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合資基金“鯰魚效應”有多大?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28日 11:58)
經濟日報消息:每當股市極度低迷的時候,“設立中外合資基金公司”似乎已成了監管部門激活市場的一張“王牌”。
而今,隨著第一張闔資基金管理公司牌照的發放,證券市場的反應卻出奇平靜——
10月17日,首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國安基金管理公司獲准籌建。可是,國內幾乎所有基金公司的人員對這個消息都表現出相同反應——“我倒想看看他的基金産品到底有何創新之處?”
的確,合資基金與國內基金一樣,面對的是相同的證券市場、相同的投資範圍、相同的國內投資者,引用一位研究人士的説法,“就那麼幾個投資品種,在股市如此低迷的情況下,又找不到避險工具……無論換誰,在這樣一個隨時靠業績説話的地方,縱有力也難使出。”
那麼,合資基金公司真正的競爭力在何處呢?著名基金分析員胡立峰認為,在我國的資本項目逐漸對外開放後,如果允許合格的國內投資者用外匯買賣境外的投資品種,即實行QDII政策後,合資基金公司由於擁有熟悉境外市場的外資機構,將會很有優勢。“不過,時間沒有那麼快。”
可是,按照人們通常的想法:中外合資基金能夠引進國外的先進管理技術,如果再能將中方對國內市場的深刻理解和本土經驗結合起來,比起本土基金來説,已經很有實力了。
“這只是理論上的説法”,有專家指出。事實上,國外許多基金公司在風險控制、管理技術等方面,都是通過嚴密的數學模型、詳盡的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但“如果拿到中國”,一來,不同的市場特點不同;二來,中國股市運行的時間太短,得不到足夠的數據。所以,“就算把整個數學模型搬過來,也未必用得上。”
胡立峰的擔心就更直接一些,“外資機構真願意輸出自己核心的技術和經驗嗎?”他的理由是,從全球基金業來看,美國的公司獨佔鰲頭。可是,“現在積極參與合資的外方公司多是歐洲的金融集團,”而且,“在目前允許成立的合資基金公司裏,外方最多只能拿到33%的股權。”由此可見,這些絕對不是最大最強的機構,更多的是需要一個能搶先進入中國資産管理領域的渠道。
當然,“彰顯自己不必否定他人”。我們在與外資基金公司的合作中,還是能夠學習全新的管理體制與投資理念、盡可能縮短與外資機構的差距,並且,通過越來越多的機構參與競爭,可以逐漸培養人才,提高整個基金業的管理水平。更為重要的是,希望由此培育出規範、高效、健康發展的市場。
部分簽訂合作協議的中外券商和基金公司
中資公司         外資公司
國泰君安       德國安聯集團
申銀萬國       法國巴黎資産管理公司 等
海通證券       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
招商證券       荷銀國際集團
華寶信託       法國興業資産管理公司
光大證券       美國保德信
南方證券       德國商業銀行
銀河證券       施羅德集團
國通證券       荷蘭國際集團(ING)
廣發證券       美國富蘭克林坦伯頓基 金集團
華安基金       JP摩根富林明資産管理集團
長盛基金       荷蘭銀行集團
大成基金       德意志銀行資産管理公 司
華夏基金       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
鵬華基金       景順集團
富國基金       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
南方基金       匯豐投資管理公司
國泰基金       瑞士銀行資産管理集團
(余珂)
責編:水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