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深圳經濟特區面臨4個“難以為繼”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1日 15:06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深圳8月21日電 (記者 張承志 何廣懷 車曉惠) 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初建時,當地人口只有60多萬;25年後的今天,在深圳的土地上工作和生活的人已經有1000多萬。深圳市的政府官員預計,地少人多的矛盾如果不能解決甚至繼續發展,深圳市將不堪重負,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將難以為繼。

  這僅是深圳市政府所列舉出的四個“難以為繼”中的一項,其他還有土地、空間有限難以為繼;能源、水資源短缺難以為繼;環境承載力嚴重透支難以為繼。

  深圳水資源短缺,是全國7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之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廣東省的六分之一,全國的五分之一。隨著近年人口持續增長,以水資源為主的環境承載壓力不斷增大。

  深圳土地面積相對較小,總面積為1953平方公里,可建設用地只有760平方公里。如果以每年10平方公里的速度開發,土地“分母”與人口密度及經濟産出“分子”之間將出現嚴重失衡,20年後,深圳將無地可用。

  2004年,深圳市的多條河流污染較重,陰霾天氣超過三分之一。

  新任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説,諸多“硬約束”正在對深圳的發展形成“倒逼機制”。

  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25週年之際,記者在深圳採訪了解到,面對四個“難以為繼”,深圳市正在未雨綢繆。

  深圳市市長許宗衡介紹説,深圳市將採取措施保持人口的穩定,使其在今後若干年內,基本保持在目前的人口規模上,避免人口總量的持續增長。為解決土地、空間有限的問題,深圳市正在將寶貴的土地資源重新組合,進行城市化轉地,整治違法建築和改造“城中村”。

  據了解,城市化轉地主要發生在深圳西部的保安和東部的龍崗兩區。兩區的土地面積為1577平方公里,佔深圳市總面積的75%。2003年底開始,深圳通過把兩區的農民全部轉為城市居民,使其土地資源得到更科學有效的規劃和使用。同時,深圳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強土地資源的保護和儲備,推進舊城區的二次開發和改造提升。

  為突破水資源短缺的發展瓶頸,深圳將建設東江水源二期工程,實施珠江流域(深圳)水環境綜合整治和治污保潔工程,進行深圳河灣、新洲河、福田河、大沙河、鹽田河、觀瀾河等河流的整治。

  深圳還將大力發展知識經濟和循環經濟,克服經濟增長對物質資本積累和自然資源的過分依賴,更多地通過提高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和資本的使用效率以及技術進步,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

  深圳市的主要官員用四個“難以為繼”來凸現深圳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嚴重困難和挑戰,被一些人認為具有居安思危的意味,是一種著眼于可持續發展的憂慮。

  此間經濟界人士認為,深圳市的經濟發展並沒有遭遇到即時的重大困境,但更多的困難與挑戰已經顯露。深圳市針對自身的發展“瓶頸”及時預警,謀劃對策並及早行動,將有利於使其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責編:向靜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