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遭遇重挫 基金體驗“抱團取寒”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6日 08:38)
中國證券報消息: 基金凈值在上週五個交易日即下挫5%,上百億市值灰飛煙滅。蘇寧電器等不久前還是市場上備受追捧的明星股,現在要麼靜靜地躺在跌停板上,要麼就是拉出一根長陰。雖然本週的統計數據還未出來,但可以預料的是,基金凈值的損失程度不會比上周低。
“如果統計自5月中旬以來的基金凈值跌幅,在如此短時間裏的凈值受損幅度不敢説絕後,但至少是空前的。”一家基金公司總經理用“可怕”來形容剛剛過去的一週。
是基金公司造成了目前市場殺跌的局面嗎?雖然基金一再對外否認大舉殺跌,而市場卻因此愈加恐慌。道理很簡單,因為基金的重倉股票同時也多是市場看重的藍籌股、權重股,這些股票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那麼,基金到底有沒有拋售股票,答案是肯定的,確實有基金在進行調倉的同時也在降低倉位。這種籌碼的鬆動,一部分是源於被動的贖回,一部分是主動的調整。而這種調整引發了群體性的恐慌,其他一些機構投資者只是選擇賣出離場,而不再考慮公司的價值。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思考:被公認為代表中國最優上市公司的基金重倉股為何會成為市場集中拋棄的對象?
除了補跌、經濟前景和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的解釋外,基金管理人的行為也是導致這種局面的重要因素。或許這種結局能夠迫使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持有人對基金業的未來做出更深刻的反思。
當基金管理人為持有人創造價值時,片面追求排名、管理費與管理業績脫節等行業性問題都被忽視了。但當持有人受到重大損失時,這些問題就會浮出水面,沾沾自喜的領先者為持有人帶來的卻只是虧損,長此以往,基金管理行業會失去市場的公信力,行業發展將面臨危機。換個角度看,基金業需要更多的差異化,類同的投資方式已經遇到了瓶頸,健康的市場需要不同類型的投資者。
雖然正經歷著慘痛的下跌,但有基金經理卻堅定地表示,要做、並且正在成為市場最後的守望者,雖然基金重倉股、基金凈值都在跌,但可以預計的是,基金的投資行為不會因此有根本性的變化,價值投資仍是主流。(徐國傑)
責編:劉立 來源:中國證券報
|