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爆竹,是繼續禁還是開始放?

  爆竹聲聲辭舊歲。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除夕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在劈劈叭叭歡樂喜慶的爆竹聲中除舊迎新。爆竹在中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已經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
  然而,爆竹在創造歡樂和喜慶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災難和淚水。特別是2001年12月30日江西省萬載縣煙花爆竹大爆炸造成14人死亡,2人失蹤。這是近兩年來江西發生的第四起和煙花爆竹有關的重大安全事故。有最新消息説,江西省已經宣佈要全面退出煙花爆竹生産行業。
  就在人們還在爭論沒有了聲聲爆竹年味變淡了的問題之時,全國十幾個大中城市也正在為春節禁放爆竹的規定是否開禁而熱鬧不已。杭州等城市在禁放6年之後已經宣佈——今年市民又可敞開放爆竹了!
  爆竹,真的是春節必不可少的一個歡樂環節嗎?除了放爆竹,我們還能不能找出一種可以替代的東西,來增加節日的喜慶之聲?真沒有爆竹,我們的春節就不再像過春節嗎?
  
  爆竹的傳説——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
  我們為什麼要在春節放爆竹?爆竹亦稱“爆仗”、“炮仗”、“鞭炮”,為中國特産,其起源很早。如果我們追溯爆竹的起源,就會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變的歷史。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記載説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實,這完全是由古人的誤解所致。
  據《神異經》説,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人們為了對付這種動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這裡所説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説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裏,點燃後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氣,制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藥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産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關於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以及浙江溫州等地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其生産的爆竹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
  燃放爆竹已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人們除了辭舊迎新在春節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諸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婚嫁、建房、開業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
  
  燃放煙花爆竹——建築在痛苦之上的“歡樂”
  我國燃放煙花爆竹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於安全和環保的考慮,許多大中城市相繼做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決定。
  為什麼要禁放煙花爆竹?先讓我們來看看去年春節過後的一組數據:據統計,農曆除夕至正月初五,全國共發生火災6493起,死86人,傷57人,直接財産損失2140萬元,其中因燃放煙花爆竹引起的火災2315起,佔總數的35.7%。而因為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的人身傷害還未計算在內。
  據了解,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藥,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鉀,有的還含有氯酸鉀。製作閃光雷、電光炮、煙花炮、彩色焰火時,還要加入鎂粉、鐵粉、鋁粉、銻粉及無機鹽。當煙花爆竹點燃後,木炭粉、硫磺粉、金屬粉末等在氧化劑的作用下,迅速燃燒,産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氣體及金屬氧化物的粉塵,同時産生大量光和熱而引起鞭炮爆炸。紙屑、煙塵及有害氣體伴隨着響聲及火光,四處飛揚,使燃放現場硝煙瀰漫,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嚴重污染空氣。這些氣體對人的呼吸道及眼睛都有刺激作用。
  燃放鞭炮不僅污染空氣,飛揚的紙屑、煙塵落在地面上,還會影響清潔衞生。同時爆炸聲如雷貫耳,據測定單個閃光雷爆炸時,其噪聲至少在130分貝 (dbA)以上,成為噪聲公害。此外,每逢春節,由於燃放鞭炮而引起火災,炸傷手臂、面部或眼睛的事故屢見不鮮。
  除此之外,煙花爆竹生産製造企業出現的一次次觸目驚心的事故也使得人們不得不正視禁放這個話題。僅以江西以例,就在江西萬載12月30特大煙花爆竹爆炸事故發生之前,不到兩年的時間,江西發生過三起重大煙花爆竹事件:2000年的“311”萍鄉上栗縣特大爆炸事故,造成33人死亡、12人受傷;2000年的“84”萍鄉上栗縣重大爆炸事故,造成27人死亡、26人受傷;2001年的“36”萬載芳林村小學重大爆炸事件,造成42人死亡、27人受傷。
  再看湖南,從2001年9月至今,湖南省發生煙花爆竹事故10多起,共死亡30餘人,傷30餘人,其中不少事故的發生是非法生産釀成的惡果。湖南省瀏陽市是聞名的“中國煙花之鄉”,近年來在煙花爆竹生産、儲存、運輸、銷售等全過程中採取了技改、培訓、教育、監管等多種措施,並嚴格實行安全生産一票否決制等一系列制度,但煙花爆竹的非法生産還是難以從根上杜絕。
  還有廣東,2000年6月30日,廣東省江門市發生煙花爆竹的大爆炸,導致40人死亡,200多人重傷。廣東省政府隨即發出緊急通知,全面整頓省內煙花爆竹業和打火機廠。2001年8月1日韶關市新豐縣再次發生爆竹作坊爆炸事故。廣東省安全生産委員會隨即發出緊急通知,從即日起全省一律停止審批新的煙花爆竹生産企業,煙花爆竹銷售、儲存企業的審批也嚴格控制,原則上不再予以審批。
  
