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今日關注]“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1日 19:39 來源:
    專題:CCTV-新聞CCTV-4聚焦2006全國兩會
    專題:中國焦點2006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進入[今日關注]>>

  CCTV.com消息(今日關注):聚焦三月的北京,中國人用智慧決策未來,用愛心規劃家園,用責任擁抱世界。2006的這個春天,中國播下新的種子。13天的真誠互動,13個牽動百姓的期待。中文國際頻道《今日關注》攜手多家媒體,傾聽百姓聲音,解讀中國焦點。

  主持人(王世林):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正在直播的《今日關注》兩會特別節目——中國焦點2006。

  在聽了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後,關於建設創新型國家這個話題,成為了代表和委員們熱議的一個話題。今天下午,科技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和財政部四部委的官員,就創新型國家建設問題舉行了新聞發佈會,所以今天我們的話題就索定在這裡。首先請進我們的首席記者任永蔚。永蔚,通過這幾天的採訪,我特別想知道,你對於創新型國家這個話題有什麼新的發現,告訴我們。

  

第一部分: 兩會“第一線”


  任永蔚 中央電視臺記者:

  這一次參加“兩會”,確實像你剛才所説的,創新型成了每一個人都願意談的一個話題。過去上“兩會”,就感到科技創新可能只屬於科技界委員固有的話題、專門的話題,大家也不會想到去找別的委員代表去談,可這一次“創新”成了上至省長、下至農民,來自各行各業的委員代表都願意談的一個話題。其實最願意談這個話題的,可能要數企業界的代表了,因為我們知道國家也提出創新的主體應該是企業。

  我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汽車行業是一個對外技術依存度比較高的行業,這一次我在採訪中觀察到,這些來自汽車行業的代表委員,過去是説“自主發展”,今天談“自主創新”。我就採訪了中國大眾汽車集團的董事長馬元濟,他就是人大代表,他提到他們在自主創新的科研投入上是比較大的,而且他提到,他們現在擁有自主産權的專利有640多項,可以説是汽車行業中最多的。

  主持人:

  我看你拿了一個汽車模型。

  任永蔚:

  對。

  主持人:

  這個汽車裏面有什麼秘密?給我們介紹一下。

  任永蔚:

  當時他給我舉著這個汽車模型説,這上面就有360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技術,所以還是挺讓人吃驚的。他提到他們在科研投入方面是比較下工夫的,在過去幾年,研發投入大概有40億元,今後五年決定總累計大約投資200億元,乍一聽這個數字我真的吃了一驚。

  主持人:

  他們産值大約是多少?

  任永蔚:

  我就問他,我説今後五年竟然是200億元,佔你産值的多少,他説大約在8%到9%左右,應該説這個比例是相當大的。確實,在這次採訪中你可以感覺到,很多企業都表示,一定要今後加大這種研發的投入。

  主持人:

  永蔚,我還看到你拿了一份提案,這是政協委員的提案,你今天為什麼要專門把這份提案拿過來?

  任永蔚:

  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創新型國家成為這次熱議的話題,同時表現在提案上,也成了一個新的名詞、新的亮點。我跟政協的提案組了解了一下,他説過去的提案中,很少見“自主創新”四個字,我説這一次自主創新的提案有多少,他説我沒法具體給你查,我只能説從題目中的“自主創新”四個字給你檢索一下,他檢索了一下,他説大概有52件。他説這不能代表這是一個準確的數字,可能很多題目中沒有寫“自主創新”,可能他的內容是涉及到自主創新。

  我手中這個提案,它是一個來自工商聯的委員,他提到,希望國家對行業龍頭企業予以自主創新重點支持,特別提到希望由科技部或發改委&&,設立國家自主創新基金,來支持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其實很多企業都希望一方面自己加大投入的同時,也希望國家能創造一個很好的政策環境,加大投入來扶持他們。

  主持人:

  説到“自主創新”,我發現永蔚,你可以説是如數家珍似的,非常熟悉這樣一個概念。據你了解,我們周圍的很多記者,還有普通人又怎麼樣看待這個“自主創新”的?

