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傳媒鏈結 > 正文

【環球時報】日本為啥讓人沒好感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19日 14:01)

  環球時報消息:5年前,中國一家有影響力的報紙曾以《中國青年看日本》為題,做過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對日本沒有好感的中國青年比例高得驚人。5年後,也就是在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週年之際,社會上又以“是否對日本懷有親切感”為主題,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作出否定回答的為43.3%,感覺一般的為47.6%,對日本懷有親切感的只有5.9%。

  調查結果出來後,日本方面的看法讓人驚訝。11月28日,小泉首相的外交智囊機構“對外關係工作組”向他提交了一份題為《21世紀日本外交基本戰略——警惕中國的軍事力量》的報告,聲稱:“中國年輕人的厭日情緒源於中國國內的教育方法,應該與中國政府坦率地進行磋商。”

  把中國年輕人的“厭日情緒”歸咎於中國的教育,這未免太牽強,因為這一觀點不能解釋在同樣的教育下,中國青年何以對別的國家懷有好感,或者沒有惡感。

  從根本上説,中國人對日本的看法離不開那場戰爭,特別是戰後日本對那場戰爭的認識和對中日關係的態度。多少年來,伴隨著日本汽車、電器滾滾而來的,不時有噪音響起。日本右翼勢力對於侵略中國的戰爭一概抹煞,死不認賬,大做翻案文章,甚至把那場慘絕人寰的戰爭美化為解放戰爭。日本的右翼分子和政要,一次次地參拜靖國神社,不斷地篡改歷史教科書,否認南京大屠殺,還時不時跳出來大放厥詞,信口雌黃,起勁地鼓吹“中國威脅論”,甚至與“台獨”勢力關係曖昧。

  我們不得不説,這類翻案活動極大地傷害和刺激了中國人民的感情,讓經歷過這場戰爭的老人們很生氣,也讓中國的年輕人很激憤。

  為什麼德國能夠坦誠反省那場戰爭,日本卻不能?一向善於學習別國長處,並曾經以德國為楷模的日本,何以在這個問題上如此逆流而動、執迷不悟呢?

  在影響中日關係的歷史認識問題上,不是中國人抓住歷史問題不放,而是日本缺乏對侵略戰爭誠懇的反省態度,逃避應該承擔的責任,甚至歪曲歷史、美化侵略,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和根本所在。

  日本不乏善良正直的人士,他們為中日友好而奔波,為敦促日本政府反省歷史而努力,讓人感動,讓人敬佩;但他們的力量有限,對日本政壇和日本輿論難以産生大的影響。

  日本對侵略戰爭拒絕認罪、拒不承擔責任的做法,是一個涉及國家道義、民族良知、人類文明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也是關係日本未來的大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對華外交問題。如果日本不能從這個高度認識問題,正本清源,迷途知返,那麼不僅中國人對日本的印象不會改變,就連日本的未來走向也是令人憂慮的。所以,日本政府應當做的不是同中國政府磋商中國的教育方法,而是以德國為榜樣,對歷史進行反省,對國家走向進行矯正,舍此別無他途。(林治波)

責編:水晶石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