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6日 09:52 來源:
人民日報消息:新年伊始,全國科技大會吹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東風。一時間,自主創新的旗幟迎風招展,建設創新型省區、創新型城市的呼聲此起彼伏,創新成就的宣傳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通過宣傳和動員,認清形勢、樹立信心,把大家的思想統一到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道路上來,是一項意義重大、必須做好的工作。但在此過程中,一些不切實際、心浮氣躁的苗頭也值得我們警惕。
近一週內,我參加了兩次“建設創新型省(市)”的研討會。會場內熱熱鬧鬧,會場外的走廊裏同樣人聲嘈雜。為什麼跑到外面來開小會?回答是:發言的內容大都是過去1年到5年間當地發展的成績彙報,只不過貼上了“自主創新”的標簽,除此之外並無新意。
再來看創新宣傳,某地剛剛從國外引進一條生産線,設計能力尚未完全實現,就成了引進吸收再創新的典型,在新聞媒體上大張旗鼓地宣傳。某省8年前研製成功的一款計算機直到今天還在作為“創新王牌”,夾帶在近5年的成就中反復褒揚,殊不知國外同類産品的運算速度已達到它的近3萬倍,國內同行産品的運算速度也是它的近1000倍。
對於這種現象,科技部一位官員打了一個比方:“股市上流行一個詞,叫‘包裝上市’,就是把要上市的企業最漂亮的那一面找出來,擦乾凈,穿上最討投資者喜歡的外衣。今天,個別地方、少數人對待自主創新,也採取了類似態度,我把它叫做‘包裝上路’。”“包裝上路”,一方面是攀比心理作怪,別人有了我也要有,不能顯得落在後面;另一方面也有爭取資源的考慮———把自己的理念説得很先進、實力説得很強,就有可能在支持創新的資源配置中搶佔輿論優勢、多分一杯羹。
事實上,創新的意識也許可以在短時間內增強,但創新的能力決難在短時間內飛躍。我國要用15年的時間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這是一項極其繁重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項極其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使命光榮,任務艱巨。
自主創新的道路上,需要有只爭朝夕、舍我其誰的勇氣,但容不得絲毫的浮躁和浮誇。搶抓機遇,腳踏實地,奮起直追,這才是自主創新的正道。(楊健)
責編: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