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聞週刊》:APEC勿成“空談俱樂部”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0日 09:39)
《瞭望新聞週刊》消息:11月20日至21日,亞太經合組織第1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一個大家庭,我們的未來”。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亞太經合組織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已從一個一般性地區經濟論壇演變為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聯絡太平洋兩岸的重要紐帶和各成員開展合作的舞臺。一年一度的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成為亞太地區合作與發展的象徵,其成績和影響遠超出本地區範圍。亞太經合組織的創建是世界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趨勢催生的産物,更是亞太地區多種合作意圖和努力的綜合結果。1991年,亞太經合組織確立了該組織的宗旨和目標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堅持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和減少區域貿易壁壘”。1993年該組織的第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提出了亞太經合組織的大家庭精神:為本地區人民創造穩定和繁榮的未來,建立亞太經濟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要深化開放和夥伴精神,為世界經濟做出貢獻並支持開放的國際貿易體制。亞太經合組織成立後,儘管遭遇不少困難與挫折,但所取得的成果與進展是顯而易見的:
建立上下貫通的、多層次的組織決策機構。其中最重要的是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議形成的領導人宣言是指導亞太經合組織各項工作的重要綱領性文件。
形成符合本地區特點的、行之有效的合作方式: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願,協商一致;靈活漸進;開放的地區主義。
促進亞太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及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在自由化方面,1994年《茂物宣言》提出的時間表規定發達成員不晚于2010年、發展中成員不晚于2020年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目標。在便利化方面,茂物會議批准設立標準與合格分委員會和海關手續分委員會。在經濟技術合作方面,1995年的大阪會議首次將其放到與貿易投資自由化及便利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並列為亞太經合組織合作的兩大支柱。推動多邊貿易體制進程。1990-1993年當烏拉圭回合談判陷入膠著時,亞太經合組織四年連續發表四份宣言,呼籲各方加緊行動,最後推動烏拉圭回合在1993年12月15日結束了談判。
增加成員,擴大影響。亞太經合組織已從成立之初的12個成員擴大到目前的21個,是全球最大的區域合作組織之一,地域覆蓋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歐洲,成員包括除歐盟以外的世界上主要大國和地區,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45%,國內生産總值佔世界産出的55%,貿易額佔世界總量的47%以上。世間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亞太經合組織這個弘揚互利合作精神的“亞太大家庭”在其15年的發展進程中同樣經歷了“大起大落”。特別是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和1998年“部門自願提前自由化”計劃失敗後,不少人甚至一度認為亞太經合組織已壽終正寢。然而,經過近幾年的調整,亞太經合組織開始擺脫“幼稚狂熱症”,逐漸轉入“務實耕種”的理性發展軌道。雖然面臨不少問題與困難,但它的前景是光明的。亞太經合組織的進程雖然變慢,但並沒有失去生命力。作為亞太地區唯一的官方主導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亞太經合組織已成為亞太地區南北經濟對話的重要舞臺。在亞太經合組織框架下,廣大發展中成員有均等的機會來闡述它們的主張,並藉此擴大與發達成員的合作領域,分享新經濟和全球化的利益。亞太經合組織“協商一致”的行為原則,也逐漸被國際社會所認可和運用。亞太經合組織在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方面功不可沒。亞太經合組織是本地區最重要的外交活動場所。一年一度的首腦會議把美、中、日和亞太其他國家及地區的領導人聚集在一起,通過雙邊和多邊的接觸與協商,成員間彼此增進了解,增強共識,有助於消除分歧,化解矛盾。亞太經合組織開始推動自身改革。原則上,亞太經合組織應堅持靈活性,但又要加強對成員行動的約束力。如果亞太經合組織繼續“説多做少”,那麼一個“空談俱樂部”的結局很可能是不解自散。因此,向機制化逐漸過渡是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方向。本質上,亞太經合組織是一個協商機制,不具備採取共同行動的功能,但形勢發展使成員共同面臨的問題增多,需成員共同努力和協調行動才能解決。因此,加強功能建設是亞太經合組織的當務之急。(陳晴宜)
責編:李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