將現場報道與深度報道有機融為一體的新聞專題節目,在保持它的傳統優勢基礎上,用新的風格去繼續擴大自己的收視群體。
《直通現場》欄目現有40余名采編人員,分為策劃、編輯、採訪、合成等專業崗位,平均年齡在25至30歲。作為中國電視新聞的一群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從業人員,《直通現場》將堅定不移地把目光投向中國社會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從中發現和發掘最為鮮活、生動的新聞事實,向廣大觀眾提供及時、客觀、全面的現場報道。
我叫劉愛民,東方時空《直通現場》副製片人。畢業于江西師範大學,又經歷了多年軍旅生涯,學會了在忍耐中成長,在成長中忍耐。1996年進入中央電視
臺。
在《焦點訪談》任記者,開始擁有了相對獨立的話語權,開始用自己的思想表達對生活的認識和看法,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於這個世界。在《焦點訪談》欄目工作近五年,採訪完成了80多期《焦點訪談》節目,還製作了《新聞調查》,參與了香港回歸和三峽截流等大型現場直播報道。有上百人因為成為了我的採訪對象,有的苦盡甜來,有的升遷發跡,也有的丟官落魄,還有的鋃鐺入獄,而這些從來沒有給我帶來過絲毫快慰,採訪的愈多,我愈加感到個人的無力;面對社會,我愈加感到僅僅少數人有話語權是不夠的。
2000年7月東方時空改版,我辭別《焦點訪談》來到《直通現場》,不是為了謀一官半職,而是為了辦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聞專題欄目,它既不像評論性節目如《焦點訪談》那樣老套,也不像新聞欄目如《新聞聯播》那樣表淺,它應該是一個迅速的、生動的、權威的專題性新聞,讓觀眾早上一打開電視,就發現《直通現場》今天所報道的詳盡內容,正是他們想知道、想關注的事情,符合他們的期待。這樣一個欄目,中國電視界還沒有出現過。
為了這個充滿創造空間的新欄目,我來到了《直通現場》。
編導劉年個人簡歷
生日:1970年3月5日
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2年7月—1994年12月 中國保利集團 公關部經理助理
1994年12月—1995年12月 北京電視臺《北京您早》 記者
1995年夏 通過中央電視臺的公開招聘者考試進入新聞評論部至今
曾經承擔98年抗洪報道任務,獲中央電視臺抗洪個人三等獎及抗洪報道銀獎。
99年參加中央電視臺赴澳門回歸報道組,製作《澳門問題的由來與解決》、《特區下政府的使命》、《回歸大事記》等大型重要專題片的獨立製作,並於回歸當晚在中央一套黃金時段播出。
從1999年開始負責東方時空的整體改版策劃案,製作多期改版樣片。
2000年度被評為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先進個人。
主要作品:
《生豬豈能如此“保養”系列報道》
《天災還是人禍》
《美容也能報銷》
《96高考報道》
《木耳“熏黃”毒害健康》
《交警送迷童》
《成都十字路口改造》
《雲霄打假》
《滇池治污》
《治沙母親河》
《假日旅遊面面觀》
《佳木斯大火》
《醫生傳銷醫德何在》
《商標也能造假》
《9.29氫化鈉特大泄漏污染險紀實》等百餘期專題節目。
採訪足跡遍及祖國各地,曾經數十個節目獲得新聞評論部、中央電視臺及有關部委的嘉獎。
孫利民 《東方時空 直通現場》攝像
沒有什麼值得自詡的經歷和驕人的成績可以炫耀,但卻因少年時偶然看到別人擺弄相機覺得好玩而喜歡上了攝影,並從在暗室中衝冼出自己拍攝的處女片開始而一發不可收拾,且一不留神把業餘幹成為專業。做過攝影記者、娛記、法制記者,拍過廣告、MTV,現在是工作在央視扛著攝像機帶您“感受真實”的一名攝像記者。對我來講是興趣成就了職業。因為對攝影情有獨鍾,所以從來未想過改弦易轍換職業。
少時的偶然還與足球相伴走過了學生時代,至綠茵鎩羽時才醒悟了青春短暫。本可以用所學的法律博得一些弱者的崇敬,然而面對眾多的弱勢群體,我還是選擇了手中的鏡頭而放棄了專業。值得慶倖的是在《今日説法》工作期間也過了一把職業與專業並舉的癮。但又因感情比較脆弱,經常見不得在採訪中遇到的淚水與無奈,而轉戰到了《東方時空》。但無論身在何處,為社會多做一點小好事的信念。卻始終不會改變。
編導周康梁
1970年出生於四季如春的昆明,天津/上海人。
理想當一名畫家,未遂。
機械設計與製造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從事五年國際貿易工作。
92年開始發表新聞攝影作品。
現為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 直通現場》編導。
李卓琪
