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重慶氯氣事故有沒有可能被制止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0日 10:02)
發生在重慶的化工廠氯氣泄漏事故,是一起典型的突發事件。目前,由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派出的專家組正在進行現場調查和事故分析,事故的具體原因尚待披露。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不過根據已經披露的信息,還是有些經驗教訓值得總結,有些傾向值得警惕。
據媒體報道,發生事故的重慶天原化工總廠建於1940年代,無論是工廠設備狀況還是廠區周邊環境,都已經不再適合在此地繼續生産,而重慶市有關部門確實也已作出工廠搬遷的決定。只是事故的到來比搬遷的速度更快,悲劇就此發生。
就媒體已經披露的信息,事故的起因明顯是由於設備老化,造成氯凝器穿孔、氯氣泄漏。和以往發生過的氯氣泄漏事故一樣,這次泄漏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但是,更大的事故和悲劇發生在前一事故的處理過程當中。氯氣開始泄漏將近一晝夜之後,三隻氯氣罐爆炸,終於釀成真正的悲劇。
設備陳舊和處置事故過程中的違規操作,是專家對事故原因給出的初步結論。如果實際原因確如專家分析,則這次突發事件就不是一件無法預知、預防的偶然事件,如果廠方對各種隱患早加警惕和預防,事故應該得以避免。
設備陳舊、老化,是早已預知的事實,而且此前已經有類似的氯氣泄漏事故發出過預警。工廠作出搬遷的決定,應該是對此已經有所警惕。但是,警惕並沒有落實為迅速的行動,於是才有悲劇的最終發生。
至於事故處置過程中的違規操作,只能是專家才能作出的事後分析,因為參與處置的人員,已經全部葬身於爆炸聲中。作為遠離事故現場,而且沒有任何分析依據和能力的人,我們不能對他們行為的當或不當作任何具體判斷,但在對一事故的處理過程中卻引發更大的事故,是無論如何都不應該發生的悲劇性錯誤。
經過機槍、座炮、坦克的輪番上陣之後,事故的繼發隱患終於排除,轉移避難的數萬群眾開始回家。無論事故多麼意外又多麼驚人,也已經開始平復。面對本來似乎並不嚴重的事故,面對親手處理事故卻又葬身於事故的廠領導和技術人員,恢復平靜的人們,其心情或許更加沉重———如果工廠領導始終把對生命可能造成危害的事故苗頭看做最危險、最嚴重的信號,就應該及時更新或報廢老舊設備,泄漏事故就可以避免;如果在泄漏事故的處理過程中,有更嚴謹、科學的態度和程序,爆炸引發的悲劇也應該能夠避免……
事後的“如果”總是顯得無力甚至可笑,但尊重生命、尊重科學的口號已經喊過無數,卻還是不斷有人倒在對生命不夠尊重、對科學規律不夠尊重而導致的失誤和錯誤中。(張天蔚)
責編: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