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傳媒鏈結 > 正文

【文匯報】與研究生朋友談成才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25日 10:41)

  文匯報消息:現在,報考研究生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那麼研究生與本科生有什麼區別呢?我想講講自己的一些想法,我是學生物學的,生命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自然科學家研究自然現象,研究自然現象之間的關係,通過這些關係來認識自然界內在的一些規律。但是,當人類出現以後,已經沒有純粹的自然了,至少在我看來,已經沒有了。我們看到的自然已經是自然與人相互作用的産物。研究自然也就是研究自然與人作用以後的産物,這個産物會在科學家頭腦中反映出一些現象,以及現象之間的聯絡,這是認識自然的開始。

  ●培養對自然的洞察、分析、推理和表述能力

  科學家想做的事情,就是通過研究力求找到他與自然之間的一種共鳴,一種諧振。

  所有已知的定律、定理都是自然在科學家頭腦中反映以後由科學家自己組織的一種對自然反映的主觀形式,儘管現象是客觀的,它反映在科學家頭腦並由科學家表述出來以後,都帶上了主觀因素。因為有科學家自己的思想在裏面,所以這些科學定律、定理都是有個性的。比如説大家比較熟悉的牛頓定律,它是研究物體宏觀運動的,揭示的是物體運動的客觀內在規律。牛頓通過觀察、分析、研究把物體的運動規律表述成為三大定律,屬於牛頓的個性非常強,人們稱之為牛頓定律。漢密爾頓體系就反映物體宏觀運動規律而言,與牛頓定律是等價的,但表述方式卻有與牛頓很不一樣的學術特點。同樣,在描述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中,薛定鍔方程與海森堡矩陣力學也是等價而各具個性的。又如,遺傳學中最重要的孟德爾定律,是孟德爾所描述的生物學規律。它不僅有極強的實驗基礎,並通過對實驗結果的統計學處理而揭示了遺傳因子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相對獨立性,體現出孟德爾在實驗數據的詮釋和向理論昇華方面的獨創性和顯明的學術個性。由此可以引出一個問題:有相當高的對自然的洞察、分析、概括、表述能力的科學家,應該具備什麼素質?不是誰看到自然界都可以發現自然界的內在規律的。我想,從某種意義上來説,讀研究生就是為了獲得作為科學家的一種最基本的素質,成為有發現與發明智力的人。

  當然,除了讀研究生以外,還有很多途徑可以獲得作為科學家的基本素質,但是,做研究生是一個最為有效的途徑。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與本科生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從學一門專業、一門技術發展到對自身素質,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文化、科學和技術總體素質的一個重新構建,並逐漸形成一個既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又能不斷更新和重新組織的、廣博而又有一定深度的知識結構。並在研究生階段就開始注意形成自己的學術個性(Scientific personality)。

  ●培養將創新的科學思想展開為研究課題的能力

  科學家的素質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譬如在閱讀、實驗或討論中常常會産生許多新的想法,這些想法在科學研究中叫idea,其中具有學術創新內涵的思想是非常寶貴的。作為研究生、科學家應當是具有一種把idea發展成為project,即一個研究課題的能力。比如一位生理學家想到在研究神經調節時從未有人提及體液系統,那麼在神經調節諸多因素中,會不會存在某種間接的通過配體受體系統來調節的現象?在神經元表面有沒有可能存在着某種受體?接着就是要設計一個實驗來證實這個科學思想或假設,將思想展開為一個研究課題。用什麼作材料,通過什麼技術路線去發現、鑒定這個受體的存在,這個受體的結構是什麼,它的性質是什麼,與它相互作用的配體是什麼,它與配體反應的規律是什麼,反應後的信號傳導通路又是什麼,等等,這樣才能逐步發展成一種理論或學説。作研究生就是要學會這個,這是作為科學家素質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但僅僅是一點。