  任永蔚:

  我自己這樣覺得,創新不是一句口號,應該成為每個人的意識,不是説政府、企業家或者是科學家,科技界的事,而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自覺的這樣一種意識。我們在做節目,今年上兩會,我們怎麼創新節目,對節目創新。

  主持人:

  你到演播室就是一種創新。

  任永蔚:

  在代表委員中,你聽到的不僅有技術創新,還有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等等很多的名詞,如果每個人都有了這種創新的意識,可能不會馬上産生創新的成果;但是如果沒有創新的意識的話,這個創新的成果又從何而來。我覺得創新的意識,應該是貫穿在每個人的頭腦中,貫穿在我們生活的細節當中。

  

第二部分 今日焦點

  主持人:

  非常感謝永蔚就她的新發現與我們一起分享,謝謝你。

  觀眾朋友,這裡是《今日關注》兩會特別節目——中國焦點2006,我們這個特別節目是和八家媒體共同連動的。我們注意到,今天八家媒體所關注的也是創新型國家建設這個話題,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開放中謀求創新

  自主創新應是開放性的,不能關起門來搞,開放非常重要。只有充分利用開放的優勢,站在前沿上創新,才不至於重復別人做過的工作。

  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需要政府引導資源配置

  企業要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企業自身要增大技術研發費用的投入,要具備將新産品形成産業化的能力;國家需要給予一定的支持,在資源上要有相應的保證。

  讓中國動力驅動中國

  中國要研製先進發動機。2005年,中國石油總消耗達到3.5億多噸,如果各類發動機能夠節油10%到20%,那麼每年就可以節省3500萬到7000萬噸的石油進口量。

  為自主品牌産品出口提供更大政策支持

  調整現行的出口退稅政策,以鼓勵、支持自主品牌産品出口。在目前外貿出口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國家應出臺更加明確和有力的政策予以引導。

  

第三部分 兩會熱議——建設創新型國家

  主持人:

  觀眾朋友,歡迎您繼續收看《今日關注》兩會特別節目——中國焦點2006。

  我們前面講到了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關於建設創新性國家,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到底有哪些權威的嘉賓為我們做進一步的解讀,我來介紹一下今天來到演播的三位嘉賓是,安徽省省長王金山先生,您好。還有一位是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先生,您好。還有一位是奇瑞公司的董事長尹同耀先生,您好。歡迎三位到演播室來參與我們的節目。

  今天的三位可以説非常有代表性,政府的負責人,還有主管科技工作的部門的負責人,另外還有企業的負責人。我首先想問一下王省長和馬部長,你們覺得如果我們搞自主創新的話,創新的主體應該是誰?


  王金山:

  這是很清楚的,企業創新的主體,企業就是創新的主體。

  主持人:

  自主創新的主體就應該落在企業身上。

  馬頌德 科技部副部長:

  我也同意王省長的説法,我們企業應該成為創新的主體,這一點在以前不被很多人所認識,大家都以為是科學家的事。

  主持人:

  對,但是現在大家的共識是越來越一致了。接下來這個問題我們要問一下尹總,我們知道奇瑞公司可以説有一個絕招,就是每年都要買很多國際上最新的發動機,把它買十個來;有最新的變速箱,買十個來;最新的車型設計出來了,把它拿出來,然後拆開了,掰碎了,再研究。我桌子上有兩個模型,第一個模型,這是奇瑞公司生産的第一輛汽車的模型,大家非常熟悉了,現在在街上能看到。這個是最新的車型,沒有車模出來,我們有照片可以給大家展示一下,這是最新奇瑞的A5的車型。可以説你們從一開始一直在走自主創新這條道路,您對自主創新的直接感受肯定更強烈。所以我想問問您,您對自主創新的理解是什麼?


  尹同耀 奇瑞公司董事長:

  自主創新就是以自己為主,或者以中國人為主,創新就是要不斷的變化、不斷地去創造。我們自己實際上就是從原創性的方面,到這種集成方面,或者是到引進、消化、吸收這方面,都做得比較多一些。

  主持人:

  兩個發明,一個吸收,您覺得這是創新過程中非常注意的一種模式。王省長呢,您對自主創新這個概念又怎麼理解?

  王金山 安徽省省長:

  其實剛才同耀同志已經説了,我也贊同他的觀點。我認為自主創新,重點應該在創新上。

  主持人:

  重點是在創新上。因為只有創新了,你必然是自主的了。

  王金山:

  對,是這樣的,因為無論是原始創新,還是集成創新,還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只有創新了,才能成為自主的。

  主持人:


  馬部長,主管科技工作,您怎麼理解自主創新?