  是繼續禁還是開始放——今年煙花爆竹命運如何
  大約從1994年前後開始,全國各大城市先後出臺了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從此有關禁放和開禁的爭論一直不斷,而且近兩年出現了反彈現象:一些城市在堅持幾年的禁放之後,又開始放開煙花爆竹的嚴格控制,“禁令”開始松動。
  今年春節煙花爆竹的命運又是如何呢?且看以下幾個城市的做法:
  ——北京禁放8年效果明顯,今年仍然禁放煙花爆竹
  北京今年仍然要將禁放“進行到底”。據了解,自北京市1993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北京市關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以來,北京市禁放工作已連續8年基本取得成功,全市因燃放鞭炮炸傷人數下降46%,引發火災數下降了50%,導致城八區空氣污染下降33%,煙花爆竹銷售量也下降了40%,環境噪音也明顯降低。
  ——南京規定2002年春節期間仍不準燃放煙花爆竹
  2002年春節期間,南京市繼續禁放煙花爆竹,禁放區域與往年相同。南京市自1994年12月1日執行《南京市關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以來,經過6個春節的嚴峻考驗,南京市政府提出的“一次成功,長期禁住,形成規範”的禁放目標已基本實現。
  ——“廣州的奇蹟”仍在:老城區不聞“爆”聲
  《廣州市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規定》於1992年6月1日起施行,法規的貫徹執行,大大減少了因燃放煙花、爆竹造成的火災、人身傷害事故和環境污染。現在春節期間,四個老城區基本上見不着“爆”影,聽不到“爆”聲。該法規乃全國首創,《人民日報》曾發表評論員文章,稱為“廣州的奇蹟”。
  ——鄭州“禁放”依舊,亂放拘留
  鄭州市政府近日專門發出一封公開信,重申今年禁放煙花爆竹的決心不動搖,違犯者不僅要受到經濟上的處罰,而且還將被處以行政拘留。鄭州市是從1994年開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到今年已經是第7個年頭。
  ——成都禁燃規定仍然執行
  儘管要求爆竹開禁的呼聲越來越高,成都市自1994年起已經實施了7年多的《成都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目前仍然生效,在成都市五城區行政區域(不含農村)內禁止一切單位和個人燃放煙花爆竹。
  ……
  目前繼續禁放煙花爆竹的城市還有很多,但與此同時,許多城市包括瀋陽、杭州、合肥等等的禁令已經開始松動。例如杭州,1994年正式實施《杭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但從1997年年底,杭州市主管部門便有意在重大節日期間對鞭炮解禁。去年《杭州日報》做了一次民意調查,有70%的市民支持解禁,其中包括人大代表、普通市民。主管部門權衡後認為,春節解禁符合中國百姓的傳統習慣,同時,城市改建速度快,建築物在防止火災方面有很大提高,由此,杭州市今年春節鞭炮獲准解禁。
  
  禁也民意放也民意——爆竹爭論還要持續多久
  杭州今年春節鞭炮開禁的消息傳出後,在社會上又掀起了一股繼續禁放還是解除禁令的辯論高潮。
  據報載,近日成都市民上演了一場有關鞭炮禁令的激情論戰,“解禁派”和“擁禁派”紛紛陳詞解禁利弊,其中53%的人支持解禁,41%的人持反對意見,還有一部分抱無所謂態度。
  解禁派的理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放鞭炮是中國百姓表達喜慶的傳統方式,應尊重這一傳統習慣;從古至今,春節就與放鞭炮密不可分,可以烘托節日氛圍;是“假日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持“禁燃”觀點的市民則紛紛痛陳其中弊端。
  在經歷了幾年“這裡的夜晚靜悄悄”的除夕後,越來越多城市人渴望看到“火樹銀花不夜天”、渴望聽到“爆竹聲聲除舊歲”,這種懷舊心理變成了又一種呼聲:為煙花爆竹解禁。於是,一些城市再次通過人大討論修改立法,大連、青島、合肥、無錫等地已先後解禁。但開禁之後呢?
  安徽省各城市從2000年開始松動已實行5年的“禁放鞭炮”政策,連續的松動終於導致“口子”越開越大,禁令松動的第二年2001年春節一個又一個惡性事故頻發:
  ——合肥地區最大的煙花爆竹加工地肥東縣梁園鎮,在2001年元旦前後為市區供應的加班加點中發生各種大小爆炸數十起,死傷20多人;
  ——無為縣石澗鎮在春節來臨之前,面積兩萬多平方米的大型鞭炮加工廠因為一個小火星而飛上了天,3名現場操作的工人“灰飛煙滅”,所幸的是,附近一個存放着用於春節期間大幹快上的近百噸炸藥的倉庫沒有被點燃;
  ——安慶市的一個爆竹銷售部,因為一個孩童點燃的一種名為“鑽天猴”的花炮躥入屋中,而變成了一個可怕的火藥桶,可憐店主一家全部消失在新年震耳的爆炸聲中;
  ——合肥市,來自消防部門的準確消息,從大年三十到初四,消防車共緊急出動54次撲滅大小火災,罪魁禍首是實際上已經開禁的煙花爆竹。
  許多城市解除煙花爆竹禁令的沸沸颺颺中,近兩年南京也出現了非禁放區逐漸“蠶食”禁放區、違禁運輸和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的案件增多、禁放區聽到零星爆竹聲等情況,但南京市一再重申:煙花爆竹不開禁。南京市的理由是:春節期間15天發生的火災,1994年禁放前近百起,1999年只有30多起,其中非禁放區佔83.7%。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
  不知有關禁放還是開禁的爭論還要繼續多久?其實,現在已經有了一些不用炸藥的新型煙花爆竹出現。新加坡一年前研製成功的“科技爆竹”,利用壓縮的空氣來代替傳統的火藥,當壓縮空氣打入時,鞭炮串就會爆開,散發出裏面的彩色碎紙,一樣的“有聲有色”。而就在專門介紹煙花産品的網頁上,也已經有一種無火藥、無爆源、無毒害、無污染、無噪音的禮賓花在叫賣,其價格只要5元一支。如果你真覺得一家長團團圓圓的春節必須聽點聲音或看點花樣,不妨去找找這些新型爆竹吧。
>>由此進入網友討論區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