  研究生通過做課題學到了很多技術,例如會對基因作結構分析,會把基因從這個細胞拿出來裝進另外一個細胞,會給基因測序。然而,重要的是為什麼要做這個基因?以及通過什麼途徑,在什麼層次上分析這個基因的結構與功能?研究生階段學習,決不是僅僅為了學幾種技術。毫無疑問實踐是獲得真知的惟一途徑,所以不做實驗是不行的,但光靠做實驗是遠遠不夠的。研究生不但要勤於操作,還要善於思索。這也是科學骨幹或學科&&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做學問如同下棋,當然想贏,想把對方的子吃掉。但要記住一句話:“不善弈者謀子,善弈者謀勢”,所以不要光去謀一城一地的得失,要謀子更要謀勢,“勢”是什麼?就是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應該具備的內在素質,包括思想品德,科學精神,治學態度,甚至涉及言行舉止。總起來説,強調的是素質,德學才識。以前常講“學以致用”,這句話對不對,當然是對的,但要有戰略眼光,不光為今天用,明天用,也不光為個人用,要為長遠的國家目標和學科發展所用。在研究生階段主要是學會可以去進行全新領域研究的能力,而不是要你當時學了什麼將來一輩子就去幹什麼。也許這就是素質培養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

  ●培養對新的學科生長點、經濟生長點和社會文化生長點的職業敏感

  前幾年,美國《科學》雜誌曾報道日本研究生僅為本科生人數的5.5%,美國15.4%,英國37.8%,法國18.3%。(中國的情況不得而知,據統計上海是8-10%。不過上海的數字不能代表全國。)從這個數字看,日本是最低的,日本每千人中研究生數不到2個,美國是12個,英國與法國都是3-5個,又是日本最低。日本政府已注意到通過研究生培養不僅可以讓一大批年輕人很快站到科學前沿,還可更有效地應對許多可預測或目前尚難預測的技術或科學的變化,因為研究生有更強的適應新的發展的能力。如果國民中沒有這樣一個群體,要想躋身科技強國是很困難的。從日本欲圓其科技強國夢而着力加強研究生培養可看出,中國研究生所負的責任也是很重大的。在座各位有責任把素質提高起來,特別要注意培養一種對新的科學生長點,經濟生長點,甚至社會文化生長點的職業敏感。作為一名研究生,要有一種對自然的不倦追求。看一看、想一想別人沒有看過、沒有想過的東西,或者別人看過、想過,你又用新的角度去重新思考的東西。要不在乎挫折與委曲,爭取對人類有新的知識貢獻,使人與自然更加和諧。這樣才能有真正的學術創新。理論成果又會或遲或早推動技術和産業的發展,引起社會生活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理論創新是真正的源頭創新。

  ●樹立求真、求實、求是的學風,力戒浮躁和浮誇

  在科學的天地中,離開了嚴格和認真,聰明將一事無成。離開了求實求真,實事求是,根本談不上學術創新。

  研究生論文報告的所有實驗數據都應該是有根有據,可信可查的。該有照片就要有照片,該有實物就得拿得出實物,一點都不能馬虎。這方面我們是有深刻教訓的。

  記得美國的《科學》雜誌曾經發表過一篇關於中國科學家與剽竊行為作鬥爭的文章,其中點到了具體的剽竊事件和涉及的學校和人員。美國的雜誌討論中國科學家的剽竊,還把情節和過程講得那麼細,實在是觸目驚心,令人不寒而慄。當然,《科學》雜誌也提到,現在中國科學家已經開始同剽竊作鬥爭,該雜誌特別提到中國科學院盧嘉錫老院長寫的文章——《怎樣當一名科學家,科學研究中的負責行為》。最近中央和一些地方的媒體又曝光了不少名校名教授的剽竊和偽造數據事例,説明學術界乃至整個社會還應該正視學風問題。尤其在今天這樣的大科學時代學術腐敗就像“豆腐渣工程”會引起防洪壩坍塌或大橋斷裂那樣,不僅會使個別人身敗名裂,或永遠退出科學殿堂,還會危及國家重大科研計劃和工程的實施。大家在研究生學習階段,就要樹立嚴謹的學風,力戒浮躁浮誇;力戒急功近利。千萬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在自己的心中裝進祖國和人民,找準人生的社會坐標