  馬頌德:

  從我們科學研究的方面來講,我想自主創新,首先我們要理解自主創新的目的是什麼,我想這個根本的目的是提高我們企業的競爭力,使我們的産品在市場上更加具有競爭力。創新是一個過程,從剛開始的研究、開發,到工藝、製造、銷售,整個環節都可以創新。從我們科學研究來説,我們希望這個創新在一個更加能夠提高産品的附加值的角度,提高我們整個産品最終的競爭力,所以各個方面都不可缺少。但從科技研究來説,我們願意更多的支持在研究、開發階段的創新。

  主持人:

  説到這兒我想起來,在今天下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先生曾經談到,他説未來中國要一直保持7%的增長率的話,保持40年,到2020年的話,科技的貢獻率要從現在的39%提高到60%,您覺得這樣的一種增長的過程中,對於科技提出的要求,您覺得壓力大不大?

  馬頌德:

  當然是有非常大的壓力,大家都知道在國務院的領導下,全國幾千名科學家,也包括經濟學家,也包括企業家,經過兩年多的研究,提出了中國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在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戰略意義當中,大家有一個共識,也是從各個國家整個發展的歷史經驗得出的共識,當一個國家的GDP達到了人均1000元以上的時候,這時候你就必須提高我們剛才説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你的競爭力,提高你的附加值。只有這樣的話,才有可能進一步增加,這是各個國家發展的歷史經驗。對中國來説,你剛剛説的科技的貢獻率,要增加到60%以上,還有一些其它指標,比如説我們技術的依存度要進一步增加,這是我們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的要求,當然給我們有非常大的壓力。

  主持人:

  王省長,實際上剛才馬部長談到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關於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我們怎麼樣能夠持續的保持這樣的經濟增長率,必須要挖掘我們的潛力,但是我們從時間上來看,到2020年,在這個期間時間不是很長,15年的時間,你怎麼來看待我們的這種緊迫感和重要性?

  王金山:

  應該説中國要想進一步發展,甚至説跨越式發展,恐怕主要還是應該依靠科學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也就是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在一些方面有所突破,這也是加速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一個根本途徑。我們在這方面,只有加強在這方面的思想教育和深入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才能解決我們趕超先進的緊迫感。

  主持人:

  您剛才講到了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未來重要的責任又落到了尹總像你們這樣的企業家的身上。説到奇瑞的發展過程,我們也知道,在幾年以前,那個時候中國的市場上還沒有十萬元以下的比較適闔家庭的那種轎車,但是那個時候,奇瑞從那個時候沒有走用技術換市場的道路,就走自主創新的道路,而且給大家提供了十萬元轎車以下的範例。我記得當時有一個網友,他在網上還留了這樣一句話,他説你可以不買奇瑞,但是你不能不知道正是因為有了奇瑞,大部分的消費者不再為10萬元的家轎而激動不已了,可見10萬元的家轎,當時奇瑞出的家轎,給多少人帶來了這麼多的感動。我想作為企業家,您的感動可能更多,回顧一下這麼多年走過的自主創新的道路,您覺得最大的感受、最深的感觸是什麼?

  尹同耀:

  因為自主創新這一塊,我們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堅持走下去,因為儘管表面上很難,我想打個比方。就像我們到西方去,我是1989年第一次出去,到國外去,看到人家好得不得了,那個國家跟我們當時差距太大了。如果説我們都去留學,都去移民,那可能是最省事的。但是反過來想一想,我們每去一次,我們的進步跟人家差距很小,我們覺得西方的國家,很多城市已經靜止了,而我們在進一步發展。實際上科技的力量也是這樣,每年我都要參加世界各地的車展,每次去的時候,都是開始從羨慕、害怕,到漸漸的差不多了。現在我們去找人家毛病,我覺得這個東西還沒做好,那個東西還沒做好,我們還是有機會,都是這麼一個過程。實際上科學技術這個東西就是要去做,只要我們堅持走下去,走下去必有收穫。我們這麼多年來,通過走這條路,實際上收穫蠻大的。我們把信息做起來了,當然我們把市場也做起來了。

  主持人:

  把信心做起來了。

  尹同耀:

  把信心做起來了,把市場做起來了,把文化做起來了,創新文化做起來了。奇瑞公司可能外面不知道,我們家裏面每年有一個很大的規劃,每年我們有一個近期的規劃、中期規劃、長期的規劃,這個規劃我們有自己的指標。實際上我們公司裏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我們有些部門偷偷摸摸在開發一些新的項目。

  主持人:

  為什麼叫偷偷摸摸的?

