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黃衛平:中日經貿合作尚有巨大空間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2日 16:06)

  經濟日報消息 周恩來總理曾將中日交往歷史概括為“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反思中日關係,合也好,分也罷,現時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是,如何培育符合中日關係長遠發展的必要充分條件,尤其是充分條件。

  需建立更堅實的基礎

  中日邦交正常化33年來,雙邊貿易額增長了160倍。目前,中日貿易與中美、中歐貿易構成了我國對外經貿關係的三大板塊,2004年中日雙邊貿易額超過1680億美元,中日兩國已互為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日本是中國第三大出口市場,中國是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場。

  據測算,在華日資企業直接和間接吸納就業人數920萬人;2004年,日資企業繳納稅收約490億元。日本投資者也從中國經濟發展中獲得了相應回報。對日本經濟來講,已經不可能失去中國市場,中國也不可能失去日本市場。日本國際協力銀行開發金融研究所的調查報告顯示,從1993年至今,日資企業在中國建立生産基地的數量呈逐年不斷上升趨勢,從1993年的不到200家上升到2004年的1346家。截至2004年10月底,日本對華投資項目累計超過3萬個,協議金額650億美元,實際投入461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對日本的直接投資也在不斷升溫,據統計,僅2002年中國企業在日本投資近20個項目,金額達1億多美元。目前一些代表性企業,如海爾、聯想等均已進入日本市場。這些數字直觀地反映了兩國經濟聯絡的密切程度。

  筆者認為,經濟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經濟全球化的反映,這種關係也可以在吵吵鬧鬧、不即不離中發展。人們常講的“一衣帶水”、經貿發展、民間往來、政府間交流、經濟援助等等,即中日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民間往來等各個方面取得的長足發展,應該屬於兩國開展交流,促進關係的必要條件,但遠不是發展關係的充分條件。因此,上述統計數字表明,中日間發展友好關係確實已經具有紮實的必要條件。但卻進一步反襯出,中日發展睦鄰友好關係的必要條件十分充足,但充分條件卻培養不夠,發展中日關係需要拓展充分條件。

  應適應時代的新變化

  發展中日關係的充分條件是中國的進一步和平發展走向強大和加深中日相互理解。造成中日關係出現複雜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而日本一些人對此的認識不足甚至不全面。周總理講的“兩千年友好”的前提,是因為中國的強大。而“五十年對立”的原因則是中國在那段時間中的積弱。改革開放20多年中,中國經濟持續發展,而日本經濟在最近10年則處於低迷狀態,從而導致中日經濟實力對比出現了歷史性變化,由20世紀90年代初的1比10縮小到現在將近1比3。這種變化,讓一些日本人感到不適應。不過,這在歷史長河中畢竟只是一個片斷,當持有這種不適應的人改變對中國的認識和態度後,雙方關係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今天,日本有一些人面對中國經濟的高速持續發展心態複雜,既希望從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得到實惠,又認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對日本造成巨大壓力。這種複雜心態使得日本某些當政者在發展與中國合作的同時,試圖從多方面對中國的發展加以防範和牽制。事實上,從目前兩國的經貿往來看,互補性遠遠大於競爭性。中國主要向日本出口服裝、紡織品、礦物燃料、動物製品、食品用蔬菜、傢具等資源性、勞動密集型産品;而電機電氣設備、鋼鐵、機械、塑料、化學纖維等資本密集型産品則是日本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産品。更重要的是,中日兩國經濟發展水平仍然有著巨大差距,兩國産業結構也存在明顯差異,因此進一步發展兩國經貿合作不但有利於雙方經濟發展,也有著巨大的空間。

  從經濟學角度看,一個國家市場的吞吐能力是其國力強弱的表現之一,也是其控制力的體現。近兩年,日本出現了兩個新名詞,一個叫“中國特需”、另一個叫“數碼景氣”。“中國特需”,是指因為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中國市場的迅速擴大,帶動了日本企業的生産和出口;與此同時,在中國旺盛增長的需求中,數碼産品佔了其中相當大一部分,因而帶動了日本相關企業的發展,即“數碼景氣”。隨著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將有可能為日本企業帶來更多的其他“景氣”,並使更多的日本各界人士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兩國的政治關係。因此,讓市場發揮更多的作用,使得正面的機會大於負面,應成為努力的方向。在這樣的過程中,中國也可以通過進一步加強與日本的經貿合作,培育中國自己更強大的生産、研發能力,最終實現雙贏。

  總之,中日經貿合作尚有巨大空間,我們應從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大局出發,按照市場規律辦事,理性處理各種爭端,同時進一步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使兩國經貿合作步入更加健康的軌道。

  黃衛平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黃衛平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世界經濟, 經濟發展, 國際貿易金融與投資, 亞太地區經濟合作,中國改革與開放。擔任《國際通行投資分析》,《 亞太經濟中的龍》,《關貿總協定與走向開放的中國經濟》,《發展經濟學》(第二版)等多部著作的主編或副主編,與人合譯了《短缺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多部經濟學著作,在國內外報刊上發表了百餘篇論文,其成果多篇(部)獲得國家、北京市獎項。主持和參加了十多項國家、北京市、中歐等科研項目。

  中日經貿合作04年回顧與05年預測:

  2004年,中國與日本的經貿繼續呈增長態勢,但是與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和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增長相比,速度明顯放慢,這使得日本已經從中國連續11年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降至第三位。日本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雖然也在增長,但是增速也有所減緩。但是,由於兩國經濟互補性較強、發展經貿關係給兩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以及兩國經濟均處於增長期,預計2005年中日經貿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責編:馬芳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