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拒收一公佈,群眾就發笑!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1日 10:52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審計署機關業務司、各派出機構和已實行外勤經費自理的地方審計機關共拒絕被審計單位宴請13054次,拒收禮品、紀念品3551件,拒收現金、有價證券及支付憑證等160萬元,謝絕旅遊、娛樂等活動6280次。(3月20日新華網)

  這僅僅是“不完全統計”,也就是説如果完全統計的話,拒收賄賂金額遠不止這些。我們經常從媒體或報告中耳聞目睹某某政府機關或官員拒收若干款項和禮品,筆者不敢隨便懷疑這些精確到1件的紀念品等數據真實可信,但我所接觸到的老百姓幾乎都對此表示懷疑,覺得可笑,有的甚至嗤之以鼻。

  一是統計不權威,造假不為奇。這拒收到底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太凡這類報喜的數據都是一層一級往上報,終端機關再根據報上來的數據匯總統計,各家都這樣,審計署也不例外。至今還對此沒有一個專門的評價機構進行審核和確認,因而自説自話,吹牛不報稅,謙虛要挨罵。統計數據層層摻水,弄虛作假已是公開的秘密。此前北京市在經濟普查中共檢查6762家單位,其中有1478家存在提供虛假經濟普查資料違法行為。涉及稅收等經濟領域都能造假,何況是這樣一個給領導帶來快感或竊喜的數據?它是完全可以通過秘書之手閉門造車來達到妙筆生花之效果的。

  二是賬戶已撤銷,退贓咋知曉? 過去有個廉政賬戶,上面的錢可是真真切切的。據報道,遼寧“慕馬腐敗案”一曝光,短短兩個月,全省各地廉政賬戶存款及上交的禮品和有價證券折算驟然增至400萬元,其中僅瀋陽市一地各級官員主動上交的難以拒收和退回的現金就達200萬元。有了廉政賬戶,儘管存在各種弊端,但以地區為單位的拒賄或退賄的金額,老百姓相信那是真的,可惜各地的廉政賬戶相繼撤銷,這個口子一堵,官員們拒收多少錢,退了多少錢,只有天知地知,送禮人知。當然,即便不撤銷,由於它不記名,不分時間,不問來源,也不能作為某個部門或某個行業官員的廉政數據公佈出來。

  三是説的與做的,只是“一層紙”!“拒收”之説見得最多的當數一年一度領導幹部述廉報告,高端的匯總大都來源於此。某些領導與其説是述廉不如説是演戲,爭著搶著往臉上貼金。從古人説,“正己而後可以正物,自治而後可以治人”,到今人言“家有黃金數噸,一天也只能吃三頓,家有豪宅千間,一人也只佔一個床位”,加上千人一面的列舉,拒絕吃請若干次;拒收禮金禮券若干元等等。末了,還得整幾條響亮發光的廉政感言,日後可能的話讓人作為笑柄,也算一條“驚人之語”。有些地方職能部門在廉政建設方面的虛招同樣讓人啼笑皆非,有個地方規定“對送錢財者,記錄在案,並請紀檢監察機關責成送錢送物的人作出檢查。”不知執行幾年來到底有多少人被記錄在案,被責成作出檢查?如果沒有,拒收一説又從何談起? 這樣的述廉與保廉,通體透出兩個字----“做秀”,怎麼能讓群眾相信?

  如果説將真實視為生命的審計署對此有什麼精確計算方式,不如與這則消息一併公布於眾,讓老百姓見識見識,豈不更好?(梁江濤)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柳博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