  尹同耀:

  因為它不在我的計劃當中,過兩天,拿出一個,我這個發動機我做了哪些創新,我的油耗又降了10%,我的功率提高了10%,我的排放又降低了多少多少,我們一測驗的確不錯。

  主持人:

  這個創新已經成為自主的了。

  尹同耀:

  對。我現在研發隊伍人員已經2200多人,佔了整個人員的20%多,這些人多了以後就鬥爭,實際上現在奇瑞公司的鬥爭已經變成了競爭,非常良性的競爭。大家可能經常從桌底下拿一個讓我激動的産品,拿一個奇瑞公司激動的專利指標,1000件專利指標,我的發明專利有25%,實際上我從一季度還沒過去來看,我今年會超過這個指標,這個企業已經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企業。

  主持人:

  您剛才講到很重要一點,創新的意識已經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文化了,甚至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了。我們也注意到,在今年的“兩會”期間,我們的記者通過採訪發現,代表和委員也都是在這一個問題上,可以説大家看法非常一致,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們是怎麼説的,然後我們再回來接著聊。

  

《新聞片》

  記者:

  我們知道中國第一台服務器是您親手開發的,您認為企業應該怎樣建立一個創新體系呢?

  孫丕恕 人大代表:

  你今天比昨天做得好,今天比昨天做得進步,就是創新,實際上就把一種文化建立一個全員創新的文化,這裡麵包括原始創新跟一些改善的創新,第一個要營造這種文化。第二,企業來講,應該看重主要的技術的發展方向,這個創新點要落腳在什麼地方。第三,應該加大研發的投入。

  馬純濟 人大代表:

  沒有自主創新,就會失去引進、消化、吸收,就會艱難的模倣別人,跟在別人後邊爬行,受制於人。自主創新必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實現我們民族的發展。

  周寰 人大代表:

  我認為中國企業現在比較欠缺的,就是自主創新在知識産權上面。在信息這個領域,由於它是國際上最關鍵的高科技的領域,因此它的核心知識産權買是買不來的,必須要依靠我們整個電子信息領域裏的廣大的企業、研究機構,下大力氣加大投入。

  王祥 人大代表:

  企業有沒有自主創新的能力,有沒有研發能力,對一個企業來講,是決定了生命的問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它會大大的提高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質量,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提高我們綜合國力。

  主持人:

  剛才我們通過記者的採訪,了解了大家對創新意識的一些看法。我們知道有了這樣的創新意識以後,實際上關於政策環境也很重要。在今天下午的發佈會上,我們注意到國家發改委的官員談到了,出臺了四項措施來支持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的實施。我們來看一下這四項措施的具體內容。第一項,就是要進一步完善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這也是今天我們談到的非常的核心點。第二,要加快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第三,要組織實施企業自主創新專項。又是企業的問題。第四,加強重大技術裝備的研製,還有重大産業技術的研發。可以説政策環境對於企業發展來説很重要。接下來我想問一下王省長,我們知道在安徽省,現在合肥市已經成為了科技創新型的試點市,安徽省是一個中等水平的省,結合這樣的省情,為什麼要下這麼大的力度來發展科技型創新城市?

