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美國油價猛漲 偷油成風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1日 14:44)
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 此間《人民日報》1日刊登文章《美國油價猛漲 偷油成風》,講述美國近期油價大漲導致越來越多的加油客不付錢這一現象。現將文章轉發如下: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美國汽油零售價格近日一路攀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對全美各地的加油站老闆來説不是一個好消息。只要看到前來採訪的記者,他們就會唉聲嘆氣,面帶愁容地説,“哎,生意不好做。越來越多的人加了油不付錢,而是來個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實在讓人防不勝防”。
毛巾成了偷油道具
諾克斯是華盛頓市一家加油站的老闆。聽説記者要採訪偷油現象,諾克斯一臉不高興地抱怨説,就在幾天前,有一個人開一輛黑色轎車到他的加油站,説要加油並用現金付賬。等到加完價值15.5美元的汽油,這人沒付錢就一溜煙地把車開跑了。諾克斯説:“當時他用毛巾遮住了汽車牌照。當他開溜的時候,我們看不見他的汽車牌照號碼。”
諾克斯説,從那以後,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就變得十分小心謹慎。每次一看到有人來加油並且用現金付賬,我們就會盯住這個人的車牌號。諾克斯對記者説,今年夏季油價估計還會漲,未雨綢繆,他打算在加油站安裝更多的監視設備。
諾克斯的抱怨是全美成千上萬加油站老闆最近頻遭偷油事件困擾的一個縮影。雖然目前的偷油現象沒有20世紀70年代世界石油危機時期那麼嚴重,但急速攀升的勢頭讓加油站老闆們睡不好覺。
為了調查美國的偷油現象,記者近日給華盛頓市警察局公共事務辦公室打電話。對方根本不承認華盛頓地區有偷油現象。華盛頓警察局網站上也只有關於盜竊案的統計數據,並沒有把“偷油”單獨列出。但記者最終還是找到了全美方便用品商店協會近日提供的一份報告。這份報告顯示,在過去兩個月中,全美汽油零售商向該協會報告的偷油事件增加了200%到300%。以前,加油站平均一個月裏會遇到一次偷油客,而現在一週就有兩到三起。得克薩斯州在過去兩周內報告的偷油事件猛增了500%。
油價攀升是導火線
統計資料表明,每當美國國內油價大漲的時候,偷油事件就會急劇增加。眼下偷油現象之所以層出不窮,直接導火線就是節節升高的油價。美國全國汽車協會近日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全國汽油平均零售價格3月26日上升到每加侖近1.74美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另據美國能源部的預測,汽油價格今春可能繼續上漲到每加侖1.83美元。美國雖然富甲天下,但畢竟還有很多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許多人不願意負擔如此高昂的油價,但又實在捨不得放棄愛車,自然就想到了“加油不付款”這一損招。
記者了解到,偷油客往往會選擇加油站生意最繁忙的時候“登門”,以便渾水摸魚。他們往往會先對收銀員説用現金付賬,然後把車停在離收銀臺最遠的油泵處,以盡可能避免收銀員的注意。有時候他們還會戴上帽子,以避免監視攝像鏡頭拍攝到臉部。偷油客把車加滿油以後,往往會把油泵放在地上,而不是放回到加油機上,這會使得加油站的工作人員誤以為這輛車還在加油。就在加油站工作人員稍稍放鬆警惕的時候,偷油客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車開走。
對偷油客的不道德行為,全美方便用品商店協會新聞發言人雷拉德評價説:“他們簡直就是在窮人的傷口上再撒一把鹽。”的確,遍佈美國城鄉的加油站並不很賺錢。華盛頓一家加油站的收銀員伊薩克對記者説,美國人開加油站,主要是靠附設的日常方便用品店賺錢,靠賣汽油賺不了太多的錢。他説,加油站要賺錢必須每天賣出去至少3000加侖汽油,低於這個數字就得賠本。
打擊偷油談何容易
根據美國法律,偷油屬於A類輕罪。目前,全美已經有25個州通過了一項法律,一旦發現駕車者加油不付款,將吊銷其駕駛執照,並將對其進行數額不等的罰款。法律是有的,但並未能遏止目前日益猖獗的偷油行為。究其原因,首先,雖然美國的加油站大多安裝了監視攝像鏡頭,但這些隱藏在加油站神秘角落的“電子眼”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面對狡猾的偷油客往往無能為力,無法拍下其面容和車牌號碼。
其次是消費習慣方面。在美國,如果用信用卡付賬,根本就不可能揩到加油站的油。偷油者得逞,都是因為他們聲稱要用現金和支票付賬。要防止加油者揩油,其實最簡便易行的辦法就是“先付款,再加油”。但很多加油站老闆都不願意這麼做。他們認為,如果這麼做,顧客一般説來就會加完油走人,而不會再考慮在日用商品店裏買點其他東西。而且“先付款,再加油”的做法會讓很多顧客感到不舒服。
第三,警方打擊不力。很多加油站老闆和工作人員對記者抱怨説,有些警察似乎對偷油客抱同情的態度,因此往往對偷油行為打擊不力。一位加油站老闆對記者説:“報警往往是浪費時間。他們一般會説是加油站的錯,誰叫你們不小心呢?即使我們把偷油客的駕駛執照號碼給了警察,警察在幾天甚至幾週後找到號碼持有者,持有者往往都來個死不認賬,警察最後也只好不了了之。”
鋻於這種處境,美國很多加油站眼下都不得不自己當“警察”,時時處處小心防範。
責編:陶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