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1日 14:49 來源:
中國證券報消息:參加“2005財稅論壇”的官員和專家紛紛對“十一五”期間我國財稅政策進行了展望,專家們認為,財政政策以穩健為主,趨向中性,稅制改革的步伐則應加快,他們還對物業稅等稅種的前景進行了探討。
國債和赤字應繼續下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部長盧中原表示,“十一五”期間財政政策總量的取向應該適中,保持財政收支基本平衡。五年內,應使國債和赤字逐步下降到合理狀況,但由於西部大開發等項目仍未完成,明年還將保持一定的規模。
國務院研究室宏觀司副司長叢明認為,“十一五”時期,應大力調整支出結構,重點項目向“三農”、社會事業、社會保障等方面以及中西部地區傾斜。公共基礎建設領域應逐步向民間資本開放,加快對水、氣、油、電等資源産品價格的市場化改革,以吸引民間資本進入。
財政部綜合司司長王保安認為,今後財政政策要著力解決經濟高速增長與低效率運行、高增長與低就業、市場進程加快與要素市場改革嚴重滯後等矛盾。要做到既促進經濟快速增長,又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既加快技術進步和産業升級,又擴大就業;既推進城市化,又要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既要注重公平分配、縮小差距,又要保持活力、提高效率;既要擴大引進外資,又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稅改代價完全可以承受
在稅收政策方面,叢明表示,“十一五”期間將適時在全國推開增值稅轉型,今年東北試點將使財政減收50億左右,在可承受的範圍內。此外,還要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擴大消費稅稅基,逐步建立綜合和分類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開展物業稅,健全社會保障稅。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史耀斌表示,稅收政策應該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有效地籌集財政收入,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二是公平稅收負擔,促進企業公平競爭,核心任務是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三是促進産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四是調節收入分配,維護社會公平,包括完善個人所得稅,加大對過高收入的調節力度;完善消費稅;儘快開徵物業稅;認真落實就業和再就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等。五是實行依法治稅。
專家擔憂物業稅
與政府官員呼籲出臺物業稅的積極態度不同,一些專家表示出對物業稅開徵後可能導致“貴買貴用”局面出現的擔憂。
社科院財貿所研究員夏傑長認為,物業稅只是從成本的角度影響價格,因此,物業稅的開徵可能扭轉不了住房消費的格局和房價總體走勢,甚至可能出現“買房不易,用房更難”的現象。
他表示,即使要開徵物業稅,也要分步實施、循序漸進。首先,應先試點,再全面推進。其次,要順序進行,逐步落實,例如先單位法人,後個人住房;先城鎮居民,後農村居民;先高等豪宅,後普通住宅等。
對於物業稅的徵收範圍和稅率,夏傑長説,美國對居民的第一套住房免稅,而我國不適合這種情況,但應該確定一個抵扣面積,按面積計算。另外,稅率一定要低,很多國家都在1%左右,我國應該也在這個範圍內。 (王子芳 尹濤)
責編: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