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傳媒鏈結 > 正文

【新京報】暴雨考驗城市綜合素質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2日 09:56)

  7月10日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致使積水淹沒汽車、路面突然塌陷、多處房屋倒塌等,造成了北京城市交通大面積堵塞和部分地區癱瘓。一場暴雨竟然造成如此大的災害,對此,讀者發出追問:北京到底怎麼啦?本期發表的兩篇評論分別從各自的角度闡述了作者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這場暴雨不僅僅是對北京城市道路排水能力、政府應急處理機制的考驗,更是對整個城市綜合素質的考驗。作為文明象徵和現代化標誌的現代城市,是人口、資源、信息高度集約化的産物,本應為人們提供更為安全、健康和便捷的物質條件和社會保障。但由於受征服自然錯誤理念的支配,人們違背自然規律,或急功近利地過度開發,或自以為是地盲目建設,導致城市這樣一個複雜的有機系統素質下降,經常出現運轉失靈的“城市病”。

  城市越大“城市病”産生的危害也就越大。就是原本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在城市就會成為製造災害的罪魁禍首,颳風就産生沙塵暴,下雨就導致地面積水等。2001年的那場大雪,差不多造成北京全城的癱瘓。老天打一個噴嚏,城市就感冒、發燒,乃至半身不遂或全身癱瘓,這種城市素質令人擔憂。城市應對天氣等自然變化的能力如此低下,北京如何提高城市素質,增強城市的免疫力,值得深刻反省和全面檢討。

  面對如此嚴重的積水,交通指揮和防汛指揮的應急部署多少顯得有些倉促和無奈,但這還只是問題的表面。有些人進一步追問,為什麼首都氣象部門沒有迅速提高對惡劣天氣的研究預測水平?他們建議氣象研究從“自然生態研究系統”劃轉到“經濟社會綜合決策系統”,將其納入首都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體系。筆者以為,這仍然只是治標之策。

  也許我們可以將主要原因歸之於暴雨這種不可抗力,這樣就不必深究人為的責任。但一場普通的暴雨,為什麼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難道就沒有城市規劃設計缺乏排水能力的問題?為什麼會造成路面塌陷?如此脆弱的道路,難道就沒有城市建設施工的質量問題?面對突發的自然災害,北京城市設施的建設狀況更令人擔憂。許多所謂“天災”的背後,或多或少有幾分是“人禍”。如果我們打破沙鍋問到底,有關責任人也許就會浮出水面。

  筆者認為,如何接受各種複雜情況的考驗,是提高北京城市素質的關鍵。在這一次考驗中出現的問題,值得政府反思。現在,城市素質建設對北京日益重要。城市素質是提高城市免疫力,預防和減少各種災害,獲得持續發展的根本,北京應該儘快加大力度,創新管理手段,健全基礎設施,全面落實責任,提高應對包括天氣變化在內的所有危害、災險的預防與控制能力。

  據天氣預報,北京近日還可能有暴雨,我們的城市還處在災害的威脅中。現在,坍塌的路面該修補的要趕快修補,堵塞的下水系統該疏通的要抓緊疏通。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畢竟,城市生活還得繼續。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從暴雨中出現的問題出發,刨根問底,找到問題的癥結,以更新城市理念,提高城市素質,做到防患于未然。(黃震)

責編:于冰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