  王金山:

  實際上這也是剛才談到的緊迫性問題,作為安徽來講是一個發展中的省份,要想加快發展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離開這個顯然是不行的。

  第二,如果是和發達地區亦步亦趨的走,也不行,必須自己走出一個有安徽特色的路,那就是依靠科技進步,轉變增長方式。我們在這方面下的工夫也比較大,從目前講,我們主要是講了三個“一”,也是在總理的工作報告中強調的。第一個就是要抓住一個主體,這主要是以企業為主體,依靠一些比較大、比較好的企業,搞一些名牌,創一些名牌。第二是建立一個機制,這個機制就是促進科技創新的機制,鼓勵企業來更好的,特別是要打破區域的、條塊的和方方面面關係的束縛,真正的形成産、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鏈。第三,注重一個載體,這個載體就是合肥科技創新作為我們全省的一個平臺、一個載體。因為我們科教資源比較豐富,有中科院為首的國字號的科研機構和我們省內的200多家科研機構,有中科單位為首的80多所院校,從事科研工作的有140多萬人。怎麼樣能把這些科教資源有效的整合起來,就是要走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區域科研創新體系。

  主持人:

  今天我們這個話題是創新中國,如何建設一個創新型的國家。我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我製作了幾個圖板,我們首先來看這個圖板,“創新中國”,可以説這是一個新階段,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開創了一個新中國,但是怎麼樣由一個大國走向一個強國,一個強國必須是一個創新型的國家。但是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過程中,在建設強國的過程中,還有一個概念必須要提到,那就是“Made In China”這個概念,現在我們在很多地方都能夠知道中國的産品都是“Made In China”,但是不是説真正的是“Made In China”,是跨國公司“Made In China”,産品都是別人的。最後我們要真正建設創新型的國家,還要落在這個地方,就是説“Innovation—oriented In China”,我們要創造一個“中國創造”,或者馬部長經常談到的,怎麼樣把這個産品在中國真正自己創造出來的這樣一個過程。接下來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我們怎麼樣才能做到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馬頌德: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我想這是一個過程,我們建國幾十年以來,一直在走這個過程,也許我們走得比較慢,但是我們今後要加速。

  我們都可以看到這個過程,世界各個國家,從落後到發達整個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我想我們首先超前的是要加強教育、科研的投入,假如沒有這個根本的,人才培養不出來,也是沒有希望的。所以要加大科技教育的投入,在這方面有很多數字能表明,我們在這方面,在世界上還是比較落後的。

  主持人:

  加大科技教育的投入。

  馬頌德:

  第二,要建設一個體系,我們叫“創新體系”,為什麼?大家可以琢磨這個詞,剛才王省長講了很多,光是科技投入也不行,光是企業努力也不行,要建立一個全社會共同關注創新的這樣一個體系,或者説産、學、研結合,包括投資方面,包括我們開發區建設等等,形成一個體系,我相信這個目標一定能夠達到。

  主持人:

  企業呢?尹總,怎麼樣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尹同耀:

  我們的夢想就是要“中國創造”。

  主持人:

  這是你們追求的目標。

  尹同耀:

  我們追求的目標。因為“Made In China”這個東西太多了,不能代表我們什麼。因為奇瑞這一塊我們也嘗到了甜頭,我們自主創造這一塊嘗到了甜頭。我們這個月大概出口美國發動機是1100台,下個月大概是3000台,發動機出口到美國去。

  主持人:

  發動機是中國創造嗎?

  尹同耀:

  是我們自己創造的發動機,因為這是汽車裏面最核心的部件。我們後面的這種專利,很多新的東西都是我們的。包括我們可能有些工程設備,外國人在我這兒做,我們創造的東西,他們很感激我們,因為我們幫他改造了,幫他提升了,所以體現了中國人很聰明。過去我們長時間的落後,我們沒有做。實際上我們公司面臨最多的,是怎麼樣創造,實際上就是在人家的基礎上進步。

  主持人:

  最終就是達到把它創新出來,所以您今天談得最多的就是專利, 我發現確實是一個特點。

  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我們圍繞創新型國家這個話題先談到這兒,非常感謝王省長、馬部長、尹總到演播室參與我們節目,謝謝你們三位。

  觀眾朋友,今天的《今日關注》就到這裡結束了,明天的《今日關注》我們會關注的話題是“科學立法聽政於民”。歡迎您明天的同一時間繼續收看我們的節目,今天的節目到此結束,感謝收看,再見。

  主編 劉家俊

  製片人 楊繼紅

  策劃 張舒揚

  編導:全嘵通 李平 張夢溪

  記者 滕雙雙 刁偉華

  監製 馬勇 王未來 王躍華

  E—MAIL:ChinaNews@cctv.com

  JinRiGuanZhu@cctv.com

責編:復蘇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