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江南時報]中國經濟學家未遭真正挑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01日 06:39 來源:

  江南時報消息:

  2005年,中國經濟學家遭遇三類挑戰。主流經濟學家的角色定位、主流經濟學家的學術水平,以及現代主流經濟學在中國的應用與發展,幾乎遭到全盤否定和全面質疑。

  總體來看,此輪挑戰有三個特點:針對熱點話題展開大眾的社會性批判,而不是針對經濟學的理論;無論指名道姓與否,針對的其實是經濟學家個人,而不是面對經濟學家群體;根本不是發生在經濟學家之間的對話中,而是一開始就以公眾和媒體輿論為載體,訴諸社會而不是訴諸學術領域的正常探討。

  也正因為如此,導致了這場爭論的破壞性大於建設性,真正的學術性爭論不足,所有的筆墨官司和挑起的爭論都是針對個人,並且有著鮮明的功利色彩和個人張揚的動機。這一可悲的現象造成的後果是,毀損中國正在健康成長和轉型的經濟學,製造了使學術爭論無法深入的不良環境。挑戰者關注的問題,包括社會公正以及改革中的利益分配問題,本是中國主流經濟學家長期關注和研究的論題。在學科範圍內,我們需要的是正常的學術對話,而不是階級鬥爭,更不是詰難和問罪的問題。

  主流經濟學家的言論代表了誰的利益?自從去年的“郎顧之爭”之後,這個問題日益尖銳。事實上,由於眾多的社會科學討論的是公平和公正問題,只有經濟學研究效率,也只有經濟學家關注效率的問題。

  關注經濟運行和宏觀管理的效率改善是經濟學家參與公共政策制定和社會決策過程的起點,也是社會需要經濟學家的最重要的理由。經濟學家看待問題的方式和提出的政策建議不一定管用,但不失為可參考的建議。把中國經濟改革和社會轉型中的成就和問題都簡單地與某個學科和某些學者挂起鉤來,是天真的也是不負責任的。比如,某些人曾公開地不負責地把中國醫療改革中出現的問題簡單地説成是市場改革造成的,煽動公眾情緒,影響非常惡劣。最近就有一些嚴肅的海內外經濟學家紛紛站出來指出了中國醫療轉型中出現的問題不是市場化造成的,而是市場化不足和法治不健全造成的結果,分析有理有據,相當深入,而不是為了嘩眾取寵。

  另外,目前人們之所以關注經濟學家的利益指向,還因為一個錯誤的理念,即認為效率與公平天然處於對立關係。但熟悉學術文獻的人一定不難發現,實際上只有經濟學家才真正搞清楚了效率與公平的關係,現在這個關係常常被不當利用,甚至被簡單對立。

  《江南時報》 (2006年01月01日 第二版)

責編:王麗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