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傳媒鏈結 > 正文

【人民日報】世界油價誰主沉浮

央視國際 (2003年01月23日 12:25)

  人民日報消息:俄羅斯13日以保護其國家利益為由,決定派遣戰艦到海灣執行任務。“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和“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兩艘戰艦以及一艘補給艇離開遠東地區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基地,開赴海灣,標誌著美俄兩國在海灣地區維護各自戰略利益的較量在升級。

  海灣戰雲密布,遭受最直接影響的是世界石油價格。第一次海灣戰爭結束後,世界石油價格曾跌落到每桶10美元的水平,使石油消費大國的美國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也是美國能夠在20世紀90年代保持經濟長期繁榮的主因之一;而石油生産大國俄羅斯卻因此而成為受害者。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期的俄羅斯不僅不能依靠石油生産大國的優勢,在世界石油市場上換回足夠的外匯來穩定國內經濟,反而因為石油價格長期低迷,造成國內石油工業舉步維艱。1999年後,俄羅斯政府在世界石油市場上發揮積極作用,在世界石油價格不斷上升中獲得許多實際的利益。從2002年10月底開始,俄羅斯原油産量達到每天797萬桶,超過沙特阿拉伯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産油大國。

  世界石油市場價格的高低,對美國和俄羅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目前,石油價格每桶在30美元左右。若油市行情急轉直下,油價回落到1桶10美元的話,估計俄羅斯每天就將損失約1.6億美元的石油收入!美國則會因石油漲價而蒙受經濟損失。世界石油市場價格從1998年底的每桶10美元漲到現在的每桶30美元,美國進口石油的開支幾乎翻了兩番,導致美國工業産品生産成本增加,由高科技進步帶來的市場競爭優勢被大大地抵消了,成為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之一。儘管美國不斷地降低利率,但是,利率杠桿仍然難以刺激經濟,恢復昔日的活力。

  目前,世界石油價格受海灣地區緊張局勢和委內瑞拉石油工人罷工的影響而搖擺不定。1月11日,在反恐的旗幟下,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連續簽署兩道命令,再向海灣地區增派6.2萬名士兵。15日,美國又正式要求北約參與如部署導彈保護土耳其這樣的行動。委內瑞拉石油工人持續6周的大罷工,導致該國石油日産量從原來的300萬桶降到60萬桶。美國石油進口量的13%是來自委內瑞拉,每天約為150萬桶。美國的石油供應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壓力。

  作為石油消費大國的美國絕不會面對世界石油價格上浮的趨勢而坐視不管,無所作為。美國加緊在海灣的軍事部署和海灣戰爭的可能爆發也許會使美國軍事力量借機在該地區駐紮下來,從而直接並長期影響世界石油市場價格。

  當然,俄羅斯也不會輕易放棄維持國際石油高價位所帶來的好處。歐佩克決定從2月1日起,除伊拉克外的10個成員國將每天增産原油150萬桶,使日産最高限額從2300萬桶增加到2450萬桶。然而,面對俄羅斯對維持油價的努力來説,歐佩克的決定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世界油價不降反漲,13日英國布倫特原油價格上升了53美分,達到30.2美元一桶。紐約2月原油期貨價格上漲58美分,達到32.20美元一桶。

  今天,世界石油生産大國俄羅斯與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正圍繞石油所帶來的巨大利益而展開了新一輪的爭奪。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俄美在海灣地區的激烈角逐將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世界石油價格的未來走勢。(曹銳)

責編:任今航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