男,大專文化,湖南湘潭人。199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係幹修班學習,2001年3月進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 直通現場》任攝像記者。
本人從事攝像記者時間不長,但還算敬業,原因是自己酷愛圖片攝影,一心想做一名合格的影視創作人。難怪自己在影視圈中説得多,做得少,就選擇了新聞專題的拍攝。半年下來,自己收穫不小,客觀、及時、正確的報道加之本人影視悟能和技法運用,我還能勝任《東方時空 直通現場》攝像記者工作。在工作中,我總是努力地把選題中的創作對象、環境、空間之間的關係通過我手中的攝像機建立起來,通過錄像器把我在社會與生活中所能看到的千差萬別記錄下來,滿足編導的鏡頭所指,更代表觀眾的心願。我相信我在東方時空今後的日子裏,是在苦幹、實幹,更是在學習。
高忠
男,漢族,生於1975年7月20日。
1996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
1996-1997年,CCTV—經濟半小時記者
1998年至今,東方時空記者
編導 柴盛韜
性別:男
經歷:1974年12月22日出生於哈爾濱
1993年8月考入北京廣播學院廣播電視文學系
1997年7月畢業後留校任教
由於不安心本職工作,曾經混跡于北京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 《經濟半小時》欄目。
2001年5月投靠東方時空《直通現場》欄目至今。
編導王新宇
1968年9月25日出生於山西省臨汾市
在家鄉讀完小學和中學
1987年考入山西師範大學
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太原市12中任教
1995年一時衝動考入山西電視臺,從此與電視打起交道
2001年2月二時衝動進入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工作室至今
在山西電視臺工作期間,曾幾十次獲得國家、省級新聞消息專題類獎,目前在中央電視臺還是一名新兵,還沒有建樹。
攝像張雲龍
1964年出生,山西太原人。一個沒什麼特長的普通人,有一個妻子,一個兒子。1984年在一個學校被領導安排幹上了攝像。1997年漂在北京(原先在黃河電視臺幹過),後加入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至今。攝像水平比不懂攝像的人高,與同行相比則一般。
編導王躍軍
第一次接觸電視是在母親的單位。幾歲的孩子,更多看的是“電視”而不是節目,當家裏有了電視後,更多看的是節目(什麼節目都看)而不是內容。再大一些時開始了對節目內容的關注,但卻從來沒想過節目內容的生産。步入電視臺後不得已地開始了對節目內容生産的學習,但並未想到過生産“精品”。而到了中央電視臺後就不得不開始研究如何生産“精品”了。
本人學的是土木建築,可卻從事了電視這一行當,從黑龍江衛視到大連電視臺,又到中央電視臺,一步步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到現在的感受就是電視行業是一個“高處不勝寒”的行業,中央電視臺又是一個“高處不勝寒”的地方,所以告訴自己的只能是“努力”。
策劃周婷
算起來,在《直通現場》組我應該是最小的吧!不光是年齡,從事電視工作的經歷也是如此。
我的經歷非常簡單,1995年陰錯陽差地考上了家門口的西北工業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雖然痛苦地學起了微積分與函數,但好強的我還是一路獎學金地學到了畢業。為了圓自己兒時的夢,99年本科畢業的時候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係的新聞播音專業第二學士學位班。
在廣院,讓我接觸到了電視,了解了電視,也決心幹起了電視。畢業實習時來到了東方時空《直通現場》欄目,不知不覺幹到了現在。
編導念東梅
雲南省昆明市人,1991年至1995年在重慶市西南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習,畢業後於同年改行進入雲南電視臺新聞中心。2000年8月加盟到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直通現場》欄目任記者至今。在生活中最大的興趣愛好便是養狗,目前已擁有3隻狗。在這裡也介紹一下,它們分別是:發財(麥町犬 男性 兩歲),恭喜(麥町犬 女性 八個月),它們倆有可能成為一家子。還有點點(西施犬 男性 三歲)。
編導張鴻勳