  談到愛國,我不能不想到已故原子物理學家王承書院士,她在美國學習和工作了16年。衝破重重阻撓於1956年回國,第一次看到五星紅旗,眼淚都掉下來了。她回國後繼續從事等離子體研究。1961年開始從事中國原子彈爆炸中必需的鈾的提煉工作。鈾在自然鈾礦中的豐度是0.7%,製造原子彈所用的鈾豐度必須達到95%以上。王教授就是為了從0.7%到95%這個枯燥的數字,在祖國西北的一個核基地隱姓埋名地工作,在所有的學術會議和科學雜誌上,人們再也見不到這位核物理學家的名字了。正是一大批像王教授這樣的愛國者的獻身,才使中國在1964年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她在遺囑中説,“虛度80春秋,回國也已經36年了,雖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由於種種主客觀原因,未能實現回國前的初衷,深感愧對人民愧對黨,我的生命也許不會太長了,對每一個人來説,生命本身就是一種消費,我這一生中,事業佔了我整個生命的三分之二,為此,我失去了一個女人應該給於家庭的一切,但是我並不後悔,因為作為一個女人,事業和家庭是很難兩全的”。她還把遺體捐獻給了醫學院。科學家要愛國,我覺得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她愛得完全、徹底。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名研究生,諸多素質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愛國、愛人民。

  舉一個例子,有一位美籍物理學家叫王贛駿,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登上回收式飛行器的華裔科學家。他回到地球走出駕駛艙時説了這樣一段話:“假如我失敗了,將來的人會怎麼説這個中國人呢?他們不會記得這個中國人曾經如何地努力,如何地奮鬥,他們只會説這個中國人實驗過,但是失敗了。我絕對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在我身上。謝天謝地,我沒有丟中國人的臉,我來自這個最古老的民族,我很高興,我一點也沒有背叛她。”一位海外的華裔科學家從太空回來後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自己,不是自己的家,而是不能背叛中華民族。所以我常想,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真正的科學家一定是愛國的。

  誠然,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遇到的都是具體問題。但不管怎樣每一個研究生,都應該在自己的祖國,在人民事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自己心裏面裝進祖國、裝進人民。

  ●我的人生格言:提前5分鐘

  我們經常講成功是勤奮的積累,但勤奮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卻很少,勤奮不一定就能成功。所以,勤奮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勤奮,再加上其他要素才能成功,那麼,加什麼呢?這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要嚴謹、求實、創新等,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要有機遇。

  沒有一個人沒有機遇,問題是機遇來了以後你怎麼抓住?經常有學生問我這一輩子有什麼做人的經驗,我説我的人生經驗就是“提前五分鐘”。什麼事都提前5分鐘,比如説等公共汽車,你早5分鐘等車,車子到了你就能上車,就是説機遇來了,你才能抓住。

  我和我們這一代人是非常羨慕今天的青年人的。他們風華正茂,生活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非常重要的轉折時期,任重而道遠。預祝新世紀的研究生朋友早成才,成大才,努力博取屬於祖國,屬於人民,屬於母校,也屬於自己的一份成功。

  講演者小傳:


  傅繼梁,浙江鄞縣人,1939年8月出生。1968年復旦大學遺傳學專業研究生畢業。1981-83年赴美國密執安大學醫學院人類遺傳學系作訪問學者。

  長期從事環境化合物的遺傳效應和遺傳工程動物的實驗研究,在國內外發表論文80余篇,出版《遺傳分析導論》等專著。曾任華西醫科大學和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現任第二軍醫大學遺傳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副主任、科學總監。

  並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博士後流動站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副總編輯等多項學術職務。

責編:水晶石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