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傳媒鏈結 > 正文

【人民網】以發生爆炸後,巴問題倫敦會議還開得成嗎?

央視國際 (2003年01月08日 15:25)

  人民網消息: 據設在卡塔爾的半島電視臺1月7日報道,英國政府發言人今天表示,鋻於以色列拒絕巴勒斯坦代表團參加擬於元月中旬將在英國首都倫敦召開的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國際會議,因此此次擬議中的會議很可能會被取消。不過這位政府發言人也批評了英國《泰晤士報》關於這次會議已經被取消的報道是不正確的。

  去年英國首相布萊爾帶著家人到埃及的沙姆沙伊赫來度聖誕節期間,開羅的《金字塔報》等多家阿拉伯文報紙都刊登了他的一篇文章,稱英國計劃于2003年1月中旬在倫敦召開為期兩天的國際會議,專門討論巴勒斯坦改革問題。布萊爾表示此次會議將著重研究並確保巴勒斯坦的改革是有效的,會有助於推動和平事業,而且這次會議可能是建立巴勒斯坦國道路上必須邁出的關鍵一步。英國首相認為由歐盟、俄羅斯、聯合國和美國組成的所謂四方會議機制提出的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能確保2005年底前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而在此之前幫助巴勒斯坦實施民主、重建公民社會及行政和安全機構是成功的條件,重要的前提和基本的要素,國際社會現在應該共同努力以增加這個和平計劃得以成功實施的機會。布萊爾首相説他已經正式邀請巴勒斯坦代表、四方機制各國代表和埃及、沙特及約旦的代表一起與會。布萊爾對阿拉伯讀者説,“也許對於生活在中東地區的人民來説實現持久和平還是一件遠不可及的事,但是我相信通過對話而不是暴力與毀滅,實現它是可能的”。

  這以後儘管巴以雙方的暴力衝突一直沒有停止過,但在以色列境內卻沒有發生過針對平民的自殺性攻擊,而主要是以色列對巴勒斯坦極端組織的鎮壓,所以輿論也是批評以色列的居多。此時國際社會關注的主要精力雖然在伊拉克危機上,但卻也期待著未來的倫敦會議會有好息傳出。誰知1月5日在特拉維夫連續發生了兩起完全針對普通平民的自殺性炸彈襲擊事件,不僅百餘人死傷,還結束了為期六周的“相對平靜”,因而受到了國際輿論的譴責。更想不到的是居然還有兩三個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先後聲稱對這兩起事件負責,

  以色列當局的報復是可以想見的。除了重申必須絕對停止“恐怖攻擊”才會恢復與巴勒斯坦的和談外,以色列軍隊還將進一步圍剿攻擊巴勒斯坦激進分子,關閉了巴勒斯坦的3所大學,還禁止巴勒斯坦高級官員離境出席關於巴勒斯坦改革的倫敦會議,以及原訂於本月9日將在西岸城市拉馬拉召開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中央委員會會議。據巴勒斯坦地方政府部長埃雷卡特今天對半島電視臺説,以色列已經發佈命令關閉了巴勒斯坦所有的國際通道,禁止擁有國際職務的巴勒斯坦政府高級領導人出境以及在國內城鄉間自由行動,同時決定35歲以下的巴勒斯坦公民也將不得通過機場和港口經埃及和約旦離開巴勒斯坦。埃雷卡特認為這是以色列“將巴勒斯坦人民推向人道主義的災難”。這是以色列方面在禁止阿拉法特出行之後對巴勒斯坦高級官員全面的行動限制,除了以色列看守內閣外交部長內坦尼亞胡要求驅逐阿拉法特的建議被拒絕外,以色列幾乎已經採取了它可以採取的所有報復措施,並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強烈不滿。

  中東問題分析家認為,以色列軍隊事實上已經佔領了大部份巴勒斯坦城鎮,還對巴勒斯坦有限的幾個目標進行了重復轟炸,它已經無法再採取更加激烈的軍事手段來報復了,否則它將受到國際社會更加嚴厲的指責。此外,在美國等西方主要國家紛紛準備出兵對伊動武的時候,正在尋求美國援助的以色列也不敢再擴大事態。而在經濟和軍力上以色列似乎也有力不從心之感,更何況1月28日的以色列大選在日益臨近,再加碼顯然不利於沙龍的“和平競選”口號。於是沙龍政府禁止巴勒斯坦代表團參加在英國倫敦召開的巴勒斯坦問題會議,以及禁止巴解中央委員會召開會議就成為一個比較理想的“報復手段”。

  阿拉伯世界對以色列此舉反響頗大,認為不讓巴解中委開會是不允許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討論未來的巴勒斯坦憲法;而不讓巴勒斯坦代表團參與倫敦會議是無意恢復和談及打破暴力“怪圈”的努力。不過據報道在巴勒斯坦內部也有直接指責阿拉法特為什麼會有其領導的“法塔赫”運動分支參與攻擊以色列平民的行動。

  可以肯定以色列的報復還將繼續,似乎它也無意放棄“以暴制暴”的策略。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迄今也還沒有承諾停止在以色列境內發動針對平民的自殺性攻擊。在美國將主要精力放在“倒薩”戰爭上的今天,巴以局勢恐怕很難會有轉機。但是倫敦會議根據布萊爾首相的設想不是簡單的國際中東和會,而是以討論巴勒斯坦改革為主要內容的國際會議,因此巴勒斯坦領導機構是否與會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以色列堅決不讓巴勒斯坦領導人參加倫敦會議,那麼下周的巴勒斯坦問題倫敦會議即使能召開,會有什麼成果也是令人懷疑的。(駐埃及記者 徐 平)

責編:任今航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