電影《阿甘正傳》裏有句話:“生活象一盒夾心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口會嘗到什麼。”國際貿易本科,建築學本科——一個工科學士本該進入歌德説的 “凝固的音樂”領域去搞空間藝術,卻不務正業做起了關於時間的藝術。電視——一個據説“只開花,不結果 ”的行業,可能是這一秒一禎為單位的東西不同於以往接觸的任何一件事情,才于我産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從一入行我就知道很難再擺脫誘惑了。
算起來,電視做了4年,正好是大學本科的時間長,但4年大學可以畢業,電視這東西——太難説什麼時候才能畢業了,好像什麼工種都做過,攝像、記者、編輯、導播、切換、導演,現在又回到了一開始就做的新聞記者,可這電視仍覺得象一首歌中唱的“徘徊在心門之外”,只好不停地學習,目前正在自認為刻苦地攻讀新聞學碩士,只是老出差,難看成書,聊以“行萬里路”強于“讀萬卷書”,給自己一顆本質愛旅遊的心找個理由存在。
策劃任濤
想當初剛到《東方時空》,讓做策劃,不做,要做記者,出鏡的那種,於是直通《現場》,結果還是做了策劃。沒輒,既來之則策之吧。策劃者,運籌帷幄、出謀劃策者也,幕後操作,玩弄“陰”謀,非詭計多端不可為也(旁白:自我安慰法),不過大多情況還是陽謀。不求日日決勝千里,但求哪天都別斷了頓,是為最低綱領。當然啦,最高綱領還是策出領導滿意、觀眾愛看的好片子。為了實現最高綱領,借用一句廣告詞:“我(還有個‘們’)一直在努力!”(旁白:告丫侵權)
個人簡歷:1970年生於軍中,嘗立志從軍,直通沙場,終未如願(旁白:涉嫌抄襲),而今淪為軍事燒友。1988年入鄭州大學新聞系啃書四年,畢業後到地方檯工作八年,2000年11月潛入《東方時空》。
主要獲獎作品:系列專題片《甲骨百年》 中國電視新聞獎一等獎
攝像劉科峰
年齡:29歲
性別:男
籍貫:四川成都
學歷:四川大學哲學系 行政管理專業(大專)
四川大學經管係 經濟管理專業(本科)
愛好:攝影 體育 上網 音樂 旅遊
經歷自述:
92年—93年 成都人民廣播電臺 記者
最初進入新聞界,完全是一種巧合,一次演講比賽之後,被推薦到成都人民廣播電臺從事新聞採訪和播音工作。
93年—95年 四川有線電視臺 攝像 編輯
93年考入四川有線電視臺,真正接觸電視行業。在3年的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中積累了不少有關電視製作方面的經驗,對任何事物都有了敏銳的觀察力。在與社會廣泛接觸的同時,也豐富了知識,開闊了眼界,並對電視工作産生了濃厚興趣,立志終生做一名電視工作者。
當時還有幸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在西南的一個攝製組,先後攝製過《神州風采》、《12演播室》、《與您同行》、《中國財經特輯》、《今日四川》等節目。
其間還兼職于香港兆立媒介代理集團,主要從事影視節目交流以及廣告發佈和推廣工作。先後向成都多家電視臺推薦過電視劇《大時代》、《富貴冤家》;卡通片《灌籃高手》、《羅賓聖鬥士》等節目,均創下了較高收視率。
95年—99年 成都經濟電視臺 記者 編輯
經濟信息部《每日財經報道》
在此欄目工作兩年,對成都的證券、金融業進行了大量的經濟分析性報道。
新聞部《早間時空》
98年進入該欄目,進行組建和籌劃工作,在人員還未完全到位的情況下,從製作片頭,節目編排到攝製播出,僅用了兩周時間。目前,這個30分鐘的早間新聞節目仍保持著良好的收視率。
99年10月—2000年11月 新時代影業公司 影視監製
在該公司從事記錄片的編導和攝製工作,主要作品有:《中國民間藝人》之綿竹年畫,糖畫藝術,過年;《中國風光》鴿仙山
2000年11月至今 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直通現場》欄目 攝像
這裡帶給每一位新來者的是新的機遇 、新的學習機會、新的挑戰,這些都需要你一切從頭開始,我相信我會把握好這個機會。
王志安
1968年4月21日出生;
1986年考入武漢大學化學系;
1987年轉入武漢大學政治學院;
1991年在河南省洛陽市財會學校任教;
1993年底調入內蒙古工業大學社科部任教;
1996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碩士學位;
1998年底進入《東方時空》;
我進入《東方時空》其實非常偶然。98年的一個下午,我和我夫人一起在北大的三角地看各種五花八門的廣告,這已經成為每天我們校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內容。很巧,在花花綠綠的海報當中,我們看到一份很小招聘廣告,説《東方時空》正在招賢納良。我夫人就極力慫恿我去應聘,是她的堅持和期許最終讓我進入了《東方時空》。一晃三年過去,從記者到編輯,再到策劃,與自己過去熟悉的生活漸行漸遠,慢慢地也成了《東方時空》的老人。三年中,參與製作了近百期節目,不大不小的獎也拿了幾個,但令自己滿意的還沒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